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家人欲住院,要注意哪些大方向?

2024-06-29健康

一方面工作原因,接触不少医疗器械、设备的客人。另一方面有一些从事医生工作的同学朋友,接触多了,想吐下对这个医生职业和医疗行业的一些看法。

现在算是2022年的事了,家父和一好友父亲基本同期做同一器官小手术,朋友工作在老家梅州,他考虑方便照顾,选择了梅州地区的唯一一家三甲医院,该医院名气很大,除了承担整个梅州市600来万人口,还辐射南边如潮汕地区,福建及江西客家人地区慕名前来看病。而我因为常年在东莞上班,老家不方便照料,只能将老头子安排到珠三角就医。


和多数就医的人一样,我也找这找那关系,各种途径咨询,以决定在哪家医院。前前后后问了在老家梅州黄塘医院,我工作所在城市东莞一些医院工作的同学,也还问了在广州,佛山一些医院工作的同学,也和些外面的朋友、邻居聊下,最终决定在广州大医院就医!


快三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友人老父在黄塘医院做的没有一次到位,来来回回搞了半年,期间挂造口三个月,相当影响生活质量。而我家老头一次到位,全程只花了7天时间,且费用相差无几!

2022年4月 老头子来到广州大医院了

这里不是贬低老家医院做医生的同学,毕业20年,他们都步入相应的关键岗位,他们本科毕业于同一所或同档次医学类大学,学历相差无异,但效果为何相差甚远呢?答案就是 经验

你想想看,老家医院最多三天1台这样的手术,但广州的同学一天至少2台这样的手术。甚至一个在东莞从医的朋友和我私下说,就我老爸这种手术,找广州大医院的任何一个普通医生,都比在东莞任何一家医院的同科室的主治级别医生都要强!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同意,但却是事实!优质医疗资源虹吸现象相当严重!

手术,也是门熟能生巧的行当

记得在术前与家属沟通环节,我试探着问要不要带造口,广州的同学信心满满说来到这里,只要患者能配合医生就医,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啊!因为手术后三个月要复查些项目,我就近去旁边的东莞厚街医院找相应科室的医生开单做复查,没想到那接诊医生一开口就问造口接回去了没有,我当时听后还庆幸偷笑。言下之意,这边做的这类手术都是带造口的!当初老爸在广州做手术时,因为适逢疫情期间,管控严,我也在那住了7天,整个病区一层都是这类病,也是进进出出,我清晰记得没有一例患者出医时有带造口的!同为珠三角医院,区别之大,令人吃惊!但却是事实啊!


退休医生返聘现象,医院离职后自己开诊所等比比皆是,可见其端倪。不都是看中了老医生的丰富经验吗?

老医生!很值钱!

那为何会在医疗行业、医生群体中经验如此重要?和众多行业一上年纪就面临裁员边缘不同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现象可以找到些原因:


1. 我们知道一般普通本科专业都是四年,但学医要五年,再资深点八年、十年是常态,也 可见学医要所记、所学、所背的东西何其的多!这侧面告诉我们这门学科复杂性!

  1. 再有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周期至少10年以上,药物直接作用于生命上,而生命有其成长周期,也有其个体差异。直接体现药物上市前观察、更新上需要时间成本和需要的标本成本!药效对患者群体来说只能说有普适性,没有对个人患者有针对性!也做不到针对性!

药品只有普适性,没有针对性

举个相信大家都遇到过的例子,感冒咳嗽时,第一次去医院开A款感冒药,吃完了不见好,第二次自己去药店买B款,服完了,好点了,但就是没彻底好,第三次再去药店买C款,一半没服完,就彻底好了。来来回回的,到最终自己也没整明白到底是哪款药直到真正的药效?

还有个亲身例子,这里拿出来大肆宣传可能不太好,因为网络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进行歪曲传播,这里就小范围谈下。我家老母亲咳嗽困扰了有15年多,可以说能用能试的都用尽了,后面找到广州呼研所钟南山院士,我记得刚开始去时,上了整套检查,核磁共振、CT、抽血等,而后复查数次,中间还换过其中一款药。说实话,用药起初咳嗽是止了点点,但没有根治!来来回回找他有5、6次,有次我私下问他能不能根治,钟院士说的话,至今让我忘不了啊,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小刘啊,不要什么都追求根治,有些病根本就是根治不了的啊,我们医生能做到控制和延缓病情就可的了!不要想太多了!" 这其中滋味,大家去品了。

钟院士

  1. 家人有较大手术时,能去大医院尽量去发达地方的大医院。花钱差不多,但一定少走弯路!
  2. 得病了作为病人还是家属不要一心想着根治或铲除顽疾,对控制病情就算是达到就医目的了,这样可以让患者和家人都有个科学和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钟南山在表彰大会谈医者初心# #中医真的是越老医术越高吗你怎么看# #真正的老中医都七八十岁了,眼花了,走不动了,没证就是非法行医,这样合理吗# #手术# #我要为钟院士发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