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夏季养生重头戏,专家教你如何冬病夏治!

2024-07-09健康
天气也慢慢热起来,资深养生人士口中的「冬病夏治」最佳时期又双叒叕来啦!
等等!什么是「冬病夏治」?为啥逐渐流行起来了?
「冬病夏治」可不是最近才有的养生方法。它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外治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传统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四时变换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养生治病也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疾病,如哮证、喘证、慢性咳嗽、泄泻、体虚感冒等。「夏治」是指在夏季阳气旺盛,冬病有所缓解时,辨证施治,适当地外用一些方药,增强人体抗病、祛邪能力,以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来临时再发作,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三伏贴、三伏天艾灸、三伏天针刺、三伏天拔火罐等。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最受欢迎的两种:三伏贴和三伏灸。
"三伏贴"是一种承袭自数千载中医药文化的独特养生技巧,也是古老天灸疗法的珍贵遗产,完美展现了「冬病夏治」的中医智慧。如今,许多人选择贴敷「三伏贴」作为夏季调理身体的首选。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舒缓心胸、强健脾胃,并激发体内的阳气,调节脏腑功能,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治疗与养生的双重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三伏天」是一年之中自然界阳气最为鼎盛的时刻,人体气血充盈,经络畅通且浅表,此时贴敷「三伏贴」,药物更易通过穴位渗透至体内,借助药物、穴位与经络的协同作用,发挥出最佳的疗效。

请点击输入图片

2024年「三伏贴」时间表
第一贴:伏前加强 —— 7月5日-7月14日
第二贴:初伏 —— 7月15日-7月24日
第三贴:中伏 —— 7月25日-8月3日
第四贴:中伏加强 —— 8月4日-8月13日
第五贴:末伏 —— 8月14日-8月23日
三伏贴注意事项
禁忌范围:感冒发热、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炎症急性期患者不宜使用三伏贴贴敷部位皮肤有损伤、皮炎等情况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贴敷。
皮肤反应: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色素沉淀及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出现刺痒难耐、灼热或明显疼痛感时,应立即停止贴敷,避免抓挠导致皮肤损伤。如有其他不适请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处理。
生活习惯:贴敷后6-8小时内,不建议洗澡。避免直接对着风扇、空调等吹风,以防冷风导致身体受寒。减少在空调房间内久待,确保身体能够得到适当的通风和调节。
在炎热的夏季,人体阳气旺盛,灸火的温热刺激,可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调和阴阳,增强体内的正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生姜作为"三伏灸"中不可或缺的辅料,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它的辛辣味道能够解表散寒,温中暖胃,帮助人们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因寒冷引起的各种不适。同时,生姜还能够润肺止咳,对于风寒感冒、肺寒咳嗽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三伏灸注意事项:
特定部位慎灸:面部、乳头、大血管、孕妇的腹部和腰部区域等部位,应当慎灸;特殊人群慎灸:空腹、过饱、极度疲劳以及对灸法恐惧的患者,应当慎灸;不良反应处理:施灸过量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水疱。一旦出现水疱,只要不破裂,可以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较大,可使用消毒后的细针轻轻刺破,排出水液,并涂抹烫伤油或消炎药膏以促进愈合。及时补充水分:艾灸治疗后,身体会消耗一定的水分,因此建议适当饮水,以补充体液,避免伤津。
三伏贴、三伏灸适宜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以喘累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各种恶性肿瘤导致免疫力低下、需提高免疫功能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不孕等症。疼痛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慢性劳损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老寒腿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亚健康人群:常年易感冒者,身体及四肢怕冷。小儿厌食、遗尿、发育不良。
「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虽好,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阳虚、寒湿、气虚体质的人来说,它就像是寒冬中的炭火,带来温暖与舒适;对于阴虚、血热体质的肿瘤患者而言,使用此方法则可能如同火上浇油,加剧体内的热邪。因此,选择「冬病夏治」作为治疗手段时,必须经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确保疗法与个体体质相匹配。
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多摄入辛燥食物,如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以及新鲜桂圆或荔枝等,以防损伤阴液。夏季气候本就炎热,容易消耗体内的阴液,而辛温香燥的食物会进一步加剧体内的燥热,导致阴液更加耗损。
避免摄入大量寒凉食物。过度食用寒凉食物会损伤中阳,导致脾胃虚弱,甚至损害全身阳气。轻度可能引发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旧疾。
避免摄入过多肥甘滋腻的食物。夏季容易滋生暑湿,湿热之邪容易侵袭人体。摄入过多肥甘滋腻的食物可能导致体内外湿热之邪的合击,给身体带来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