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中医入门:脉诊的八大要素和三大注意,附【脉诊口诀】

2023-12-06健康

欢迎大家来到今日头条【言身中医】的中医入门专栏!如果你希望自学中医,但又缺乏中医的基础知识,我们强烈建议你从中医入门栏目开始阅读。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知识、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的相关基础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自学中医之路有所帮助。中医之路漫长而精彩,愿【言身中医】的中医入门栏目能一直陪伴着您。

最新版【脉诊】

这是一个清晨的美丽时刻,大自然的魔法笼罩着世界,让人感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在这样的时刻,心灵得以宁静,思绪得以清澈,一切都沐浴在晨光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和神奇。

小王一早就来到谢老师的诊所,等到谢老师有空了, 小王请示老师后,问:"谢老师,我最近在学习中医脉搏诊断,发现脉象的八大要素非常重要。但有时候感觉很难理解和把握。能否请老师给我详细解释一下这八大要素,尤其是脉位和至数?"

谢老师微微一笑,"当然可以, 脉象的八大要素是中医脉诊的核心,你要好好掌握。我们从头开始,首先是脉位。 "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中医的「四诊」是最基本的一个功夫,其中,最「神秘」的当属「切诊」,中医在我们的手腕上把脉就能知道我们得了什么病,身体近况似乎就被看透了。

脉象的第1大要素:脉位

谢老师小心翼翼地示范给小王看。" 脉位,就是脉搏搏动显现的部位的浅深。不同的脉位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身体状况。 "

小王认真地观察着,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敬佩。"谢老师,我懂了!"

脉象的第2大要素:脉数

谢老师微笑着点头,"很好,小王,你已经掌握了脉位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是至数。" 他又示范起来," 脉的至数,就是脉象速度的快慢。 "

小王拿出笔记本,开始记下要点。"谢老师,下面的脉长、脉力、脉宽、流利度、紧张度和均匀度,您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吗?"

脉象的第3大要素:脉长

谢老师点头,"当然,这些要素同样很重要。 脉长指的是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如果脉长过长,可能是实证的表现,如果脉长过短,可能是虚证的表现。 "

脉象的第4大要素:脉力

" 脉力是指脉象的强弱 ," 他的手指轻轻按在桌子上,演示着脉搏的不同力度," 脉力过弱可能是气虚,脉力过强可能是实证。 "

小王专心聆听,"那脉宽呢?"

脉象的第5大要素:脉宽

" 脉宽指的是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也就是手指感觉到脉道的粗细。 " 谢老师解释道,"但要注意,它并不等同于血管的粗细。脉宽可以反映出血液循环的情况。"

脉象的第6大要素:流利度

"流利度是什么意思呢?" 小王好奇地问。

" 流利度是脉的流利通畅程度。 " 谢老师拿起一根银质的笔,在手掌心轻轻地滑动,"如果脉搏流利度差,可能是气滞、痰浊等问题。"

脉象的第7大要素:紧张度

"紧张度是指什么?" 小王继续发问。

" 紧张度是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 " 谢老师的手指轻轻按压在桌面上,"紧张度过高可能是实证,过低可能是虚证。"

脉象的第8大要素:均匀度

"最后一个是均匀度,对吗?" 小王总结道。

"没错, 均匀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也就是脉搏跳动是否有规律。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 " 谢老师解释道,"均匀的脉象通常是健康的表现,而不均匀的脉象可能暗示着疾病。"

小王满脸感激地看着谢老师,"谢老师,您的解释非常清晰,我现在明白了很多。"

脉位

脉位居中,不浮不沉

脉数

脉一息四至或五至

脉长

脉长短适中,不越本位

脉力

不强不弱

脉宽

脉大小适中

流利度

脉流利通畅

紧张度

脉应指有力而不失柔和

均匀度

节律均匀,力度、大小一致

诊脉的三大注意

小王拿出一本笔记本,又问道:"老师,诊脉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谢老师端坐在椅子上,抬头看向窗外逐渐升起的太阳,深思片刻后说道:" 诊脉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内经】记载,清晨是切脉的最佳时机。此时,人体未进食、未活动,内外环境相对安静,气血经脉受到的干扰较少,能更准确地反映身体状况。 "

第一注意,诊脉的时间:【内经】指出清晨是切脉的最佳时间,此时未进食、未活动,人体的内外环境均安静,气血经脉较少受到干扰。

【黄帝内经】的【脉要精微】篇:「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黄帝突然问到岐伯:诊脉的方法是应该怎么样的最好啦?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气,诊察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小王点点头,迅速记录下谢老师的回答。接着,他转而问到第二个问题:"老师,诊脉时受检者应该保持什么样的体位呢?"

谢老师微微一笑,抬手指向房间内的床榻说:" 切脉时,受检者可以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应放平,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腕关节背部要垫上松软的脉枕,手指略弯曲。这样可以使受检者放松,也有利于医生准确感知脉象的变化。 "

第二注意,诊脉的体位。切脉时受检者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应放平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直腕,仰掌,手指略弯曲,要在腕关节背部垫上松软的脉枕。

小王点头称是,认真记录下这一要点。他看着谢老师,又问到:"老师,还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就是在诊脉时,为什么医生要保持平息呢?"

谢老师微笑着解释道:" 平息是指切脉时,医生要保持呼吸自然均匀,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受检者脉搏的至数。这样可以避免因医生自身的呼吸不稳定而影响到脉搏的准确判断。【素问】中有云:‘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这样要求,一方面医生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可以自己的呼吸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可以仔细地辨别脉象。一般每次诊脉每侧不得少于1分钟,两侧以3分钟左右或以上为宜。 "

第三注意,平息。平息是指切脉时医生要保持呼吸自然均匀,并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受检者脉搏的至数。【素问】:「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小王心里暗自庆幸能够有这样一位严谨而亲切的老师。他再次记录下谢老师的解答,并感慨地说:"老师,您的解答真是详细而清晰,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认真践行您教给我的方法。"

谢老师笑眯眯地看着小王,慈祥地说:"好好努力,勤奋学习是中医路上的第一步。记得,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多观察、多实践,你会更加熟练的。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小王站起身,向谢老师行了一个深深的鞠躬,满怀感激地说:"谢谢老师,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教诲。"

谢老师点点头,目送小王离开诊所。他心中暗自欣慰,看到这位学生的努力和认真,感到对中医事业的传承更加有信心。中医之道,如同脉搏般绵长而有力,需要一代一代医者的精湛技艺和责任心来传承。

附【寸口诊脉法解密(原理版)】精华

寸口的位置和分部:寸口脉可以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以腕后高骨(即桡骨茎突)为标志,内侧部位称为关,关前(靠近手腕侧)是寸,关后(靠近肘部侧)是尺。每只手都有寸、关、尺三个部位,所以总共有六个脉点。寸、关、尺三个部位还可以细分为浮、中、沉三种脉象。【难经・十八难】中说:「三部指的是寸、关、尺;九种脉象指的是浮、中、沉。」可以看出,寸口诊脉法中的三个部位和九种脉象名称相同,但实际上有所不同。

寸口脉的诊断原理是因为,寸口脉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太渊,十二经脉的气血都会聚集于此,所以称之为「脉象的要点」;「肺主百脉」,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的气血循环都始于肺、止于肺,所以脏腑的病变都可以在寸口体现出来;其次,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经同属太阴,肺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是后天之源,是气血生化的基础。因此,在寸口可以观察到胃气的强弱,并了解全身脏腑气血的盛衰情况。此外,寸口处正好是桡动脉所在的位置,桡骨茎突处相对固定且浅表,因此寸口诊脉法在实际操作中方便易行,成为理想的诊脉部位。

在关于寸口脉的脏腑分候中寸、关、尺三个部位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文献中存在不同的说法。但是,目前中医临床上通常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原则,即「上竟上」「下竟下」,来划分寸口三部的脏腑分候: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同时也包括胸部以上和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同时也包括膈以下至脐部以上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部以下至足部的疾病。此外,也有一种不区分寸、关、尺,而是根据脉象的浮、中、沉来判断脏腑的方法。例如,左手浮脉代表心,中脉代表肝,沉脉代表肾;右手浮脉代表肺,中脉代表脾,沉脉代表肾(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