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做人做得好,未必得好报

2024-07-09情感

正确的人生观是道德的根基。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有同有异,各有所长,可以各取其精华,用作人生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儒道两家的人生哲学及其在德育上的意义

1、儒家的人生哲学:安贫乐道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概括为四个字,就是安贫乐道,简明地表述了儒家的人生哲学。安贫,就是安于物质的贫困。【论语】中最典型的两句话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乐道,就是享受精神生活,把精神生活作为快乐的源泉。【论语】开篇三句话,在我看来是孔子的幸福宣言。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智性的快乐。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情感的快乐。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道德的快乐。人有三种主要的精神能力,即智性、情感和道德,孔子都说到了,享受这三种精神能力,就是幸福。

总之,物质生活要简朴,精神生活要丰富。当然,儒家的人生哲学,最强调的是道德的完善。

2、道家的人生哲学:全性保真

战国时期著作【淮南王书】里记录了早期道家杨朱的一句话:「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可以用「全性保真」来概括道家的人生哲学,意思是:保护好完整的、真实的本性,亦即生命的原初的、单纯的状态,不要用物质的东西损害它。这也是庄子的基本思想。

庄子哲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保护生命的单纯,可以用【养生主】篇名做代表:二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可以用【逍遥游】篇名做代表。他认为,物质的、世俗的东西,既损害了生命的单纯,又阻碍了精神的自由,所以要警觉。他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一个人受物质和世俗支配,把自我丧失在物质里面,把本性丧失在世俗里面,就是一个颠倒的人。

总之,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自由,为此要看淡物质的和世俗的东西,不让它们损害人生最重要的这两项价值。

在人生哲学上,儒家提倡积极的态度,道德的人格,道家提倡超脱的态度,自由的人格,各有所长,可以互补。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活得本真、洒脱,广义上也是道德,但反对狭义的道德。我本人认为,超脱也很重要,一个人太看重物质的和世俗的东西,道德境界就会比较低。两家的共同点是轻物质,重精神,这在今天格外具有教育意义。

当今时代的倾向是,从外面找幸福,物欲膨胀,精神贫乏,结果并不幸福,道德也不会好。所以,德育不能局限于就道德讲道德,人生观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哲学的核心是道德。儒家道德哲学的精华在原典中,我依据孔子和孟子谈一谈最大的两个亮点。

1、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础

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最早明确地指出这一点。他把道德概括为仁义礼智四个字,其中,核心是仁和义,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智是根据仁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只讲仁和义。

什么是仁?孟子的解释是:「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某个人,而是普遍的人,所有的人。「爱人」,就是对所有的人有爱心,其实就是善良。仁在人性中的基础是什么?「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同情心是善良在人性中的萌芽。恻隐之心,又叫不忍人之心,看见别人有痛苦、有危险,你心里会不忍,会难受。

什么是义?孟子的解释是:「义,人之正路也。」就是人要走正道,坚持做人的准则。在训诂学上,义训为「宜」,适宜的宜,意思是应该。义,就是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应该和不应该,有一个标准,就是做人的准则。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违背做人的准则,这样得到的富贵一钱不值。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孟子的文章,大家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义比生命更宝贵,不义比死更可怕,要我违背做人的准则,宁可死。

义在人性中的基础是什么?「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它是义的萌芽。做了坏事,心里会羞愧,觉得是耻辱,这就是羞耻心,它实际上是做人要有尊严的意识,道德自律的觉悟就建立在这个意识基础之上。

孟子还说,同情心和羞耻心是人皆有之的,如果没有,就是非人也。「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如果这一点儿萌芽枯死了,人和禽兽就没有区别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在于是不是让这一点儿萌芽生长起来,开花结果。

孟子这个思想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道德在人性中有基础,不是从外面强加的,因此,德育不是道德规范的灌输,重点应该放在开启人性中固有的同情心和羞耻心;第二,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仁和义,即善良和做人的尊严,有之必能自律,其他品质是派生的。

2、道德完善本身是目的和价值

道德上的完善,做人做得好,这本身是目的,是价值,这是孔子思想中一个耀眼的亮点。他再三表达这个论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做人做得好,别人不理解你,你没有因此感到丝毫不快,这不正是君子的品质吗?「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你不要怕别人不理解你,要让自己具备值得让别人理解的品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自己好好做人,小人看重别人的评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道德文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天的人学习道德文章,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总之,道德必须真诚,是把做人本身当作目的,还是做给别人看,是真假道德的分水岭。

做人做得好,未必得好报,这是常见的事实。儒家对此的看法是:要把道德境界和外在遭遇加以区分。做人做得好不好,你可以支配,要努力,你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外在遭遇好不好,你支配不了,就坦然承受。关于这一点,孟子说得最清楚。其一,区分「在我者」和「在外者」。

道德是「在我者」,追求就能得到,不追求就会丧失,所以追求是有益的;外在遭遇是「在外者」,取决于命运,所以追求是无益的。其二,区分「天爵」和「人爵」。

天爵,就是老天给你的爵位、奖赏;人爵,就是社会给你的爵位、奖赏。仁义忠信,即道德,这是天爵;公卿大夫,即名利,这是人爵。你要追求天爵,把人爵当作可有可无的副产品,有,当然好,没有,也无妨,总之顺其自然就是了。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道德本身是目的,具有自足的价值。这个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德育要重视培养道德上的真诚态度。

在现实中,道德往往与荣誉挂钩,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利是激励孩子们做好人好事,弊是促使孩子们把做好人好事当作获取荣誉的手段,会助长虚伪,而虚伪恰恰是道德的反面,从根子上败坏了道德良知。

经典是什么?是愿意一代一代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一读再读历经磨砺的灵魂。经典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躲不开的。

但「经典」多时代遥远,晦涩难懂,难免会读不下去或读不懂,为此读书无数的哲学家周国平老师和夫人、哲学博士郭红女士,特意携手打造了一套「经典摆渡人」系列的读书课,由两位老师亲自做您的读书引路人,带您一起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为人生答疑解惑。

本次课程将历时半年,共48次课,含24部中外经典,6大主题,人生幸福涉及的 婚姻与家庭;性与爱情;财富与理想;心态与境界;生死与信仰;艺术与审美等每个方面都会一一讲解,借助书籍与两位老师的半生智慧,带大家迅速进入和谐幸福、愉悦自洽的美满生活。

你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次价值3000元的线下雅集分享会,

与周国平、郭红等名家现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