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授衔时,开国中将黄火星笑着说道:只有我享受到了这个荣誉

2024-06-02历史

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首次授衔仪式,千余名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为共和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将成为了开国将帅,这是解放军开始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里程碑。

围绕这次载入共和国史册的重大事件,也发生了许多故事。这其中有人主动申请降级,也有人发牢骚争衔。

在授衔现场,开国中将黄火星意外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人物。周总理让军乐团再次奏乐,单独为他授衔。

黄火星享受到了连元帅都没有的待遇。这个小插曲为严肃的授衔仪式增添了一些趣味。

享受到一项特殊的荣誉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海陆空等各兵种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因为没有实行军衔制度,给各兵种之间的协调带来了不便。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在与友军配合作战,或者与敌军谈判时,也因为没有相应的军衔,经常造成误会。因此,加快军衔评定工作就提上了中央的工作日程。

1954年初,全军高级干部会议闭幕,明确了解放军实施军衔制、干部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等重大举措。随后成立了以总参谋长聂荣臻为主任的军衔实施委员会。

1955年2月8日,一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我国军官设立4等14级军衔。

评衔的标准和细节都随之拟定出来了,但是要将名单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头上面,其实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任务。

落实名单的工作由彭德怀和 罗荣桓 负责,各军区、各兵种先讨论出初步名单,再由军委对名单进行审核,经过几轮意见征求后,中央军委将最终授衔方案向毛主席进行汇报。

毛主席看到名单的第一行就是将自己评为「大元帅」军衔,当即说道: 「我不当大元帅!穿上大元帅制服不仅不舒服,到群众中去讲话也不方便。」

在场的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人本来也在元帅的名单之列,见状也纷纷表示 「不要评了」。

毛主席以身作则,其他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原军队领导人大多数也不再参与评衔。

授衔名单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领导都能够接受组织评定的军衔,一些将领还主动要求降军衔。徐向前、 罗荣桓 和叶剑英都向毛主席写信,恳请中央不要授予他们元帅军衔。

众所周知,粟裕的战功很大,论资历、论才能,他都可以领元帅衔。可是当粟裕得知自己在元帅名单之中时,找到周总理坚决请求辞帅,并表示自己 「就低不就高」。

毛主席听后十分感慨,认为粟裕 「二让司令,一让元帅,实在难得!」 最终他拍板让粟裕评为「第一大将」。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大将军衔时,竟然寝食难安,连夜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降衔申请书」,恳请改授他为上将军衔。

毛主席非常感动,他不仅没有同意许光达的申请,还在会议中称赞许光达是 「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

当然,授衔这么浩大的工程,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既然有人高风亮节让衔,就有人心怀不平争衔。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等人就为被评为少将发牢骚,认为自己应该评为中将。

毛主席得知后,幽默地说道: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酝酿,首次评衔工作结束,最终确认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175名中将和798名少将的开国将帅名单。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内热闹非凡。我军历史上首次授衔仪式即将举行,当时在北京的307名开国元勋将在这里被授予相应的军衔证书和勋章。

上午举行的是元帅授衔仪式。当时林彪、刘伯承和叶剑英等三人因在外地无法回京。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毛主席亲自给朱德、彭德怀等七位元帅授衔。

元帅们齐刷刷地向毛主席敬礼。毛主席将证书和勋章一一发给他们,场面十分壮观和热烈。

当天下午,由周总理给将军们授衔。因为将军人数较多,为了提高效率。周总理让中将们7-10人一组,少将们15人一组上台。

周总理对大将和上将都比较熟悉,授衔的进度比较顺利。很快大将和上将们都完成了授衔仪式退场了。

可是等中将们领完证书时,问题出来了。按理说,此时应是最后一批中将退场,该第一拔少将上场了。可周总理抬头一看,黄火星一个人仍然孤零零地站在台下。黄火星在中将中排名第63位,他早就应该授完衔了呀!

周总理满脸疑惑地问道: 「你为什么还没走啊?」

黄火星回答道: 「总理,名单上有我的名字,可是主持人一直没有叫我上台。」

周总理比较诧异,连忙让工作人员核实情况。经过了解,原来是主持人在念名单时将「黄火星」念成了「黄火青」,导致了黄火星尴尬地在台下等待了许久。

面对这个意外事件,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周总理微微一笑,挥手让军乐团奏响音乐,然后亲自在话筒前面喊话: 「请黄火星同志上台接受授衔!」

在全场1000多名领导和将帅的注目下。黄火星大步流星走到总理面前,庄严地敬礼。当他从周总理手中接过军衔证书和勋章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当天晚上,周总理在怀仁堂后面的草坪上为首次授衔仪式举行了庆功酒会。开国将帅们身着崭新、笔挺的将帅服,兴致十分高昂。

黄火星授衔的事情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有人调侃道: 「黄火星比元帅还牛,竟然让总理单独为你授衔!」

黄火星开心地笑道: 「看来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到了这个特殊的荣誉,真是幸运啊!」

黄火星授衔时发生的这个意外插曲成了整个仪式中的一桩趣谈。

从陶瓷工人到开国中将

黄火星中将为人憨厚低调,在众多熠熠生辉的将星中,确实不算耀眼。但其实他也是我军的一员猛将,他戎马一生,经历堪称传奇。

黄火星原姓陈,他的身世极为悲惨。因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父母带着他和弟弟从河南老家逃荒到江西景德镇谋生。

一家人立根未稳,母亲就不幸病故。父亲只得将黄火星卖给景德镇一个叫黄聚发的小瓷厂老板做养子,以换取安葬费用。

父亲带着弟弟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讯。7岁的黄火星就经历了「卖身葬母,骨肉分离」的人间惨剧。

1930年7月,红军来到了景德镇,21岁的瓷厂工人黄火星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主动参加了游击队,走向了革命道路。

黄火星在革命队伍中如鱼得水,成长很快。

1933年,黄火星担任了红11军31师95团政委。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黄火星任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奉命留在闽西南进行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从资历上来说,黄火星是完全有资格评为中将的。

黄火星在战斗中也是十分勇猛,他每次都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大家称他为「猛子政委」。黄火星的高光时刻就是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成功地率领队伍突围。

1941年1月初,叶挺、项英率领9000余名新四军北上,行进到泾县时遭到敌军的拦截,战斗立即打响。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等领导遇害。大部分新四军将士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而牺牲。

而黄火星作为新四军新编第二支队的政委,成功地带领支队2000余人突围。

黄火星率领部队急行军,一路昼伏夜出,过关斩将,突破了敌人14道封锁线。黄火星在战斗中腿部中弹负伤,差点被截肢,弹片直到解放后才取出来。

在队伍路过繁昌县时,黄火星和部分战士化装成敌军,来到当地的乡公所索要补给。乡长不知是计,连忙组织人员生火做饭,将各种物资送给我军。

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黄火星带领队伍抵达安徽无为,他协助曾希圣整合、收拢部队,组成了新四军第7师。黄火星担任师政治部主任。

在解放战争中,黄火星出任华野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第25军政委等职,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福建战役,一路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被评为「华中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

厦门解放后,黄火星担任厦门市军管会副主任,协助叶飞建立人民政权、恢复社会秩序。经过大力整顿,取得显著成效,厦门各方面工作在短时间内基本上走上了正轨。

1955年5月,黄火星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后,奉命筹建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当时有人提出照搬苏联的经验就行了,黄火星坚持要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办案,加强监督。

授衔仪式结束后不久,黄火星被第一届人大常委会正式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在新的岗位上,黄火星除了在工作方面呕心沥血,尽心尽力以外。他在生活方面严于律己、勤俭朴素的品德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火星在江西还有堂兄弟等亲戚,但他两次去南昌出差都「过家门而不入」,没有抽时间去探望。

黄火星的6个小孩平时穿的都是打满补丁的衣服,家属从来没有坐过他的专车。组织上安排他去北戴河疗养,直到黄火星去世他都一次没有去过。面对别人的不解,黄火星解释道: 「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不能不知足啊!」

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国庆十周年庆典,领导人齐聚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仪式。

就在检阅即将开始时,上将杨勇将军服上的一颗钮扣突然掉了,当时有众多媒体记者在拍照,杨勇有些尴尬。

只见黄火星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将杨勇拉到旁边,然后从自己的兜里拿出针线包,迅速地帮杨勇缝好了扣子,其手法毫不逊色于熟练的家庭主妇。

在场的领导人都对黄火星敬佩不已,也只有黄火星能做到带着针线包上了天安门。

由于黄火星身兼多职,工作过于劳累,他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身体也日益消瘦。

1970年8月,黄火星被北京医院确诊为结肠癌晩期。周总理得知消息后十分重视,要求成立医疗小组进行治疗。

黄火星在病中仍然坚强乐观,他一再表示: 「我还可以为党工作10年。」

然而病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971年4 月27日,年仅62岁的黄火星病逝。

周总理高度评价了黄火星的一生,称赞他一贯忠于党,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黄火星与黄火青的关系

在开国将帅的授衔仪式上,主持人闹出「乌龙「,将黄火星念成了「黄火青」,其实也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因为我军还真有一位叫做「黄火青」的领导人。

黄火青比黄火星年长八岁,早五年入党,可以说比黄火星的资历还要老。

也有人猜测,这两人名字只差最后一个字,是否是兄弟俩呢?其实这两人没有一点血缘关系。黄火星本是陈姓,生父是河南的,养父是江西的。而黄火青则是湖北省枣阳县人。

黄火青受过良好的教育,当过老师,参加革命后,又被组织送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政治。

1930年4月,黄火青回国担任红14军1团的政委兼参谋长。后来先后出任过延安军政学院副院长,中央党校秘书长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黄火青任热河省委书记兼热河军区政委。虽然黄火青没有像黄火星那样在前线浴血奋战过,但他同样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49年初天津解放到1958年6月,黄火青一直在天津任职,后来担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市长。黄火青在军队里最高担任过红九军团的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西征。

按理说,黄火青有资格在授衔时被评为上将。但是因为他早已退出军籍,从事地方工作,所以没有参加首次军衔的评定。不过被主持人误叫上台领衔,也算是在无意中过了一把开国将帅的「瘾」。

巧合的是,和黄火星一样,黄火青后来也是从事检察方面的领导工作。

1978年3月,黄火青离开了主政长达20年之久的辽宁省,回到北京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重建了停滞近十年之久的检察系统。并亲自担任「两案」特别检察厅厅长。

黄火青离休后,当选为中顾委常务委员,官至副国级。黄火青的身体要比黄火星好得多,他于1999年去世,享年98岁。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如今距离1955年授衔已经过去67年了,当年的近千名开国将帅大多数已经去世,仍然在世的只剩下五位开国少将了。而新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火星当年在授衔仪式上的美丽误会仍然流传至今。我们在谈论这些有趣的故事时,不应忘记花絮背后,无数的革命先烈和开国元勋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

赵劲,【共和国首次大授衔的故事】,党史文苑,2022年9期;

【开国中将黄火星】,抚州市广播电视台,2021年7月18日;

【黄火青: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202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