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文化

我们常说的「东西」一词,是怎么来的?学者:最早起源于金代

2024-02-12文化

「东西」一词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而且这个词也比较口语化。

但是,把「东西」一词拆开,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字分别是指的两个方位,跟组合起来的意思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这个词是从何而来的呢?

表示事物的「东西」一词起源问题,明清以来被持续关注,也有许多人提出了不少看法,「然现还无公认的说法。

在【「东西」起源于金代考】一文中,认为「东西」一词起源于金代,是女真人与汉人频繁接触之后语言变化的反映。

「东西」是出现在金代的轻声词

(一)「东西」是轻声词

「东西」一词表示事物,以及由事物引申出的表示感情的赞叹词、詈词,必须读轻声。在【汉语大词典】中,东西一词有7条义项:

①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②从东到西。③近旁,旁侧。④犹四方。⑤指七、八十岁。⑥物产于四方,约言称之为东西。古代亦以指产业。后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⑦特指人或动物(含爱、憎感情)。

以上7条义项,第6和第7义项必须读轻声,才能表达其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诸义被合并为一条目,具体意义为:①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②特指人或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也就是说,「东西」一词只有读轻声,才表示事物。在【「东西」考】中,作者曾经以专题来论证轻声问题。不少研究,对「东西」读轻声现象未加注意,似乎「东西」表示事物在先,而后被部分地区口语读为轻声。 如在两宋,文士经常用「玉东西」表示酒,入词入诗。

基于此,明清以来就有论者认为「东西」是从「玉东西」演化而来,即未注意「东西」表示事物读轻声的特点。笔者认为,探源「东西」一词,要以其读轻声为基础「东西」读轻声,不是孤例,实牵涉到语言变迁。

与读轻声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也需要指出:「东西」是口语词,在文字记载中,出现在距离口语较近的白话文文献系统;除明清以来的俗语探研著作,文言系统甚少出现表示事物的「东西」一词。

早期表示「东西」的史料,如金代的【董解元西厢记】【五代史平话】【简帖和尚】元白话圣旨碑文,都属距口语较近的白话系统文本。 这说明「东西」一词是一新词汇,是语言实践中活的词汇,具有民间性、口语性、通俗性,是被文言系统排斥的。

(二)「东西」产生于金代出现的大量轻声词群中

关于「东西」产生时代,说法有多种,几乎涉及中国历史各代。依据现有史料,我们认为它最早出现在金代。在【「东西」考】中,作者已列举部分证据,现再补充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进一步论证。

直接证据:

例(1)开门相见,不问个东西便抱住。可憎问当:「别来安否?」也无闲话,只办得灯前魆勉地哭。

例(2)婆子道:「物事自卖在人头,未得钱。支得时,即便付还官人。」官人道:「寻常交关钱物东西,何尝推许多日?讨得时,千万送来!」官人说了自去。

例(3)曹溪一路人难悟,怎舍妍妻,难受孤恓,独自眠时越越迷。分明有个长生路,孰是能跻?说甚东西,谁肯抽身出污泥?

【董解元西厢记】产生于金代,几为学界共识。在「东西」词源研究中,笔者最先使用此书来证明它起源于金代。除【「东西」考】引用的一例外,例(1)为翻检到的又一例。

【简帖和尚】有产生于宋代、元代、明代三说,此篇成文于金代,已有专文论及,此不赘述。回王重阳白话诗中,「东西」一词当读轻声,表示事物。加之在【「东西」考】中已引用的比较可信的【五代史平话】中的一例,共有五例证据,可作为「东西」产生于金代的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间接证据即元初通行的北方官话中产生了「东西」一词。当时的北方官话主要指金定都北京以后,女真人与北方汉人长期接触而形成的「汉儿人语」。 金定都北京,是促成此种方言发展为官话,并最终在广大空间拓展的重要政治因素。用之作为证据,考虑如下。

首先,蒙古统治者定都北京,定国号为元之前,白话圣旨碑文使用「东西」一词。相关例证【「东西」考】已列出。使用「东西」的白话圣旨碑,最早立于1260年,也即蒙古统治者刚改国号为元时,显然「东西」一词在此前已产生。元白话圣旨碑文是从蒙古文直译的,虽保留一些蒙古语语法、词汇,但它的口语基础还是当时流行于北方的汉语官话。

这种北方官话是在金代形成的,表示事物的「东西」也是此种北方官话使用的词汇。其次,元代白话圣旨碑文的拟定者,多为金代文人。蒙古统治者灭金前后,不少金代文士进入蒙古统治集团,为蒙古统治者所用,如耶律楚材、郝经、许衡、姚枢、刘秉忠等人,他们是蒙古统治者接受汉文化的媒介。

他们为蒙古统治者服务,起草诏书当然也是分内之事,白话圣旨碑文当也多出诸人之手,「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移剌楚材主之」(移剌楚材即耶律楚材)。 在起草诏书中,使用他们母语中固有的词汇,是自然之事,「东西」一词可能就是在此背景下被写入白话圣旨碑文中。

许衡

此处着重指出许衡。许衡(1209—1281年),字仲平,号鲁斋,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活在金末元初。他有在元初朝廷为官的经历,曾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等职,是元初有名儒臣。他的青少年时期,正逢金末。

在他的著作中,保留不少白话解经的讲稿,所谓「直解记录」,与【西厢记诸宫调】使用的语言对比,十分相似。 他直解儒家经典时,为照顾听众(多为蒙古贵族)和广泛传播,当使用金代形成的以幽燕地区方言为基础的官话,也是他从幼年起就娴熟的母语。 这种语言,即周德清所言的「中原之音」,元曲采用的也是此种语言。

许衡在【大学要略】中说:

例(4)如桀王暴虐,纣王宠妲己,只理会快活,多征百姓每差发。钱积在那鹿台库里,粮积在那巨桥仓里,却不思量这般东西却是百姓每身上脂膏,教百姓每怨不好,天下诸都怨。

文中使用「东西」一词,其意表示事物,无异议。此词当是金代北方官话的常用词。再次,要注意元杂剧使用语言的金代背景。在元杂剧中,已使用「东西」一词。杂剧不是突兀地出现于元,它有深厚的金代背景。钟嗣成【录鬼簿】卷上「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首列董解元,以记其创始之功。

元初的很多杂剧作家,身跨金元两代,他们的语言、文化基础在金代已定型。金元的继承性,以前研究多有忽略,往往宋元连称,如王国维有【宋元戏曲史】,很多历史著作径称「宋元」。

这种情况现已有所转变,特别是在文学、语言方面,金元之间比之宋元之间更为紧密。徐朔方、宁希元等学者已有相关研究论及于此。元杂剧使用的「东西」一词,当为金代已使用的词汇。 据以上诸项基本可判断,「东西」表示事物,最早出现在金代迁都北京后形成的北方官话中。

「东西」词源再推测

探究「东西」词源,很多研究者利用传统训诂学方法,从东、西二字不同含义入手。

此恐凿之愈深,距之愈远。【「东西」考】推测「东西」由底、等二字切语演化而来。「东西」是底字之切语,最早由清焦循提出,但他未论证。笔者认为,焦循的推测是正确的。「东西」是「底」字的切脚语,「底」后多作「的」。除在【「东西」考】中所列证据,其他依据补充如下。

(一)金人与切脚语

【「东西」考】引徐世荣说,现在北京方言中有切口语,即把一字读两字现象。虽现在北京方言与金代幽燕地区方言有早期继承性,然毕竟中间跨度太大。 在语言传播中,把一字缓读为两字,把两字急读为一字,是常见现象。

把一字缓读为两字,一般为清晰认识本字之确义,后演化为反切的标音方式。但韵书中的反切,随历史发展和语言变化,可能会与现实通行语音不相协调,于是在民间会产生新的反切语。

金人学习汉语,常把一字读为两字,是把文言系统转变为白话系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文言系统中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是中古语言变迁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大量新反切出现。洪迈记载的「切脚」现象,属此类,其文云:

洪迈所记非特例,宋祁也已注意于此:

诸项史料显示民间有一套音切系统,与当时通行韵书的切语不完全相同。切脚语在两宋出现,说明两宋(甚至还可追溯至中晚唐)时期,资料涉及地区的语音已与固有韵书发生偏离,语言变化加快。

此时期也是产生大量异于文言系统的白话文献时期,如敦煌变文、佛教语录,等等。就上引「切脚语」词汇而言,有研究指出,主要是北方方言口语中的词汇。

我们认为这类词汇出现的原因,是汉语与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频繁接触的结果。关于二者接触,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切脚语具有通俗性、民间性,被南宋知识界看作鄙俗。金时期,女真人与汉人接触,学习语言,很注重此种「鄙俗」,不但民间使用,社会上层也使用。

【录鬼簿】记载「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多有金代官员,或身跨金元两代为官的「公卿大夫居要路者」,他们「皆高才重名,亦于乐府用心」’。

现今语言实践中,一字读为二字、三字现象依然存在,即所谓方言分音词。目前学界对晋语分音词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不能说只有晋语有分音词,其实分音词在方言中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量存在。例如天津、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区方言中,都存在分音词。 北京方言中的切口,其实也是分音词。有些分音词已进入普通话中,收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分音词有一定规则,如第一字多为入声字,第二字多为[l]声。但这并非绝对,上述洪迈、宋祁、王观国所举诸项就有例外。故本文还用切脚语的说法,以区别于官定韵书中的反切。

综上,作为语言中常见的分音、缓读现象,自古而然。从中晚唐始,在固有韵书系统外,对一些字,民间又产生一套新语音读法,可称为切脚语。两宋之际,切脚语被多次记载,文人学士称为鄙俗之语。

结语

综括全文,有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东西」最早出现在金代文献中,是一轻声词。探源「东西」,要以「东西」读轻声为基础。

第二,「东西」是底(的)字的切脚语。切脚语现象,自古就有,中晚唐后,特别是两宋以后出现更多,很多应用切脚语的现象被记载下来,反映了语言的急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