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吃鱼时,哪些部位最营养,哪些部位"毒性"强?弄懂后,才知道怎么吃

2024-07-17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吃鱼虽然好,但是这几个部位可别吃!」

71岁的陈爷爷喜欢钓鱼,每次钓完鱼后都会将战利品带回家,让老伴或是清蒸、或是红烧,将鱼加工做成美味的食物。

不同于别人喜欢吃鱼肉,陈爷爷有个特殊的癖好,喜欢吃鱼泡,有时候钓回来的鱼不多,他还会特意去海鲜市场买些鱼泡吃。

这不,昨天中午,陈爷爷钓鱼结束,去逛海鲜市场时,发现老伴正在杀鱼,新鲜的鱼泡在光线下十分诱人,于是,他当即决定将这些新鲜的鱼泡都买回家吃。

经过简单的烹饪后,陈爷爷乐呵呵的吃起美味的鱼泡,一边吃还一边赞叹:「这可是鱼身上的宝贝部位,可不能剩,就得吃新鲜的!」

谁知,傍晚的时候,陈爷爷身体就出现了异样,先是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一趟趟的往厕所跑,后又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差点栽倒在地,把一旁照顾他的老伴吓得够呛。

来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在了解了陈爷爷的饮食和其他习惯后,一脸严肃的警告道:「谁让你一次性吃那么多鱼泡的,年纪大了身体经不住这样造!」

在详细解释了鱼泡吃多了对身体的危害后,医生又补充了开头那句话。

那么,吃鱼的时候应该避开哪几个部位呢?

吃鱼要注意,尽量避开这两个部位,吃多可能伤身

1.鱼泡

陈爷爷吃鱼泡出现这种症状并不是巧合,鱼泡作为鱼类的呼吸器官,富含大量的胶原蛋白和蛋白质,适当摄入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身体更好运行。

但同时,鱼泡还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油脂和盐分,中老年人本身代谢吸收较缓慢,一次性摄入太多很有可能造成机体内的胆固醇和油脂堆积,增加消化负担,引发消化不良,继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另外,随着体内胆固醇和脂质含量的飙升,血液会变得粘稠,不利于血液循环,况且,随着鱼泡中盐分的堆积,血液的体积、细胞渗透压会出现异常,继而损伤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狭窄,进一步增加血管和心脏的压力,诱发高血压。

而老年人血压急速升高的主要表现便是头晕、胸闷,所以,陈爷爷之所以出现一系列机体异常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次性摄入鱼泡太多。

中老年人不建议常吃鱼泡,每日的摄入量不要超过3g,以防摄入不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鱼胆

相比于鱼泡,鱼胆才是鱼类身上的「毒器官」,食用后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损伤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神经系统。

这主要是因为鱼胆是由胆盐、氰化物、组胺等物质构成的,其中,当氰化物进入人体后,经由消化吸收后会作用于机体细胞,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继而影响细胞的功能,阻断细胞电子传递,导致身体处于缺氧状态。

而随着细胞内氧的利用率降低,大量细胞会处于缺氧内窒息的状态,继而诱发集体中毒效应,出现头痛、呕吐、口唇发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诱发昏迷或死亡。

另外,组胺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当人体不慎摄入后,会刺激支气管平滑肌,导致平滑肌强烈收缩,很有可能出现支气管痉挛,毛细血管为了应对机体的变化,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扩张,继而引发血压降低,心律失调,外在表现为头晕、心跳加速等症状。

不过,虽然鱼胆中氰化物和组胺的剂量有限,不至于吃一点就中毒,但吃鱼的时候还是尽量避开鱼胆,将中毒的风险降到最低。

注意:中老年人多吃鱼肉,益处大

说完鱼类身上的「有害」部位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鱼类身上对健康有益的部位。

民间有句老话:「吃鱼好,鱼类全身都是宝!」

事实上,鱼身上的营养部位有很多,鱼头、鱼脑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素,可以有效改善细胞组织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大脑神经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以形补形」的功效。

其次,鱼骨头对中老年人益处颇大,由于鱼骨中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和钙质,将其熬制成鱼汤或磨成粉后,有助于补充钙元素、铁元素和与骨胶原蛋白。

鱼骨中的钙元素摄入后很容易被机体吸收,满足老年人钙质高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身体内的钙含量,增加骨骼密度,保证骨骼的硬度,进一步降低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

最后,大众常吃的鱼肉营养元素更是丰富。它属于高蛋白的肉类食品,食用后可以补助人体每日所需的蛋白质。

并且,鱼类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后并不会增加机体的代谢负担,也不会产生血液中胆固醇脂质的堆积,对于胆固醇较高的患者来说,选择鱼肉代替猪肉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鱼肠、鱼籽、鱼眼睛等都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对于中老年人有很大的益处,在日常生活中,控制住摄入量,有助于保证机体的康健,维持大脑的机敏!

多项研究表示:多吃鱼或会降低疾病风险,延长寿命!

关于吃鱼对健康的益处,早在2023年,南非的研究人员就曾在【Nutrients】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得出每天摄入鱼类的量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关系密切。

研究人员通过纳入1442407名参与者,通过针对他们的鱼类摄入量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发现鱼类摄入量与降低致命和非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相关,也就是说,吃鱼少的人患病几率大于吃鱼多的人。

在深入分析鱼类的摄入剂量时,研究人员表示:

「即使摄入少量的鱼,也会降低致命和非致命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具体来说,每天摄入100-150克的鱼,心血管疾病风险会降低16%-28%;每天摄入50克鱼,心血管疾病风险会降低9%。

无独有偶,今年5月,日本学者在【Public Health Nutrition】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通过分析摄入鱼肉后机体的健康变化,猜测经常吃小鱼有助于延长女性寿命。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从日本多所机构的合作队列中选择出了80802名参与者,按照性别划分为34555名男性和46247名女性。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了参与者们摄入小鱼的频率,并在接下来长达9年的时间中,定期进行登记记录,并将其按照吃鱼的不同频率进行小组划分。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不吃小鱼的人来说,每个月摄入1-3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2%;而每周摄入1-2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8%,每周摄入超过3次小鱼的女性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1%。

进一步分析吃鱼频率和癌症的关系时,研究人员同样将不吃小鱼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发现与不吃小鱼的人相比,每月摄入1-3次小鱼的女性癌症死亡风险降低28%,每周摄入1-2次小鱼的女性癌症死亡风险降低29%,每周摄入超过3次小鱼的女性癌症死亡风险降低36%。

不过,有趣的是,该项针对小鱼摄入频率对死亡率和癌症影响的研究仅在女性身上有显著体现,而在男性身上却益处不大。

在考虑到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还容易受到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影响,研究人员还控制了年龄、吸烟喝酒、体重指数等各类指数后进行对比,发现经常吃小鱼的女性死亡率依旧很低。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吃鱼之所以对女性有如此大的益处,但却对男性无影响的机制尚不明切,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来证实小鱼摄入量与全因死亡或特定原因死亡风险之间关联。

医生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应该多摄入一些白肉,保证鱼肉的摄入量达到每天50g左右,对身体健康益处很大!

医生小贴士:小孩吃鱼眼,真的更聪明吗?

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变好,孩子的饮食也更加关注了,不管是饮食还是学习,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这时候,鱼眼就成了一些家长的餐桌选择。

可是,小孩吃鱼眼,真的会变聪明吗?

其实,别看鱼眼小小的,却有着一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这些成分对眼睛健康确有一定益处。

比如说维生素A,它是维持视力的重要营养素,而DHA则有助于视网膜的发育和保护,可是这些益处主要集中在视觉功能的维护上,和提升智力其实没什么关系,所以这种说法我们要理性看待。

参考文献:

1.Nutrients:每天吃一份鱼,心脏病风险或降低28%.2023-11-06.

2.研究发现,鱼这么吃,或延长寿命,大幅降低全因死亡、癌症死亡风险.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