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痴人论道道德真相(38)

2024-06-13文化

缘遇【道德经的生命真相】

众所周知,本文是读書心得与闻道感悟。

【道德经的生命真相】第三十八章:修道人的四种心性

自然而然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痴人论道释义:这一章是讲修道中的四种心性。什么样的心性才能获得先天一炁?什么样的心性会失去先天一炁?如果读不懂【道德经】第一章,就更无法读懂本章的意思了。本章是对个人修养由低而高,递进层次的阐释。老子站在国家、社会乃至人类高度上,系统地论述了道与德,仁、义、礼几者的关系,同时论述了德、仁、义、礼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关系。

顺其自然

第一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修德和修道的区别是什么?修德成就贤善人格,但还是在生灭中,不能彻底断除欲妄,不能获得大自在。修道成就证悟者,证得不生不灭,彻底断除欲妄,不居功,不求回报,外不贪功德,内不贪法乐。德是一种外在的约束,道则是一种内在的心灵裁判。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就是先天一炁。那什么是德?把道的属性、特质反映到人的身上(道在人性,体现为德就),就叫德。通俗地讲,德就是人获得先天一炁的状态。这里有个概念,什么叫功德?通过有为法,自身修炼所获得的能量总和。德是无为之法,通过利益众生获得了天地加持的能量。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无为法,有为与无为结合起来就是功德。什么叫上德?不言不动,不闻不见,合天之至真叫上德。无心于万物,无心于身形,叫不德。上德之人与道同在,与德同在。不去表现其德而自在处之,就叫是以有德。能做到这个地步,天地间的大元炁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人的體内。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用了心思、后天意识心就是下德。用意念操纵、人为控制与自然的不言不动,不闻不见不相符,所以叫无德。下德之人要去修道修德,并且时刻保持其德。上德是无形的,下德是有形迹的。

任其自然

第二段: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之人就是得道的太上玄德之人,虽然无为,却无所不为。下德之仁通过修道而后有了德,要以其身體力行去作为,而后才能够有所作为。人为的操作是得不到先天一炁能量的。这就是有为法得不了道的原因。上德是自然本性自动见德的无形迹,却可以无不为的做事。在人为的意识操控下,宣扬给人知道的都是有为的。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那个先天一炁来了就来,动了随便他动,顺其自然,随他变化,叫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先天一炁没有来,却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把他弄出来,或意守丹田,或运行周天,或打坐冥想,都是一些有为之法。有心作为就不能虚其心,实其腹。殊不知用后天意识操作出来的都是躁火、烦炁,不但不能水火既济,更不能神炁合一,只会焚其腹,弱其炁,伤其筋,对修道而言是非常有害的。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失道失德而后有了仁,有上仁之人就是求道求得的人,应该遵道而为,依道而行,最后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这是老子没说下仁之人失道离德,更应该遵道而为,依道而行。与下德之人一样,需要去作为,而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要比仁更低一个层次了,上义之人与下德之人一样,通过有为法才可以有所作为。老子在此直白地告诉世人,上仁到不了无为的层次,掌握不了无为之法,必须在有为之法的阶段上學習,修道成道。后面的下仁、义、礼,就不用提了,距离老子的无为之法差的层次太远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上礼,就是讲礼仪之人。讲礼仪的人遇到不讲礼仪的人,无须别人、自己早就将其抛到了九霄云外。讲礼的人都废了礼,礼又何存。

自然之境

第三段: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段缘于孔子第二次去洛阳藏書馆拜见老子时,老子对孔子的一番开示。孔子听完后,感觉这段话奥妙无穷,意义深远,回味无穷,思索了一天,终不能解其义,于是便来请教老子,老子并未作任何回答。说道:「你既然来了,就到藏書馆多看看書吧」,说完便转身而去。听完此话,孔子便在此住了下来,每天都在藏書馆来學習各种经典。经过三个月的學習和钻研,孔子终于悟出其中的精髓和奥义。这为他日后创立儒家學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仁、义、礼,实际上描述了四种心。德是无为之心;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刚毅圣人之贪心;礼是治乱控制之心。恍惚杳冥时,你就会感受到先天一炁的存在。不加干涉,任其所为,以柔和的心对待他 ,元炁就是自然地在人體内运行,随后就是天地大元炁接入人體内的反应,这样的心态就叫仁心。当你人为的想在大些、再强烈些,以为自己是老大,可以指挥命令他,想人为的操纵他,只要意识一起,或身體轻微的一动,这个一炁消失不见了。这样的心态就叫义心。当你怕他消失,拼了命的想抓住他,结果就是一炁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的心态就叫礼心。要使真一之炁常保在身,就要知道人心作用的逐步升级,会使真一之炁消失不见。只有始终保持空静自然的状态,先天一炁才会稳定、持续不断地进入體内。开玄关,接通天地大元炁和人體小元炁的同频共振是很容易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做到,因为他本来就在每个人的身上。只要真正的清静,一静就可以感觉到了。功夫纯熟时,不管是行、立、做、卧,只要你稍微一静,他随时就来了。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礼,已经脱离大道,与老子的无为之法没有任何关系。礼是最脆弱不靠谱的东西。前提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才可行。老子认为,因为社会混乱无序而礼出。同样,礼也会造成社会更大的混乱。是祸乱人类社会的罪魁祸首。

自然风光

第四段: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道与德二者是一體两面,互不脱离,不可分割的关系。人可以弘道,而非道弘人。人可以學習道,并非能成道,而是效法于道,學習道的德性。有些人的學说看起来很有理论、很深奥,甚至貌似华丽,实际上是脱离大道的歪理邪说。老子反其道而行,让人回归于良知道德,回归于自自然然的本性状态,你已经成为了合格的载道之器。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失去了道,想用德来回归道是可以的。失去了德,想用仁慈回归道,也是可以的。因为仁慈还在自然本心的层面上。失去了仁,用义来回归自然大道,那就不行了。因为义在后天意识心的层面,离道很远了。人心不退,大道难成。失去了义,用礼来回归自然大道,那更是苍白无力了。因为礼仪的约束来自忠信的浅薄,是使人混乱的根源。浮华的后天意识是对道的掩盖和粉饰,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始终敦厚、忠信、处实在,祛肤浅,坚守内在与大道合一,摒弃一切的外在虚华做作,这样才能以德入道。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表面上的德是浮浅而虚华的,真正的德是人无意识、无为的状态下本性能量自动在运作,是纯真、质朴、自然无形迹的體现。仁义礼智是后天人心的层面,离自然本性越来越远。仁还近一点,后面人为的、不自然的痕迹越来越重,无法回归大道。因为道与德是一體两面,修道就是修德。

【道德经的生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