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黑塞【精神与爱欲】:做自己,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2023-12-06文化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黑塞的 【精神与爱欲】

它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写作于【德米安】【悉达多】【荒原狼】之后。

无论你是懵懂少年,抑或沉静老者,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读一读黑塞。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最后的骑士」。

1930年,53岁的黑塞,出版了第11部长篇小说【精神与爱欲】,也被译作【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与他广为人知的著作【悉达多】一样,【精神与爱欲】也是一部探索自我的成长小说。

不同的是,黑塞写这部小说时,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饱受重度抑郁摧残的黑塞,经过荣格的近300次心理治疗,已经走出了精神荒原。

他不再被精神出路折磨得痛苦不堪,因此在自我探索的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小说塑造了修道院里一对亦师亦友的男子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因为不同的天性,而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

读懂这个故事,你会明白:

做自己,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差异,是你最独特的标签

纳尔齐斯天资出众,高贵文雅,是玛利亚布隆修道院璀璨夺目的新星。

他稳如磐石,对自己的人生使命笃信无疑:在修道院度过余生,成为最好的圣者。

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新来的少年歌尔德蒙。

歌尔德蒙被父亲送到修道院,要为不守妇道的母亲赎罪。

他决定不负厚望,也将此生奉献给修道院。

这个俊美阳光、勤奋好学的少年,很快赢得了众人的青睐。

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成为亲如父子的师生,惺惺相惜的朋友。

可是有一天,歌尔德蒙和同伴私自溜出修道院,受到一个女孩的诱惑,回来后就生病了。

纳尔齐斯明白,他在爱欲诱惑和理智束缚的夹缝中,痛苦呻吟。

感性才是他的天性,神父不是他的天堂。

纳尔齐斯决定帮他回归天性,对他进行了一场触及灵魂的谈话。

阵痛让歌尔德蒙一度昏迷不醒,但是最终唤醒了他沉睡的天性。

歌尔德蒙追随纳尔齐斯的步伐前进,但是纳尔齐斯发现两人截然不同,鼓励他去追逐自己的天性。

如同理性的纳尔齐斯和感性的歌尔德蒙,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

你是热烈绽放的玫瑰,我是寂寂无闻的山茶;

你是光芒四射的太阳,我是温柔相伴的月亮;

你是大气磅礴的高山,我是纤细柔弱的小草。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生而不同,因为不同,世界才变得五彩斑斓。

出生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创;长大后,许多人活成一模一样的盗版。

我们模仿别人的模样,羡慕别人的优秀,追逐别人的成功,唯独忘了保留自己的特色。

差异,是你最独特的标签。宁愿丑得各具特色,也不要美得千篇一律。

无论多么平庸,我们都是独特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影子。

人生之路,需要自己探索

歌尔德蒙觉醒后,走出修道院,遇见了年轻女子丽瑟,打开了爱欲之门。

从此,他开启了流浪生活,游走于众多女人之间,尽情追求爱欲和自由。

他为骑士的两个女儿神魂颠倒,被骑士发现后,扫地出门。

又与流浪者维克多结伴同行,维克多想谋财害命,却被他反杀。

他被一家修道院的木刻圣母像所吸引,费尽周折地留下来,跟着尼克劳斯师傅学雕刻。

尼克劳斯为他惟妙惟肖的雕像及惊为天人的天赋而震撼,决定让他成为合伙人,并将美丽的女儿嫁给他。

这是一条通向飞黄腾达的路,可是歌尔德蒙不愿看见内心的自由枯萎调零。

他断然拒绝,再次踏上流浪之旅。

途中,又邂逅了流浪者罗伯特,也遭遇了鼠疫横行、疾病猖獗的威胁。

在死神阴影的笼罩下,人们如同失去了眼睛和灵魂,惊恐不安,横冲直撞。

他目睹了情人蕾娜被黑死病吞噬的触目惊心,也看透了罗伯特的懦弱自私,因此重新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歌尔德蒙一路流浪,领略了大自然的壮阔美丽,体悟了人世间的温情浪漫,也感受了人性中的残酷卑劣。

他看到了善恶共存的真实世界,获得了心驰神往的身心自由,探索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们的人生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没有人能够告诉你标准答案,只有你自己去经历,去寻找,去发现。

你不能躲在室内坐井观天,也不能躺在书中纸上谈兵。

你必须走出去,去探索属于自己的路。

跌倒了,你会避开寸步难行的路;

成功了,你会找到照亮前行的光;

失意了,你会发现雪中送炭的爱。

哪怕前方荆棘丛生,也会有鲜花盛开。即使没有成功,你也收获了经验。

张爱玲曾说: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只有碰个头破血流,跨越艰难险阻,你才会走上阳关大道。

做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

经历了瘟疫肆虐的惨痛,歌尔德蒙继续前行。

他又为伯爵的情妇阿格尼斯倾倒,为了得到她的爱,宁死无憾。

两人偷情时,他不幸被捕,被判处死刑。

执行死刑前,派来听他告解的神父,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师友纳尔齐斯。

纳尔齐斯已经如愿做了院长,他救下歌尔德蒙,两人一同回到玛利亚布隆修道院。

这里条件优越,歌尔德蒙可以心无旁骛地雕刻,可是他感觉不到快乐。

流浪才是他的生命源泉,他要做自由的山鹰,而不是被圈养的家畜。

可是旅行刚刚开始,他就骑马跌进了冰冷的小溪,摔断了几根肋骨。

他忍痛前行,直到生命即将耗尽,才孑然一身回到修道院。

临死之前,回顾流浪的一生,他无怨无悔,即使常常忏悔理性的缺失。

纳尔齐斯则表达了对他感性人生的仰慕之情,以及深深的爱意。

歌尔德蒙一生在爱欲里沉浮,纳尔齐斯则始终坚守理性的光辉。

歌尔德蒙看到了感性的不足,但依然奋不顾身;

纳尔齐斯发现了理性的裂痕,但智者不入爱河。

在对方的生命里,他们发现了各自向往的精彩,但谁也没有选择对方的路。

他们殊途同归,始终坚持做自己。

什么是最好的人生?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有人追求功成名就,有人向往闲云野鹤;

有人羡慕花团锦簇,有人偏爱孤芳自赏;

有人渴求应有尽有,有人崇尚极简纯朴。

没有哪一种生活是更好的,也没有哪一种人生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堂,天空是鸟儿的天堂,大海是鱼儿的天堂。

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就是你的天堂。

作家伍绮诗在【无声告白】说到:「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最好的人生,就是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写在最后

纳尔齐斯始终严于律己,过着克制理性的一生,成为德高望重的神学家;

歌尔德蒙四处放浪形骸,过着自由感性的一生,成为天赋异禀的艺术家。

人生充满了变数,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在不确定的人生里,你究竟该走哪一条路?

这不仅仅是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的困惑,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难题。

精神与爱欲,理性与感性,克制与享乐,没有优劣之分。

顺应天性,努力奔跑,就是正确的路。

黑塞曾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点个 「关注」 ,我们不必慌慌张张,不必焦虑彷徨,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