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贵州毕节威宁县名字由来,古称宝州、俄索、乌撒、盐仓等

2023-12-21文化

了解更多贵州毕节历史,请关注我们!

威宁,乌蒙高原上的神奇宝地,各民族在遥远的古代,便以其矫健而沉重的步履,悠悠然愤愤然地走来,后来人们把这片地方,称为「宝州」、「俄索」、「乌撒」「盐仓」等等。

公元1664年(清康熙三年),钦命藩王吴三桂得水西安坤之助占据云南后,唯恐「战乱平而兵权解」,遂诬陷安坤等「谋反」,骗得康熙大帝恩准,于是重开西南战端以武力巢灭水西安坤和乌撒安重圣等。公元1665年9月将乌撒改称为威宁,取「威镇而后安宁」之意。

威宁县古地图(万历年间乌撒衙地图)

建制沿革

远在夏朝,地接梁州,商代,称为「鬼方」。

西周为「卢夷国」之西部边地。

东周时,属夜郎旁邑之莫国。

秦设郡、县、为蜀郡南部边陲之汉阳县地(县治在今赫章县境可乐)西汉属犍为郡(郡治在今四川宜宾)。后由存马汉阳两县分辖。

公元9年,新莽改存马为「孱鄢」。易汉阳为「新通」。

公元107年,(即汉安帝刘祜水初元年)改犍为郡称犍为属国。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撤销犍为属国,设朱提郡,汉阳县归其所辖。此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宋、齐、梁等,历370余年均沿此治。南陈,因势衰落,汉阳及周围各县均沦为昆明国势力范围。

唐武德贞观(公元618-649)年间属南诏国,永徽(650年)以后,为剑南道所辖。

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为剑南道所辖之「宝州」。

「五代十国」,中原对西南完全失控,宝州由当地土著之民自治。

北宋属绍庆府所辖。

南宋式微,乌撒部为大理国所统治,命彝族折怒管理。

元朝灭大理,乌撒部归附元朝。

1276年置乌撒路。1278年改为乌撒军民总管府;1284年改称乌撒军民宣慰司;1288年升格为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1300年改司为路,隶属云南行省;1335年改隶四川行省。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付友德征南,1382年建乌撒府,隶属云南布政司,设军事机构乌撒卫,隶属云南都司节制,至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乌撒府及卫所改隶贵州管辖。

1572年(隆庆六年),乌撒卫、府军政合一,改称乌撒军民府,并于得胜坡增设派出机构赵班巡检司。

1588年(万历十六年),改隶四川行省。

清朝,明末叛将吴三桂降清受封为「平西王」,率军征伐西南,于1664年征服水西、芒部、乌撒、乌蒙。

1665年在威宁设府,辖大定等四州二县,1681年(康熙二十年)8月,合大定,平远,黔西,威宁四州分巡「贵西道」。

1730年(雍正八年)降威宁府为州,隶大定府。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政体得以建立。

1914年(民国三年)废府、州置区、县。威宁州改置一等县,隶毕节区管辖。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贵州省政府作出决定,析柯倮(今可乐)、财神堂、野马川、赫章等四个区置赫章二等县,至此威,赫互不相辖,直隶贵州省政府。

1949年12月7日,民国威宁县县长独立第四师师长马崑(回族)率部通电起义,中共毕节地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毕节军分区派先遣工作队于12月16日到威宁接管政权,威宁县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

毕节市 威宁县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