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宁 侯佳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钟艳宇)9月22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随着调机师将人工耳蜗声音通道的打开,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一新生王圣铭的双聋父母王天恩和宋慧露出惊喜的神情,在场的医务工作者无不鼓掌,为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幸福深深感动着。
9月22日,北京大学大一新生王圣铭的双聋父母王天恩(左一)和宋慧(左二)进行术后开机测试。医院供图
今年7月,北京大学公众号发布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一新生王圣铭【父母因意外聋哑,他立志学医圆梦北大!】的故事,引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爱心企业的关注。文章介绍,河南濮阳的王圣铭其父母在小时候都因意外失去听力,虽尝试言语康复训练、盒式助听器等很多办法均未成功,日常只能用手语交流。
2023年12月底,宋慧给学生讲解书画作品。医院供图
王天恩和宋慧是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的第一批聋哑人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回到老家,在有400多个特殊孩子的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美术老师。
因出生在一个无声家庭,小小的王圣铭从小耳濡目染,见证了父母用画笔带领特殊儿童探索五彩斑斓的世界,看到爷爷奶奶对他们一句普通的「爸爸妈妈」都叫不出口的遗憾,感受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学医」也悄然成为王圣铭的梦想,他发奋学习,期望未来能参与到治疗中,让听不见的人少一些。
8月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爱心企业了解到王圣铭的故事后,决定帮助这位医学少年的双聋父母。让他们回归有声的世界,听到王圣铭叫他们一声爸爸妈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余力生接诊了这对父母。医院供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指定医院之一,9月初,王天恩和宋慧来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余力生主任亲自看诊,并安排夫妇进行相应的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心肺功能、麻醉风险等术前评估。
「失聪已经40年,没有言语基础,是否满足人工耳蜗植入条件以及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这都还是我们担心的未知数。」余力生表示,在评估时发现他们夫妻属于重度听力损失,这种程度的患者很难感受到外界的声音,助听器基本不能起到作用。此外,宋慧的双侧耳蜗结构发育存在畸形,在术中有出现「井喷」的风险,可能会导致内耳结构损失,引发并发症,这给手术难度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9月11日,王天恩手术结束后与宋慧「交流」。医院供图
在完成一系列术前检查,以及充分了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手术效果的预期后,余力生进行了科室查房和评估。9月11日上午,在余力生团队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9月22日,在第67个「国际聋人日」,王圣铭的父母王天恩和宋慧体验到了40年人生从没听过的「新」声音,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水并为他们鼓掌。
余力生表示,他们还需要坚持做康复训练提升语言分辨率,要多说一些简单的字词,以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和生活质量。「过去我们时常关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此事也让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更加明晰,未来也会更关注成人和老人的听力损失,以提升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工作和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