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八十年代在飞机上都吃什么?茅台免费喝,牛排、龙虾随便吃

2024-06-30美食

在现代,乘坐飞机已成常态,航班常附带免费飞机餐。然而,对于其质量的抱怨层出不穷。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南航某次竟提供馒头、花卷、豆沙包与蛋糕作为餐食,令人咋舌。

这份餐食的清淡口感,确实令人感到意外,也难怪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纷纷表示对此有些失望。其简约的风格,似乎并未能满足大众的味蕾期待。

回溯至八十年代,航餐的丰盛程度令人咋舌。不仅菜品丰富多样,乘客还能免费品尝茅台美酒。食材和分量均属上乘,这在现今时代,无疑让人难以置信。

八十年代在飞机上的餐饮体验究竟如何呢?当时乘客们能品尝到怎样的美食?让我们一起探寻那个时代的空中味蕾之旅。

【早期的飞机餐】

八十年代前,我国民航尚未引入飞机餐概念,仅外国航线供应。当时飞机餐源于普通食堂,菜品和米饭预先装入铝饭盒,于机上统一加热后分发乘客享用。

除了丰盛的饭菜,我们还提供梅林午餐肉罐头、凤尾鱼罐头,以及水果和饼干等小吃。至于饮品,我们主要供应开水,乘务员会主动在通道内穿梭,为需要的乘客冲泡香醇的茶叶。

回顾过去,八十年代之前,乘坐飞机用餐的体验与火车上几乎无异,乘客们同样在旅途中享受简单的餐食,满足了基本的用餐需求。

尽管条件简陋,大食堂仍每日高效产出六百多份餐食,主要服务于三家外国航空公司,确保满足其饮食需求。

其他航线的餐食则相对简约,通常包括水煮蛋与蛋糕的搭配,同时辅以巧克力、饼干及水果等易于携带与享用的食物。

飞机上,除了乘客们熟悉的大白兔奶糖,用以缓解起飞降落时的不适,还有扇子、香烟等纪念品。扇子因当时飞机起飞前不开空调而必备,香烟则是供乘客享用的传统佳品。

确实,当时的飞机上允许吸烟,乘客们常选择中华或熊猫牌香烟,每盒仅五支,专为空中旅程设计,让乘客在飞行中享受独特的抽烟体验。

直至1982年,由于一起由抽烟引发的民航事故,客舱内全面禁止了吸烟,但允许乘客在卫生间内吸烟,以确保飞行安全。

【八十年代,开始标准化】

中美建交后,中美航线正式开通。然而,由于航行时长较长,航空公司决定在航行途中提供两顿餐食,确保乘客的舒适与满足。

然而,美国泛美航空在审视当时的飞机餐后却大失所望,质疑其是否真正符合飞机餐的标准。他们认为,如此简单的盒饭,怎能称之为飞机餐?若想开通航线,配餐必须与国际接轨,但当时,我们在配餐方面几乎毫无经验可循。

经过深入的讨论,美方代表坚定主张航线必经日本东京并在此地补给餐食。然而,对于直航的定义,中途停靠显然与之相悖。为此,我们需聚焦于飞机餐的供应策略,以维持直航的本质。

当初,我们尚不了解标准化飞机餐的概念,故计划与国际航空公司联手。随后,瑞士航空和日本航空洞察到这一机遇,主动表示愿助力中国设立专业配餐公司,并提供高达400万美元的贷款支持。

然而,条件相当严苛。日本航空坚持,在首都机场,日本航班应享有优先起降权,无论其他航班如何,都必须为其让道。

针对这一过于严格的要求,我们明确表达了拒绝的态度。我们坚持认为,这样的标准既不合理也不实际,因此,我们决定不予采纳。

在探讨瑞士航空时,尽管他们并未主张优先起降权,却要求高额利息并平分利润,其条件之苛刻堪比日本,因此也被婉拒了合作提议。

临近1980年5月1日的通航日期,飞机配餐问题仍悬而未决。此时,香港美心集团的创始人伍沾德携女儿伍淑清亲临内地,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为通航提供配餐解决方案。

而当时国内还没有合资这个概念,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在1980年通航前敲定了合作,这就是改开以来,中国大陆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其编号为【001号】。

在西方禁运的制约下,我们采取了创新策略,从香港采购所有设备,并顺利将其转运至大陆,紧接着,我们立即启动了全新的配餐流程。

在国际航线的严格标准下,材料和味道的要求自然被提升至最佳水平,确保乘客能享受到卓越的品质与口感。

首要的是解决面粉问题,由于国内面粉筋性不足,难以适应法式面包的制作要求,我们特地从加拿大进口优质面粉。在##厨师的悉心指导下,借助国外先进的烘焙设备,最终成功烘焙出美味的法式面包。

法式面包的引入仅是开始,我们还需引进与之相配的奶油、糖和多样蔬菜。比如,西蓝花,如今餐桌上的常客,正是在那时被引进国内,成为我们的新选择。

在确保面包供应无忧后,食材的新鲜度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精选出口级的孢子甘蓝、甜豆、青芦笋等蔬菜,确保每一口都是最新鲜的美味。

谈及制作方法,中餐独树一帜,追求即时烹饪。然而,在飞机上受限条件下,只能先将食物预制后冷冻保存,随后进行二次加热以供食用。保持原汁原味的关键,全在于厨师的精湛技艺。

烤鸭,作为外国人初识的中国佳肴,其魅力在于现烤的鲜美。然而,飞机上的限制使得现烤成为不可能。那么,如何在保证美味的同时,让烤鸭在飞机上也能呈现其独特风味呢?

在不懈的研究后,厨师们巧妙解决了烤鸭在飞行中的保存问题。他们预先在厨房烘烤烤鸭,登机后再度回炉,同时巧妙地在锅底放置鸭骨或面包片,有效吸收油脂与水分,确保烤鸭的酥脆美味。

中餐的精选菜品丰富多样,包括香气扑鼻的葱烧海参、口感鲜嫩的烧鱼肚、滋味醇厚的油焖虾、享誉全球的北京烤鸭,以及软煎鱼的细腻、无锡排骨的甜美和锅塌豆腐的绵软。

西餐盛宴呈现煎牛排的醇厚,奶油虾球的滑嫩,火鸡的香醇,鹅肝酱的细腻;日式料理则以照烧鸡的鲜嫩和天妇罗的酥脆让人回味无穷。

提及饮料,品类繁多,其中茅台以其独特酱香闻名,燕京啤酒则清爽宜人,还有各式葡萄酒,各有风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的饮品文化。

此外,还涵盖了各类美食:嚼劲十足的口香糖,香气四溢的面包,甜腻可口的蛋糕,肉质鲜美的红肠,以及冰爽清凉的冰激凌等,这些食品都让人垂涎欲滴。

1987年,飞机餐食种类空前丰富,总数突破600种,其中西餐占比高达45%,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佳肴。那时的乘客无疑能尽享美食盛宴,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茅台,曾一度被视为饮料,这正是标题中「茅台免费喝」的出处。1975年,茅台与民航携手,乘客可免费获赠一瓶茅台。后来政策调整,茅台转为机上免费饮用,直至八十年代末才终止此福利。

这款优质的航空餐一经推出,便深受各大航空公司的青睐。除英国航空公司选择香港配餐外,其余均交由北京航食供应,火爆程度极高,甚至衍生出一家西餐厅,顾客络绎不绝。

当时,在北京航食工作无疑是一件让人艳羡的差事。其吸引力在于其优厚的薪酬,每月高达61元,并附带奖金,这在八十年代的背景下,无疑是一份令人瞩目的高薪。

我想,现今许多人未曾领略过八十年代的飞机餐风味。那个时代,乘坐飞机非普通人所能及,非资历深厚即财富丰盈,至少是拥有万元户身家的才能享有的奢华体验。

尽管八十年代乘坐飞机的条件相较于之前有所放宽,但乘客仍需满足一定的要求,确保飞行的安全与顺畅。

申请流程首先要求准备介绍信或工作证明,随后提交申请(此步骤于1993年取消)。整个流程耗时约一周方得机票。据闻,仅购票时略作查验,且当时的机票并未实行实名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航班开始面向公众售票。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夸张,而是当时飞机票价高昂,确实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万元户」才能轻松承担。

在1981年,上海至北京的经济舱机票价格为64元,往返费用超过百元。相比之下,长春至广州的票价高达228元,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一价格几乎难以承受。

请注意,1980年我国的民航运输量尚处于起步阶段,仅为343万人次,这一数字表明当时每天平均运输量甚至不到一万人,充分显示了当时民航发展的初级阶段特点。

幼时,我亦怀揣着翱翔天际的梦想,直到2010年,我终于圆梦。首次飞行,我充满新奇地体验着空中之旅,品尝了东航的飞机餐,那时的味道尚可,但与往日相比,已然逊色不少。

在国内航班的多次乘坐中,我观察到航空餐的质量似乎在下降。原先尚有盒饭可选,但如今更多是面包、三明治等即食食品,不仅种类减少,口感也大打折扣。

国航于2019年8月宣布,对短途航班实施新餐饮政策:飞行70分钟以下仅提供一瓶水,70至120分钟则供应汉堡、三明治或饼干,告别了传统的鸡肉饭和牛肉面选项。

在国航之外,多家航空公司亦悄然取消加热餐食服务,意在缩减成本,然而此举却加剧了乘客对飞机餐的不满情绪。

如今,航空公司不仅效仿火车售卖商品,推出丰富多样的纪念品,更是推着小车频繁兜售零食。传统比拼的飞机餐渐渐淡化,未来甚至有可能全面取消,这一变化令人瞩目。

在航空餐的简化趋势中,不仅中国如此,各国均如此,与昔日的辉煌时期相比,如今的航空餐无疑是在做减法,无法再现昔日的盛况。

在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并参考了相关领域的权威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确保我们的分析更加全面和准确。

刘钢在【中外酒业】2021年4月刊发表文章【在飞机上免费喝茅台酒】,揭示了在飞行途中享受高品质茅台酒的独特体验,引发了读者对航空服务与酒文化融合的关注。

凤凰卫视【腾飞中国】报道,惊现64元机票,这一价格竟等同于普通职工家庭整月收入。此举凸显了中国民航市场的巨大变化与消费者福利的提升,令人瞩目。2016年12月9日。

新京报报道【「001号」合资企业38年历程:飞机餐制作的秘密】。2018年6月4日,该企业背后制作飞机餐的精细流程与故事被首次揭秘。

上观新闻深入探讨:【那些年,乘坐飞机的独特体验:七十、八十年代的飞行之旅是如何的呢?】带您重温那个时代的空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