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桃子的暑假私塾课:木兰辞

2024-07-26文化

‍♀️ 【画丽珠萃秀】「梁木兰」 | 清.赫达资绘.梁为朝代,赫达资认为木兰为南朝梁人

唧唧,叹息声。很难想象,经过两千年的时间,叹个气怎么由「唧唧」一步步演变成「唉」的。

【木兰辞】为古乐府,南朝陈时释智匠将其收录于【古今乐录】,未作详细记载,所以木兰所处之年代、年龄、籍贯、居住地等均不可考。

释智匠的这本书可谓功莫大焉,魏晋南北朝的诸多可以和【孔雀东南飞】媲美的民歌都幸而被他记载,除了【木兰诗】还有【华山畿】、【地驱乐歌辞】等。

‍♀️ 【古今乐录】 | 南朝陈.释智匠

果不其然,有人敢编就有人敢信。到明代,徐渭将【木兰辞】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女主在剧中自称「 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吾父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是啊,按徐文长这么一说「女英雄」就是个错误的叫法,「女丈夫」还差强人意,既然是女性就应该叫「英雌」才对。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唧唧复唧唧

比如「 唧唧复唧唧 」一直都以为是织布机的「」吱扭声,知乎了一下说是木兰的叹息声,也难怪人家后边说了「不闻机杼声」了都,那这声音肯定是木兰的叹息声了,唧唧、唧唧。南宋曾〔忄造〕所著的【类说】辑有佚文三十一条,包括【木兰诗】的全文,题目作【木兰促织】。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也是用「唧唧」来形容女性的叹息。这两个可以互相佐证了。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这两个字应该怎么发音。女孩子叹气的时候就像老鼠一样发出「唧唧」声???

还有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 「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 。」那唧唧声应该还挺好听的。

‍♀️ 【木兰诗二首】 | 乐府诗集.中华书局.谈虎斋藏书

确实,注解里说「唧唧复唧唧」有一种版本是「促织何唧唧」,那就是说「唧唧」是蟋蟀发出的声音了。知乎猫少纳言老师就此做了考证:

现在所见的【木兰诗】,是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里面的。按更早前的版本比较来看,是有变化的,可见这首诗(民歌)在流传中一直发生着变化,尤其是这第一句。

这首民歌在口耳相传中发生着变化。一开始是「敕敕何力力」,是无具体含义,单表声,是民歌开始前的一句吆喝。然后在流传中变化成「促织何唧唧」,开始赋予其「蟋蟀鸣叫声」的含义。再到「唧唧复唧唧」,「唧唧」可为促织声,也因其叫声悲切,引为叹息声,人声和促织声开始统一。现在,脱离「促织声」理解也可以,单纯是叹息声,但个人觉得少了几分味道。

大学民族音乐史课上就说过民歌的定义就是: 口头创作,口头流传 。所以只要是民歌都是慢慢在变化发展,慢慢在完善。

十二卷

接下来就是一直以来都糊里糊涂的似懂非懂的一些点: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为什么每一卷都有木兰爸爸的名字呢?殷守甫老师做过考证:

这其中军贴和军书应该是不一样的。军贴是上峰下达的军令——可汗说「我们要征兵啦!」具体征谁呢?就要看户籍文书。军书可能是当地部门制作保存的府兵户籍文书。就唐代户籍文书来讲,会分门别类分为许多卷,成丁的一卷,分配这任务的一卷,诸如此类的。因此,一个人如果已经成丁,又被分配到这个那个卷宗上,那自然卷卷上都有他了。所以,军书十二卷,可能是说有很多不同的名籍文书;卷卷有爷名,就是说,无论官府以哪种方式在籍帐上圈点出征人员,都会点到木兰的爸爸。

所以这样一说,也就是表达了一种无奈——逃不过的兵役啊。就像现在的台湾、韩国等小区域,人少,不全民皆兵怎么办呢。

接着往下捋,「 买骏马 」等买买买一节我看黄老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府兵制的特点就是民转兵是要自备军用物资及装备的。

燕山胡骑

燕山胡骑 :如果木兰是已经接受汉化的北魏鲜卑人的话,那么柔然也可以被称作「胡」,也就是就是他们的敌人,听到了敌人的马嘶声,证明已经到前线了。

(tuò)这个字是看鲁迅老写,就是打更的敲得梆子,只不过木兰军营里是金属的,故称「金柝」。看诗词大会时蒙老师也说过其实这是一种炊事班的工具(估计是小锅),兼做打更,一物二用,行军嘛,简单就好。

明堂: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

策勋十二转 :是一种授奖的制度,兵书 十二 卷,策勋也是 十二 转,同行也是 十二 年,应该是为了对仗啥都敢写,因为尉迟恭和秦琼这种屡立战功又在玄武门之变中拿下关键一役的功臣,才策勋十转。再者这么大的功劳,不可能只封了从三品的「尚书郎」也不配啊。

尚书郎

尚书郎 :古官名。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省分曹,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政务,通称为尚书郎。晋时为清要之职,号为大臣之副。

百千强 :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

可汗、天子

可汗、天子: 古代注家,多认为可汗、天子为两人。天子指隋或唐皇帝,而可汗指受其指挥的突厥或吐谷浑部落首领,中国皇帝能指挥得动可汗,只在隋、唐时才有,故这被当成此诗作于唐代的一个证据。即「问所欲」的可汗也应是「坐明堂」的的天子。

雄雌

扑朔、迷离: 余冠英在【乐府诗选】中注解此诗时,却认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乃是互文,也就是说,雄兔既脚扑朔又眼迷离,雌兔既眼迷离又脚扑朔,所以才雌雄难辨。所以「扑朔」、「迷离」不是分辨雄雌的特征,而是雄雌一致的标志。

还有一些更小的细节,假如木兰出征时是十六岁,那么十二年后回来已经二十八岁了,她的姐姐肯定比她还大,古代人三十多岁还在娘家住着?这个也值得再继续考证。

‍♀️ 【百美新咏图传·木兰】 | 清.颜希源编.王翙绘.集腋轩藏板.清乾隆五十七年刊本

, 木兰辞 ,专辑1首音乐

【木兰辞】

词/曲/编曲:张连春

黑山头,黄河岸,木兰从军,立马扬鞭

八百里,赴戎机,青海月明,寒光照铁衣

突厥犯,军情急

花木兰,英雄气

白马红枪血战到底

一十二载得胜利

巾帼将军花字旗

代父从军万世传奇

鸣金鼓,风雷聚

大漠烟尘没马蹄

红颜不让须眉儿郎

破楼兰,杀敌骑

朝天子,回故里

代父从军美名万世千古的传奇

边关的风,吹淡了粉黛红妆

阴山的雪,冷不了侠骨柔肠

理云鬓,贴花黄

千古的木兰,千古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