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从红茶、白茶、绿茶,到普洱茶,网上的茶叶顺口溜,有必要学吗?

2024-07-08美食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茶友在网上看了一个茶叶顺口溜,觉得很有意思,十分打油,于是兴兴头发来给村姑陈看看。

正巧在八卦时间,就认真拜读了一下。

倒是写得挺有逻辑。

把泡茶的水温和泡茶的手法,分门别类,都写到了。

其中,在泡茶的水温这个门类里,不厌其烦,详细地写出了各个茶类适合的温度。

让不懂茶的人觉得安心,觉得专业,不由自主地,心悦诚服,奉为信条。

而在泡茶的手法里,写作者不仅贴心地给小白级茶友,科普了各种茶类的冲泡手法,冲泡技巧,还十分热心地分享了各种冲泡方式泡出来的茶的香气与滋味。

让小白们受到吸引 ,进而按照这种方式来冲泡。

以期获得同样口感的茶汤。

披着一件专业又接地气的外衣,难怪这个顺口溜一出来,就被各路茶界小白们自动转发着。

但茶友还是提出了疑惑,这个顺口溜里,有许多自相矛盾的东西。

身为一个四处被忽悠的小白,该信,还是不信呢?

当然是不必全信的。

至于原因么,且让我们一条一条地来评说。

【2】

顺口溜里面的描述,几乎,都不太对。

看过的人总有一头雾水的感觉。

有些人写的东西就是具有这样的特性,不全对,也不全错——要说错吧,好像又有一两个意思是对的,要说对吧,又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让你仿佛碰到一只乌龟壳,明知道可以吃到肉,却只能团团转,却无法下手。

这就是一种认知上的「似是而非」。

原因在于,这位写顺口溜的人,他(她)本身的知识点就掌握得不牢固,十分模糊,似是而非,表现在他写出来的东西上面,自然就是左右摇摆不定,不辨东西。

又想说好,又想说不好;又觉得可以,又觉得不可以。

俗称,骑墙派。

这种自己本身就观点模糊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能信么?

当然不能。

信了,就被带偏了。

半桶水,还想当老师,这心也太大了点。

【3】

细究一下,错误其实是很明显的。

在水温的掌握标准里,顺口溜写道:

红茶要用90度的水来泡,这样汤水比较甜;绿茶则要用80度的水温来冲泡,这样汤水不苦涩。

而在白茶里,新白茶只能用85度的水,老白茶则可以用沸水。

至于普洱茶,则是越煮越好喝。

在李麻花的评价体系里,这段话可以一言以蔽之:一派胡言。

我们去桐木关的时候,当地茶农家去了好多户,现烧水现泡,都是沸水直接冲的。

哪家都没有刻意把水放凉的习惯。

相反,他们都十分排斥用放凉的水来泡茶——因为这样显现不出他们的茶的品质来。

好茶不怕沸水,这是桐木的风俗,也是高山茶农对自家茶叶品质极度自信的表现。

只有海拔不够高的茶才挑水温,偏爱低温,90度,80度,70度....

唯低温水方能遮羞茶叶当中的苦与涩。

劣质茶的主人们,真是用心良苦。

顺口溜里还写道,绿茶要用80度的水温来冲泡,这样方才不苦涩。

不由得想起去狮峰的时候,那里因是著名的龙井十八棵御茶的著名景区,游客众多。

为了供游客歇脚与吃饭,村里沿街开了好多店面,可吃饭喝茶,可喝茶聊天。

只要点了龙井,送上来的,必定是一只玻璃杯,沸水冲进去的,里面有一撮茶叶浮在面上的。

还是滚烫的,无法手握的。

这种温度,怎么可能才80度?

妥妥的沸水。

喝完一杯,请店家续水,也是开水壶提过来,直接倒进去。

问,这茶叶如此鲜嫩,不怕沸水烫坏么?

主人轻笑,好茶叶哪里会怕沸水,就是开水泡出来,才会更香呢。

【4】

顺口溜还提到了白茶。

说新白茶不能用沸水,只有老白茶才敢用沸水。

这句话,我发给老S这个跟白茶呆了半辈子的茶疯子,他大笑。

他说,这个人肯定没有喝过真正的好白茶,不管是好的新白茶还是好的老白茶,他都没喝过。

何以如此断言?我疑惑。

老S极度肯定地答我,好的新白茶,香气好,必须要用沸水才能泡得更香,用温水泡只会浪费好茶当中的香气;而做旧的老白茶,如果不用沸水,那泡出来完全就是白开水一样,谁会买?

他拿他的茶举了栗子。

今年的鹊桥仙,一级白牡丹,如果用80度的水泡,也就是烧开后放凉3-5分钟左右才开始泡,茶的香气是清淡的,浮于表面的。

不是不香,而是香气不浓、不外放、没有太多的层次变化。

而如果是沸水烧开之后直接冲进去,那就香到炸裂了。不但泡茶的人满鼻子香气兜不住,连在坐的人,甚至满屋子,都是花香缭绕,芬芳氤氲。

说绕屋三日而不绝是夸张了一点,但说一室馨香,确实不为过。

至于,为什么不敢用沸水来泡新白茶,那大概率是因为这新白茶品质不够好。

出身不好,比如外省茶青,比如生长区域阳光过强过烈;工艺不佳,比如渥堆做旧;储存不规范,比如没有抽湿,还频繁开箱.....

上述因素都会让一款新白茶苦涩味浓郁,为了掩盖这强烈的苦涩味,避开沸水,选用温水泡茶,才是最好的途径。

【5】

至于顺口溜说起普洱茶,说越煮越醇厚,这就更是离谱了。

不过,关于普洱茶的话题,村姑陈就不越俎代庖了,留给普洱茶界的茶人们来辩吧。

反正,这种似是而非,细究起来满盘皆错的文字,能不看,还是不要看的好。

尤其是茶界小白,白纸一张,抵抗力低,极为容易被带偏。

若是因此而误入岐途,估计没有三五年,是回不了正轨的。

王宝钏一见渣男误终身。

而小白级茶友们,亦千万小心,一见劣茶,同样会误终身。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