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

2024-04-02健康

近日,微博上的一条热搜#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和深度讨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健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更是让无数家长感到担忧和困惑。

根据最新的多项研究显示,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持续上升,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趋势。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17.4%的受访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8%的受访者出现重度抑郁症状。与以往研究相比,这一比例在短短四年间翻倍,让人不禁感叹社会压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严重。

北大六院精神科医生林红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访谈时提到:一些孩子间歇性不想上学,在家发脾气,甚至出现躯体症状,一到周日晚上,就头疼、眼睛疼、牙疼、脖子疼、脚后跟疼、低烧等,家长总认为,孩子只是意志力薄弱、不听话,甚至装病。林红会开玩笑,「你装一个试试」。还有人觉得,「小孩有什么心理问题,就是惯的、欠揍。」

但在林红看来,「实际上孩子他有很深的痛苦,却完全被成年人的世界忽略了。」

家长可以从两方面识别孩子是否抑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社会功能。」

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社会功能对于其整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业成绩, 是反映其精神健康状态的关键指标。

情绪的稳定与否,以及孩子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和表现,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社交、情感和职业发展。

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社会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精神健康问题。

情绪: 是孩子内心世界的晴雨表,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一个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相反,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精神健康正在受到威胁。

家长应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表情和言语,来察觉这些情绪变化的蛛丝马迹。同时经常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

1.观察情绪变化: 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否出现持续的沮丧、焦虑、易怒等异常情绪。这些情绪状态可能是精神疾病的早期信号。

2.鼓励情感表达: 家长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压抑或忽视他们的感受。通过情感表达,孩子能够释放内心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3.提供情感支持: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给予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通过陪伴、安慰和鼓励,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4.家长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 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因此,家长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社会功能: 是孩子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良好的社会功能意味着孩子能够顺利地与他人交流、合作,并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自信和自尊。

然而,如果孩子出现社交障碍、退缩或攻击性行为等问题,那么这可能是他们精神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社交表现,以及他们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1.观察社交行为: 家长要留意孩子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是否出现退缩、孤僻、攻击性行为等异常表现。这些行为可能表明孩子在社会功能方面存在问题。

2.支持学校生活: 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困难或适应不良的孩子,家长要给予耐心指导和帮助。

3.提供丰富的社交机会: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参加兴趣小组、参加社区活动、邀请同学来家里玩等,让孩子有机会与同龄人建立友谊,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

4.培养兴趣爱好: 家长要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集体活动,增强社交能力。通过与他人互动,孩子能够提升自信心和归属感。

除了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社会功能外,作为家长,我们想要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心灵健康,还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潜在的精神健康问题,同时,请务必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预防与干预: 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要学习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识别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孩子的精神健康问题。

当孩子出现明显的精神健康问题时,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为孩子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 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为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榜样。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时,往往选择避之不及,或是抱有错误的观念和偏见。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心理问题并非洪水猛兽」,「心理问题也并不就等同于精神病」。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摒弃错误的观念,以开放和接纳的态度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学习 ✔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1.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使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相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如失眠、食欲不振等,长期下去可能引发身体疾病。

2.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一个健康的身体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使人能够有足够的能量和精力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身体疾病或不适可能使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

3.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在多个方面存在相互影响。 例如,情绪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如头痛、胃痛等。同时,性格也与身体健康有关,开朗、乐观的性格有助于身体健康,而内向、消极的性格可能增加身体患病的风险。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有同时关注并维护这两个方面的健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