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抽血?之前不是拍过片子了吗,这都看不出来问题吗?」
「我前两天刚在其他医院抽过,这才多久,就不能不抽血直接开药吗?」
「一来医院看病就抽血,你们要这么多血到底想干什么?是为了增加检查项目还是准备偷偷把血卖了?」
...
也许很多人也发现了,几乎每次去医院看病,医生都会让你去做个抽血检查,甚至有时一次要抽好几管血。
因此,在医院里经常能遇到患者和医生争论的场景,医生让患者抽血完善检查,患者则很不理解,甚至认为这是过度检查。有些患者则好奇抽出来的血最后都去哪了?会不会循环利用给其他病人用?
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化验?
抽血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严格意义上说,抽血应该被叫做 「血液检查」 。
血液作为人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维持着各个重要器官和组织的运动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同时生命所必须得物质和条件都需要血液传递。因此,血液检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机体健康状况。
和其他的常见检查项目相比,比如B超、CT以及核磁共振等等,抽血因为更加便捷实惠,所以在临床上运用得也比较多。
另外,医学辩证主张的是询证,所以在诊疗时就需要客观科学的依据作为证据,有了证据以后医生再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治疗手段。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化验的原因。
为什么有时一次要抽好几管血?
一次抽好几管血,真不是医生故意在为难你,如果抽一管血就能查出结果,那自然一管血就够了。
但问题是, 不同的检查项目需要不同类型的血液样本和试剂反应。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一管血很难满足所有的检查,并且不同的化验项目的试剂盒和化验机器也不一样,再加上检查需要足够的血量,所以有时确实需要抽好几管血。
为什么上午已经抽过血了,下午又要抽?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往不好的方面想,比如「医生想赚两份钱」「想多抽点血囤下来」等等,这么想是真误会医生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有些项目需要检测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波动。 就比如说有时候确诊心梗或者高度怀疑心梗,很可能上午抽血检查发现心肌酶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就排除心梗,往往下午还要继续抽血来验证。
之所以要多次抽血检查,是因为心肌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尤其是心梗24小时内,心肌酶会有明显变化。
抽血检查,到底能查出哪些问题?
①血型
抽血检查能查出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血型,在需要紧急输血和做手术时,明确血型很重要。
②血常规
作为一种很常见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能够检查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进而评估患者是否存在 贫血、炎症、感染以及血液系统疾病 等。
③生化检查
主要通过检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淀粉酶、心肌酶和钾钙钠等离子,来诊断是否存在肝脏、肾脏等器官疾病,同时可以排除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
④激素验血检查
这类检查主要针对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以及雌激素等含量进行比对监测,进而诊断患者是否存在甲亢、甲减和妇科疾病等。
⑤免疫检查
主要检查 乙肝五项、丙肝、艾滋病和梅毒 等,初步判断患者有没有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这其中,乙肝、丙肝和艾滋、梅毒也是临床上的「术前四项」,患者在做手术前必须要完善这项检查,同时这四项也被称为「免疫四项」。
⑥凝血检查
如果患者怀孕或者有不明原因的出血以及手术前,往往都会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最常见的就是凝血四项,这四项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
抽血检查能查出癌症吗?
由于人们对癌症的恐惧,所以很多人都关心抽血检查能不能查出癌症。
癌症作为恶性肿瘤,诊断癌症需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等,其中辅助检查的项目很多。比如常见的有CT检查、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其次还有病理学检查,通过取活组织,来判断肿瘤的性质,最终确诊癌症。
不过有些癌症也需要血液生物学检查,就比如肿瘤标志物就为一些癌症的判断作出依据, CA125和卵巢癌有关,CA199和直肠、胰腺癌有关,CA153则和乳腺癌有关。
抽出来的血最终都去了哪里,医院会循环利用卖给他人吗?
这个问题大家普遍都很关心,因为一直没有权威的解答,所以蒙上了一圈神秘色彩,越神秘就越容易衍生出各种版本,甚至有些传言还很离谱,比如有人就说医院里那些剩下的血后面会卖给其他病人。
为什么这个说法离谱呢,因为这压根就不可能,首先按照【献血法】的规定, 医院用的血必须是当地血站统一采集和调配使用的 ;其次,没有哪个医生或者医院胆子大到私自买卖血液,毕竟这可是重罪。
事实上,完成检验的标准会被分类保存,一般血液样本保存的时间为7-15天不等,以防止后面需要重新监测。等时间一到,就会经过高压灭菌化学处理消毒,然后统一收进黄色医疗垃圾袋,锁好并封口,贴上标签,完善医疗垃圾记录,最后由专人收走。收走后,专门处理医疗垃圾的公司会进行后续的转运和标准化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