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时尚

如何评价B站up主zettaranc的Z1跑鞋?

2021-02-17时尚

我已经不在阿迪干好多年了,只能算曾经的圈中人士,来说几个大家可能忽略的点。

  1. 一款鞋在制作过程中最重要(之一)而却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个环节就是鞋楦,鞋楦决定了这款鞋的鞋型、包裹性能,而运动鞋对鞋楦的要求尤其高。不同人之间的脚型差别之大,你不卖过鞋简直难以理解,所以没有任何一款鞋能够同时满足所有人对舒适的要求。品牌会在不同鞋款使用不同鞋楦,以求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穿着需求。作为Z1这个单一产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舒适的最基本诉求,必然会放弃包裹性,选择宽容度最高的鞋楦制鞋,这就是为什么zettaranc特意就尺码问题做额外说明。
  2. 碳纤维有非常多的等级,高级别和低级别之间的差价就像钻石和石墨的差价一样,所以使用碳纤维并不一定就是成本高。另外,碳纤维的刚性具有方向性,它的强度往往体现在单一方向上,换个角度冲击碳纤维它就会变得很脆弱。所以在跑鞋里使用的目的往往仅仅是固定方向能量反馈,如果是要实现稳定性的话碳纤维材料并不是最优选。
  3. Z1使用的中底没有任何嵌入式的设计,中底+碳板+中底都是单纯的贴合,这说明它的发泡摸具制作难度低、成本低,贴合工艺要求也低。zettaranc自称贴合难度大,要么就是艺术创作要么就是被工厂坑。
  4. 对于各大品牌的运动鞋,除了制作物料的成本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通路成本,例如仓储、物流、市场推广、渠道和人员成本等等。Z1自制自销,现在下单3月中发货,能省下很大一笔的通路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499其实是一个能保证利润的合理定价。问题是这样的下单量无法很好地被预计,没有大型工厂会接单。小厂的问题自然是出品品质可能不稳定,类似于早期锤子手机良品率低的问题。

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尽量客观,但可能还是难以掩饰我对这种营销的反感。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完了30分钟的视频,居然想起了一个很多年前的电视广告

把zettaranc比成侯总当然是不对的,但这种营销的核心逻辑却没有多大不同。我还是希望国产品牌能真的做到厚积薄发,如果真的能有媲美alphafly的国产鞋,莫说499了,999我都一定支持。

——————我觉得我有好几年没试过一天之内过百赞了,就加更一下吧——————

先声明几点:

1,你知道不知道这是粉丝经济?我当然是知道的,我也想有粉丝帮我实现财务自由

2,你知道不知道还是有很多粉丝要买?我当然是知道的,我也想有粉丝帮我实现财务自由

3,那你丫还这么多废话?因为我觉得可能还是有不少人,是带着单纯的善意去理解产品,或是带着更好地跑步的愿望,而去选择这款产品的,我不想他们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选择。

所以下面的内容,仅仅是作为一个热爱跑步的人对其他热爱跑步的人的话,可能和问题有点关系,更多是些无什大用的见闻

如果要从无到有设计一双全新的运动鞋,有什么巨大的困难需要克服?
你需要设计和制作完整的试制鞋,给专业的运动员进行实际使用,通过各种测试和运动员的主观反馈,进行调整然后改进,再制造出另外一对完整的试制鞋。划重点,专业运动员,完整的试制鞋。整个过程可能成本巨大。

同款不同码的鞋,成本会有什么区别?
一般来说,当然是越大尺码的鞋用料越多,成本越高。但考虑到开模具的费用,分摊到每一只鞋上面的话,可能会出现小尺码的鞋因为产量少而平分到更多的成本。一般这只出现在少数限量款上,并且实际上厂家也会发一个总的报价,并不会直接体现到单个尺码上。当然了,你可以砍头去尾,不做部分码,这样也是个很好的省成本方法,不过我不敢想象哪个品牌敢这样做。

品牌是怎么研发自己的核心中底材料的?
事实上只有Nike这种财大气粗的货直接对外声称过完全由自己研发的材料react,因为材料学的研发门槛非常高,真是千万美金听个响,而且投入和产出难以成比例。所以即使如阿迪的boost,从上市第一天就已经在内部说明是和巴斯夫合作研发。这种合作更多体现在阿迪输出应用数据,而由巴斯夫负责实质的研究,所以到最后这个科技还是巴斯夫的。一旦专用权道期,你就能在市面上轻易买到一堆不叫boost的boost。这就更不用说其它品牌了,所以总的来说鞋用什么材料,有点像去超市选购原材料然后再自己做饭一样。再所以,当有人说所有核心科技都是自己研发的时候,我也只能不失尴尬的微笑。

能不能推荐一下在XXX情况下使用的,约XXX元左右的鞋?
很感谢大家对我的错爱,很抱歉我基本上不推荐鞋,作为一个outlet爱好者,我一般只穿300元左右的过季鞋,对当下的最新科技只有纸上谈兵的了解,实在羞于说推荐。更实际一点的是,其实大家绝对可以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需求,只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原则就可以了,不嫌弃的话可以看看下面者个答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