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诚东北对战林彪,半年折兵20万,众议员高呼:杀陈诚

2024-02-05历史

辽沈战役中,47万国民党大军灰飞烟灭,国民党能征善战的将军无一例外不败倒在共产党的旗下。

当时的国民党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术,成熟度似乎都远超解放军,但在解放军面前却是屡战屡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民党落到如此地步呢?

陈诚作为深受蒋介石喜爱的部下,临危受命掌握了此次战役的东北大权,却在战后卧病在床,声称无法再担大任。

最后东北全线溃败,陈诚难逃其责,军界高级官员纷纷高呼:「杀陈诚以谢国人」。

但国民党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否在于这一个「陈诚」呢?国民党军如此强硬的实力,为何屡受大挫呢?

本期视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国军辽沈战役大败解放军的过程,看看陈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此之前,请各位看官长按视频下方点赞按钮,强烈推荐下本视频,谢谢大家。

周恩来评价陈诚:一个踏实苦干的人

陈诚,出生于浙江省青田县,从小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少年时代他的理想就是当个小学老师,平稳地度过一生,于是他就读于师范学校。谁知命运的安排让他阴差阳错考进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此走上了从戎之路。

陈诚为人谦逊、诚恳,在国民党的将领中,他稍显低调,更像是站在幕后的人。同时,他也深受蒋介石的喜爱,公认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蒋介石的同乡。

蒋介石从上台以来,就喜欢玩弄权术,他在用人方面也是偏爱与自己同根同源的浙江人。陈诚祖籍浙江,又是黄埔军校出身,更是对蒋介石的胃口。

民国大佬谭延闿去世前,曾委托蒋介石夫妇为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合适的夫婿,蒋介石立马想到了陈诚。

后来宋美龄认了谭延闿之女谭祥做干女儿后,陈诚就成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干女婿,蒋介石和陈诚的关系在外人看来更是非同一般。

二、服从蒋介石的命令。

陈诚能与性格多疑善变的蒋介石常年共事,而且能坐稳蒋介石身边这把交椅,的确是有能力。

身为蒋介石的副手,陈诚对于蒋介石的决定是完全尊重并且服从的。尽管有时意见相左,但是陈诚还是会默默执行,一旦有任何差错,陈诚都能站出来替蒋介石顶了罪名。

情商很高——这是众人对陈诚的评价,蒋介石能喜爱他也是情理之中。

三、才华出众

陈诚不仅自身性格招人喜欢,他在军事政治上也有不小的贡献,当年围剿红军几乎次次满载而归,抗日战场更是出了不少的力。再到后来国民党大陆情势逆转时期,陈诚赴台整顿,改革币制、规划地方自治、推行土地改革,对台湾的影响不可估量。

陈诚不仅在蒋介石面前是大红人,在军政两界的口碑都评价颇高,就连周恩来总理也直言不讳地说,「蒋氏在战术上是‘拙劣的外行’,而陈诚却是‘一个很坚定的苦干的人’,并且陈诚还是个爱国者。」

国共两方都对陈诚有着不错的印象,这也是他能成为辽沈战役主将的原因,人人都认为他能担得起这个责任,没想到最后却落荒而逃。

陈诚欲扬名东北

1947年7月初,国共两党的战略地位发生了两级反转,解放军反守为攻,国民党军的围攻计划已经对解放区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了。

蒋介石此前对于这次作战信心满满,预期在三个月或者五个月内,就能将共产党的兵力消灭。他不顾东北地区解放军的力量在不断增长的事实,固执地认为国军可以取得胜利,硬着头皮猛攻,最终使国民党军损失严重。

此时,国共双方的兵力已经从原来的三比一变成了几乎一比一,国民党损失的兵力高达上百万人。

东北战场的失利,让蒋介石成了南京的笑柄。

此时的陈诚申请到东北战场上指挥作战,这也让蒋介石看到了转机,相信他能成为这场战役的关键性人物。

陈诚之所以请缨上阵,是因为此前在掌管国民党军内的钱粮拨付的任务时,由于自己的私心,引起了其他将领以及蒋介石的不满。

陈诚并非一心为蒋出力,他包藏祸心,在人事安排上大动手脚,试图建立自己的裙带关系。虽然蒋介石偏爱陈诚,但这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最终蒋介石还是按捺不住,将陈诚从总参的位置上拽了下来。

被蒋介石重用多年,突然被拉下神坛,陈诚的心中也怒不可遏,但他却不敢表现出来。直到碰上这次战役东北战场的失利,他觉得自己看到了重新上位的机会,只要顺利扭转战局就可以令他扬名东北,重新获得威信。

当时国民党强大的军力也让陈诚产生了错觉,他简单的以为东北战场的失利是因为熊式辉和杜聿明的无能,自己此次前去一定可以扭转乾坤。

陈诚之所以信心满满,也是因为东北的军队,有不少都是他之前的心腹,在陈诚心里是难得的精锐部队。

但他从未和解放军的林彪将军交过手,并不知道这位能被蒋介石称之为「战争魔鬼」的将军的厉害之处。

陈诚重新规划了兵力,扩编了四个正规军,使总兵力达到了55万人,在人数上取得重大优势。但是这时的林彪也做足了准备,他麾下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加起来已经达到了52万人,并不逊色于国军。

虽然陈诚对东北战局做了认真的调整,但事实上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比起林彪,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手握55万兵力,一动手就被林彪的主力打得披盔戴甲。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陈诚手下就损失了6.5万兵力。

在对付陈诚的战役中,林彪将军始终占据主动权,优势尽显,陈诚终于坐不住了,向南京发去求救。

后来蒋介石亲自下令,让华北地区的傅作义赶紧支援东北,但作战仍然不顺利,最后国军全部躲在各大城池中只守不攻。林彪见状觉得无仗可打,便下令收了兵。

短短五十天就损失近七万兵力,当时的沈阳上下都在讽刺陈诚,这让陈诚恼羞成怒。在林彪退兵后,他下令再一次发起猛攻。

他以为共产党军退兵休整,可以让他钻一个空子。但没想到林彪将军正想看这个结果,在国军出动后,林彪便按照原计划,顺利地吃掉了陈诚的一个师。

被陈诚提拔上任的陈林,立功心切,只带了三天的军粮便于解放军开战,没想到两天过后,被民主联军死死包围,他向陈诚发去求助,陈诚却对突发事件完全没有主意,他身边的官员也不愿意帮忙,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陈诚推卸战责假病在床

陈诚上任半年,自己扬名东北的美梦不仅破碎了,还让林彪取得了空前的胜利,被灭主力15万人,被占城市17座。

一气之下,他竟然胃病发作,卧病不起。蒋介石得到消息无法平复怒气,直接赶到了沈阳追究陈诚的战败责任。

会议上,陈诚却把责任直接推给了自己的部下,声称是作战时新6军对新5军见死不救,才导致惨败。

陈诚本想把锅甩给手下的军长,但当时负责新6军的廖耀湘年轻气盛,容忍不了陈诚想让他背锅的行为,当即便和陈诚理论起来,表示从未得到支援新5军的命令。

于是戏剧的一幕在眼前发生了,战事会议上,将领们居然因为互相推卸责任而争吵了起来。

最后陈诚实在理亏无法辩驳,于是向蒋介石请罪说,「确实是我的责任,战斗失败完全是因为我指挥错误,请总裁严办。」但是蒋介石只是说了句:「等战争过后再评功过」就离开了。

这句不轻不重的话,并未对陈诚造成什么影响。

但此事过后,陈诚在将领们面前信誓旦旦的说,「我一定会和沈阳共进退,如果林彪攻到了沈阳,我就自尽于沈阳,和沈阳共存亡。」

然而事实上,陈诚早已在计划离开。

东北的局面已经无法扭转了,本想扬名东北的陈诚在国内已无立足之地,战争的失利他的责任无法推脱,众将都看在眼里,甚至高呼「一定要陈诚以死谢罪!」

显然,东北的烂摊子陈诚也没有能力收拾,为了顺利甩锅,陈诚的夫人谭祥也开始在宋美龄面前「吹风」,果然还是偏爱「自家人」,最后蒋介石将陈诚调离了东北。

看到陈诚顺利脱身,许多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郑重要求处置陈诚,追究其责任。然而蒋介石重用他多年,最终还是下不了狠心,多次斟酌下只是拿走了他的军权。

军界对于这个处置结果显然不满意,但陈诚也并不敢站出来直面舆论。在卸下军权一个多月后,他就迅速地逃离了南京去了上海。

当初发誓要和沈阳共进退的陈诚,此刻却称病躲在了上海联勤总部的陆军医院。

全国上下仍然是要杀陈诚的呼声,蒋介石也开始后悔自己任用了陈诚,但是他最终也没有下令杀陈诚,这也让国民党军的将领们感到心寒。

东北一丢,大势已去,此刻解放军才刚刚成长起来,然而国民党军军心动摇,退无可退,这也注定蒋介石在大陆待不了多久。

但陈诚依然是蒋介石的心腹,蒋介石不仅没有究责,反而更加倚重他。眼看南京也守不住了,于是蒋介石早早的就安排陈诚前往台湾,开始为蒋家铺路。

辽沈战役的失败,陈诚自是脱不了干系,但是国民党被歼灭是历史必然,如果没有陈诚的错误指挥,国民党军或许可以推迟一点灭亡的命运。

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作为国军的最高统帅,没有及时抓住战争的重点,让解放军取得了先机。在解放军已经开始行动时,蒋介石还在因为意见不合,和将领们制定计划。

然而陈诚的错误指挥,追根溯源也是蒋介石的失职。一个没有多大军事才能的人,居然靠着裙带关系手握重权,在作战失败引起众怒后,蒋介石却用私心保下了他,许多有能力的军事人才反而没有得到重用,这已经让失败的种子慢慢开始扎根。

国共两党的战争到最后,许多国军士兵已经不愿意再向同胞开枪了,甚至很多士兵手里的枪都是一弹未发。

民之所向,注定了解放军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当之无愧的。反观蒋介石的溃败,并不是偶然。「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国民党军的惨败并不可惜,可惜的是,跟在蒋介石身边真正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