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这是一种由手术导致的常见骨髓炎:医源性骨髓炎

2024-04-01健康

骨髓炎是一种发于骨髓,却又不局限于骨髓的恶性炎症性疾病。是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等)感染骨髓、骨皮质、骨膜等骨骼组成部分后对我们身体局部如各个关节、长骨(胫腓骨)的一种持续性破坏。

早期时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症状,若未经治疗或治疗方式不对,感染就会进一步发展,从骨髓穿透骨质,侵入软组织层,以「骨髓→内骨膜→骨质→外骨膜→韧带→肌肉→皮肤」的过程依次突破或形成暗行窦道,内部脓肿突破皮肤后形成溃口,脓液沿溃口流出,然而这只是中后期。

再进一步发展到后期或晚期时,就会出现患处皮肤变硬发黑、死骨(也就是坏死的骨头)、病理性骨折、关节强直癌变、骨骼畸形等症状。

医学术语解释:

1、窦道:就是脓液在皮肤下面流动,就像地下河一样。

2、溃口:指的是脓液从皮肤中流出的开口,也就是烂开的口子,通常口子周边的肉会腐烂。

3、病理性骨折: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在无外力或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

对于骨髓炎的治疗在西医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又或许是大部分医生接触的现代医学知识有限,以做手术的方式治疗骨髓炎成了主流,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医生一旦确定是骨髓炎后,第一时间会想到先做手术,如清创、刮骨、植骨,甚至是截肢等。

但从医学数据和大家的评价来看,手术治疗方法饱受诟病,倒不是说其不能治,而是奇高的复发率,二次感染的严重性不得不让人三思,以至于很多资历较深的医生一般不会建议手术治疗骨髓炎。

—胫骨骨髓炎手术处理—

因为在现代医学中,由于手术引发的骨髓炎实在太多,便对该类骨髓炎定义了一个专属的名字——医源性骨髓炎。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是一些患者也不知情。医源性骨髓炎属于广义上的创伤性骨髓炎,由于人工假体、内固定架、骨水泥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植入假体削弱了人体正常的防御机制,或在做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

现在的很多骨科手术中,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医务人员的过分依赖而放松无菌操作,彼时的患者在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让致病菌趁虚而入。且复杂大手术的实施,一般会完全打开患处,使患部有机会接触细菌。

在2023年,我院就曾接诊过一位「医源性骨髓炎」患者,该患者的发病部位在膝盖,来院之前在北京某大型医院做了膝关节部分骨头的置换,在置换后不到两个月,膝关节位置开始出现发炎、肿痛、发热的症状,随即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发现效果甚微(这也是医源性骨髓炎的最大缺点,二次手术治疗基本无效),于是出院后开始四处寻医。

在我院中医外科门诊诊断时,其膝关节处已经出现流脓的情况,膝关节内部也已经形成了空腔。

在骨髓炎的治疗上,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存在,尤其是晚期的严重骨髓炎患者,认为截肢就能一劳永逸,而从近代的医学数据来看,并不是,截肢的风险极大,且在一定程度上仍会复发。

事实上,在我们的传统医学里面,对于骨髓炎早有认识,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称之为「骨蚀」,在其病因上也进行了细分:「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里则称之为「附骨痈」「附骨疽」并一直沿用至今。关于附骨疽的记载:「附骨疽者,由当风入骨解,风与热相搏,复遇冷湿,或秋夏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奎遏,附骨成疽;喜著大节解间。」

这里仅说一下中医对于骨髓炎的记载和认识。在骨髓炎的治疗上,听过最多的应该是这八个字「提脓拔毒,去腐生肌」。

我们要知道在骨髓炎中,有一种叫做「血源性骨髓炎」的疾病,占比高达51%,也就是说骨髓炎的感染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换句话说,发病的局部只是一个窗口,这也是为什么手术局部处理复发率高——感染源没有清理干净。

「提脓拔毒」就是将感染源(病原体)从身体各处汇集到这一处溃口位置,一起将其拔除,有效地降低了复发风险或基本不会复发,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去腐生肌」则是以中药来催动、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和再生功能,将腐败(烂)的组织自然去除,避免了直接机械式的手术切除带来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