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东法兰克王国崛起:876年安德纳赫战役,如何揭秘秃头查理的野心

2024-01-31历史

东法兰克的政治时局与内部实力博弈

870 年, 秃头查理和日耳曼路易 签订【墨尔森条约】(Treaty of Meerssen),共同瓜分了 洛塔尔二世的王国

【墨尔森条约】规定洛塔林吉亚王国以 默兹河、乌尔特河(Ourthe)、摩泽尔河、马恩河(The Marne)、索恩河(The Saone)以及汝拉山脉(Jura Mountains) 为界,西部归秃头查理统治,东部地区归日耳曼路易统治。

霍普对【墨尔森条约】下两位国王各自对洛塔林吉亚的政策做了比较研究,他认为 秃头查理 洛塔林吉亚的王国传统 更为重视,秃头查理常在文书中用「regnum」来强调洛塔林吉亚在王国中的地位。

日耳曼路易 则更多 把洛塔林吉亚视作他王国中的一个公国 ,并不重视洛塔林吉亚曾经是一个王国的历史事实。

尽管 880 年东西法兰克王国又重新在边境问题上签订了【里贝蒙特条约】,但【墨尔森条约】实际生效时间仍持续到了 896 年, 这使得洛塔林吉亚王国的政治东西分裂

默兹河流域归西法兰克王国,摩泽尔河和莱茵河下游地区则归东法兰克王国, 【墨尔森条约】塑造了 9 世纪末洛塔林吉亚王国的政治格局。

【墨尔森条约】形成的这种政治局面并不是永久的,原本居于东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之间的洛塔林吉亚王国被瓜分消失,秃头查理和日耳曼路易的 国土间的中立区 荡然无存。

双方关系 从合作急遽恶化为冷战 ,也是从此开始,洛塔林吉亚王国的政治发生了巨变。

值得关注的是 876 年发生的安德纳赫战役,该年秃头查理调集大军不断向日耳曼路易出言挑衅,扬言其大军的战马可以喝干莱茵河的水。

日耳曼路易稍加震慑便让秃头查理退缩不前, 但八月末日耳曼路易去世 ,秃头查理闻兄死讯后陷入狂喜,趁东法兰克王国分裂之际向其大举进攻。

秃头查理的战略意图是从小路易(Louis the Yuang)手中 夺取洛塔林吉亚王国的东半部分 ,可能还包括东法兰克王国在莱茵河西岸的美因茨(Mainz)、沃姆斯(Worms)和斯派尔地区(Speyer)。

对于此事, 【富尔达年代记】、【圣伯丁年代记】和【勒斋诺编年史】 均有记载。

有三位洛塔林吉亚贵族卷入了安德纳赫战役,他们是列日主教弗兰考(Franco)、伯爵雷吉纳(Reginar)和科隆大主教威利伯特(Willibert)。

列日主教弗兰考出现在【圣伯丁年代记】中: 在获悉这些讯息后 (指小路易在安德纳赫城寨一事) ,查理便令 希尔杜因(Hilduin)住持 弗兰考主教 二人,护送再次有孕的皇后利琪蒂丝前往赫斯塔尔(Herstal)。

赫斯塔尔在 默兹河中下游流域,在洛塔林吉亚西北部 ,离西法兰克王国很近。

列日主教区在【墨尔森条约】中被划给了秃头查理,此时的弗兰考主教是秃头查理的封臣,让弗兰考护送皇后则体现了秃头查理对弗兰考忠诚的信任。

雷吉纳伯爵是唯一一个三部史书均记载的贵族。

此伯爵雷吉纳并非911年投奔憨直者查理的那位公爵雷吉纳,这位雷吉纳是后者的家族祖先,在安德纳赫战役前也是埃希特纳赫修道院(The Abbey of Echternach)的住持。

【圣伯丁年代记】简单地交代了 伯爵雷吉纳和伯爵杰罗姆 (Jerome)阵亡,【勒斋诺编年史】则明确记载: 战斗开始后,雷吉纳伯爵,挥舞着王家旗帜,在首轮冲锋中阵亡

【富尔达年代记】记载: 东、西两翼的东法兰克人作战极为勇猛,斩杀了查理大军的帅旗擎旗官,迫使查理其他兵马落荒而逃。

综合几个史料可知, 伯爵雷吉纳是秃头查理大军的前锋与擎旗官 ,被委以如此重任,可见秃头查理对这位洛塔林吉亚伯爵也极为信任,伯爵雷吉纳在阵亡前一直高举帅旗维系大军的士气,他阵亡后,查理大军当即溃逃。

科隆大主教威利伯特 是三位洛塔林吉亚权贵中唯一支持小路易者。

在威利伯特之前,东法兰克王国和洛塔林吉亚王国的大量教俗贵族已经企图和秃头查理进行接触。

根据记载,秃头查理得知兄长日耳曼路易龙驭宾天后先是 向路易王国的各个地区派遣大量使臣进行威逼利诱 ,自己则直赴洛塔林吉亚王国的政治中心亚琛,再前往科隆,行军途中查理大肆烧杀抢掠。

秃头查理到科隆后扎下大营,小路易随后渡过莱茵河占领安德纳赫城寨,两方开始对峙, 查理假意和小路易和谈却趁夜突袭小路易城寨

科隆大主教威利伯特敏感地察觉到查理这一阴谋计划,当其他人纷纷缴械投降时,自己却勇敢地与查理会面,竭力地恳求其 万万不可对自己正在寻求和平的侄儿做出这般血腥行径

当实在无法令查理回心转意之时,威利伯特便派遣麾下一位名为 哈特威格 的教士,抄近路前往路易处,告诫其万万不可落入为其专门设置的伏击陷阱之中并禀报了查理本人业已抵达的讯息。

根据【富尔达年代记】记载, 威利伯特的密报 对安德纳赫战役至关重要,是夜,小路易处于极度的险境之中,他当时带来城寨中的军队 大部分都外出觅粮,留在城寨的只有少量军队

但万幸的是小路易获悉密报后不仅有充足时间让自己和麾下贵族精锐有时间穿盔戴甲,还让部下士兵 穿白衣来分辨敌我 ,甚至在交战记载中还能看出小路易进行了 周密的战术布置

他将萨克森人布置在最前线,将 东法兰克人 作为主力布置在东、西两翼,在战斗开始萨克森人便望风而靡,而两翼的东法兰克人却越战越勇,士气高昂丝毫不受萨克森人溃逃的影响。

而查理大军则相反,雷吉纳伯爵倒下后他们都丧胆失魄

倘若那晚威利伯特未察觉到暴雨将至,未能向主君及时报信,那么安德纳赫战役的结果可能会 乾坤倒转 ,洛塔林吉亚王国的未来走向也会发生重大改变。

洛塔林吉亚贵族在安德纳赫战役中的角色

安德纳赫战役是洛塔尔二世去世后东、西法兰克王国围绕洛塔林吉亚王国展开的 拔河政治竞争 第一次白热化, 大大提升了东法兰克王国的声威

该战役中西法兰克王国许多贵族被小路易俘虏,从而和小路易建立了关系,其中圣德尼修道院(The Abbey of Saint-Denis)住持古兹林就曾同小路易和王后一起进餐,相谈甚欢,在 9 世纪 80 年代古兹林和巴黎伯爵康拉德(Conrad)公开支持东法兰克王国。

在 9 世纪末至 11 世纪初, 洛塔林吉亚地区始终处在拔河政治的中心 ,仍多次遭受兵灾,但安德纳赫战役和之后洛塔林吉亚遭受的数次战祸存在鲜明区别。

安德纳赫战役虽不乏洛塔林吉亚权贵的参与,但战争的责任全在 秃头查理个人野心 ,他们都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仍然服膺【墨尔森条约】。

但在其后发生的战祸中,洛塔林吉亚权贵不再忠君 ,转而成为在东、西法兰克王国间 挑拨离间、煽动祸乱的佞臣、变节者

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兹温提巴尔德的统治,认为正是兹温提巴尔德统治政策的威胁使得洛塔林吉亚权贵团结为一个政治集团,觉醒了后者在政治上的 自我意识

安德纳赫战役是查理大帝诸孙时代的最后一场大战,在日耳曼路易生前这场大战便一触即发,否则秃头查理岂能在八月闻知路易死讯便能于十月将五万兵马扎营于科隆,在这以后任何国王皆无能力再发动如此浩大的战争。

从时间角度看,这种变化归根结底也是因为 加洛林王朝统治者更迭频繁 引起的,876 年的安德纳赫战役发生之际,加洛林王室人丁尚旺,仅有日耳曼路易新近去世。

此后十年间加洛林王朝的统治者接连身陨,以至于 884 年王朝的 合法继承人仅剩下胖子查理 ,统治者的死亡必然带来许多连锁效应,例如维京人的侵略和邻国君主的入侵甚至是贵族叛乱,导致了贵族权力在地方的壮大,同样也影响着洛塔林吉亚区域权力的发展。

最后,从史实来看, 安德纳赫战役中的贵族们为了向加洛林宫廷表忠心而肝脑涂地,表明此时的加洛林王朝仍然具有很强的统治力 ,与十年后不可同日而语,这与国王个人的性格、才能等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