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军后期第一名将出马打粟裕,已找对克制之策,为何还打不过

2024-04-06历史
一、杜聿明水平究几何
什么叫名将呢?能打、多智、善应变等等都是名将的基本特质,但仅这些显然不全。
在笔者看来,名将要具备两条线。
一是下线。就是具备全面、扎实的军事理论思维和厚实的军事素养,即熟谙军事指挥、兵力调度、兵种配合使用、作战与后勤的配合,准确并充分地掌握部队、熟悉部队,找准并发挥好自己的军事体系定位,完美实现与上位者和下位者的配合和互动。
如果没有这条下线,临场指挥将会漏洞百出,处处受制。换言之,下线是名将的底线,没有这条底线绝对成不了名将。
二是上线。就是对战争的理解和认知要超出常人,准确把握战争走向、变量,准确把握敌军特点并能及时调整己方策略,实现对敌军的克制。并能根据战争走势及时拿出管用有效的针对性策略,尤其是局面陷入僵持时能拿出奇峰突出、超出一般战争认知的作战方案。
这是很高的要求,万中无一。
下线是上线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功底和充足的经验,达不到上线。下线扎实而上线缺乏尚可成为合格可用之将,只有下线而突破不了自身能力限制,达不到上线,就无法臻于名将之流。
从这两条线出发观察国共双方名将,我军名将自不待言,彭林粟徐刘,韩杨陈黄叶等。国军呢?为什么要把杜聿明抬那么高,真能称得上后期第一名将吗?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一期之中较有名者如关麟征(黄埔大哥)、王叔铭(空军司令)、桂永清(海军司令)、胡宗南、刘戡(西北首将)、郑洞国(远征军重要将领)、宋希濂(十四兵团司令)、李默庵(周恩来口中的能文能武)、贺衷寒(一期三杰之一)等等。
军事方面水平较高的,关麟征算一个,余下就要数得上杜聿明了。杜聿明在抗战中大放异彩,昆仑关之战击溃日军,毙倭人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第五军能够成为国军最精锐之五大主力,与杜聿明的经营不无关系。
国军后期较有能力的方面之将,以杜聿明、郑洞国、王耀武、傅作义、白崇禧等为主,若论辈份、级别、成就,白崇禧或在杜聿明之上,中野在大别山吃大亏,小诸葛的作用不可小觑。但若从进步速度、指挥作战、编练军队以及军中声望、蒋氏信任等层面综合判断,杜聿明似乎又有多处胜过白崇禧,抗战胜利之初,蒋介石就让杜聿明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一度在兵力略胜的情况下把101打得招架不住,这份功力,我们应客观承认。说他是后期第一名将,也并不过分。
到了1948年夏秋,当国军在山东战场节节败退,徐州骤然间面临极大压力之际,蒋介石几乎要把徐州「剿总」司令长官的位子交给杜氏,这可绝非一个「嫡系」所能解释得了的,毕竟危急关头,老头子还是能分得清谁可大用。
那么杜聿明在徐州拿出什么过人之策,到底对不对症呢?
二、杜聿明两策切中要害
观察国共双方在淮海战役的得失,有三套基本资料可供基本评判,尤其推荐各位军迷看的是第二套。
一是大陆官方出版的【淮海战役史料汇编】。
二是杜聿明对淮海战役的概要回忆,此文系杜聿明被特赦后撰写,载于全国政协编纂的回忆录集【淮海战役亲历记】。
三是国民党方面逃台后编纂的【戡乱战史】。
为什么推荐第二套呢?首先是篇幅的问题,一、三代表双方的官方意志,最为权威,最为详细,分别说明了各自决策的过程和各种材料,但卷帙过于浩繁,非研究战史者没必要看,一时半会儿很难提炼出准确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套相对简明,是当事人的直接回忆,虽然杜聿明等国军高级将领难免受特赦后的政治环境限制,不情愿地说一些赞扬我军战略战术、批评国军各种失误的话,但总体来说勾勒出国民党高层的决策经过,以及杜聿明本人对战争的直接评判和指挥过程,参考价值还是相当高的。
政治有一万种解释,而战争只有一种真相,那就是胜败。
所以,笔者认为杜氏关于军事的回忆是可靠的、具有借鉴意义的。
多说一句,我们分析历史,还原情境,甚至提出各种假设,也是为了找出一定规律,鉴往事,知来路嘛。请大家轻易勿喷。
1948年6月,蒋介石任命杜聿明为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
上任之后,尤其是济南战役之后,杜聿明对解放军的战略战术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应对之策。我们先看看具体是什么,再讨论对不对、有用还是没用。
战略层面,杜聿明提出反攻山东之策,即将徐州「剿总」的兵力编为四个野战机动兵团,趁华野在鲁西南整补之际,以奇袭之法包围歼灭华野一部,击破华野的攻势,收复泰安、济南。以华中「剿总」兵力钳制中野,使其无法与华野合流。
战术层面,全面放弃以前的打法,不再以固守或夺取大城市、要点、堡垒为目标和指导,除了郑州、徐州等铁路要点保持掌握(必要时也可以放弃),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对共军实施突击,消灭共军有力量。
这两个想法都是杜聿明的回忆录中所载。我们各自分析之。
战略层面是对的,也具有可行性。较可取的是集中使用兵力打歼灭战,这与粟裕的用兵之法趋于近似。国军大兵团集中起来,其力量是相当可观的,邱清泉二兵团与中野、华野大战数年,两大野战军始终不能奈何。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那么强,为何孟良崮战役三个兵团级单位围不住华野主力?又问,为何豫东战役两个兵团紧密配合,还被华野各个歼灭?
杜聿明真的能反攻得成山东吗?能不能另说,但杜聿明提出的办法是最合适的。孟良崮、豫东战役战败,不是败在兵团机动作战不对,而是没有良将居中调度,孟良崮战役国军三个攻击集团是各自为战,豫东战役则是徐州陆军指挥部直接指挥,不像粟裕以方面军统帅的身份直接指挥那么灵活方便和统一。
如果杜聿明也和粟裕采取同样的战略,会是什么情况呢?说不准,但至少不会是淮海战役一边倒的情况。黄百韬兵团启动之初,就是单打独斗,和东边的九绥区李延年没有任何互动,和西边徐州侧翼的李弥兵团也没有互相掩护配合。
战术层面呢?我想不用分析了吧,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敢于放弃大城市和重要据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不就是我军的打法吗?毫无疑问也是对的。杜聿明是国军中的智者,脑筋转得非常快,认识到以往国军战法出现根本性错误,抛开政治成见,全面认同并准备采取解放军的拿手战法。
以杜聿明娴熟的指挥才能和扎实的军事知识,给予一定时间,手把手地调教国民党军,使之全面倒向解放军战略战术,至少不会败得太惨吧!
相近的战例,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朝鲜战争。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基本上是压着美军打的,但四次战役以后,基本上美军能招架得了志愿军的攻击。五次战役之后摸清志愿军战术特点,改以磁性战术,把志愿军缠的很是头疼。而到战争末期,韩军在美军直接指挥下,对志愿军的战术特点也越来越适应,打得居然也有声有色,志愿军基本上找不到整师整师歼灭韩军的机会了。
美军的调整能力和军事理论体系远远强于国民党军,所以能在极短时间内学习了解志愿军,在战略战术上不断抹平差距。国民党军则不同,其政治体系、军事体系带有很大缺陷,尤其不愿承认解放军军事思想的强大,仍以土、匪目之,而不愿向对手学习。
杜聿明之不容于国军体系,在徐州「剿总」上受制于刘峙,下受制于邱李,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三、蒋介石弄懵杜聿明
杜聿明提出的两条策略,乍一看也不过如此,只不过师敌长技以制敌嘛!杜的做法虽说有些被动,但只要走上正确道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战争胜负,一靠实力,二靠临场发挥,规律性的东西是最简单的。就像几学中的两点成直线公理,看似简单,谁都能掌握,许多复杂的几何规则、定理都是从这一最基本的公理得出。那为什么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学得差?公理叠加的多了,乱花迷人眼,反而忽视了最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
杜聿明找出克制粟裕的办法策略,遗憾的是这两条都没有执行。蒋介石仍然按他的老一套指挥战争。
杜聿明刚准备展开反攻山东作战计划,蒋介石便把他匆匆调到东北战场,要他到葫芦岛当前进指挥部司令,指挥东北「剿总」部队向关内退却。为何有此一调?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反对南撤,故而设计一个叠床架屋的前进指挥部,架空卫立煌。
姑且不说东北战事之对错,徐州方面战事正急,蒋介石为什么要拆东墙补西墙?卫立煌的能力并非不能胜任指挥之职,问题出在蒋与卫长期的隔阂。而把杜轻易调走,不重视指挥官对战略区的重要性,忽视了大区作战必须坚持一以贯之的指挥风格与套路,也不重视杜聿明提出两条方案的合理性,总认为意志第一、技术第二。这反映了蒋思想深处对军事科学的轻视与鲁莽,总想靠个人意志决定客观规律,而从不研究技术性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军事思维中极大的弱点,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杜聿明离开徐州期间,一切反攻山东的战争准备全部停止,盖因兹事体大,陈诚、顾祝同、何应钦等中央高官都不敢实施,白崇禧又正与蒋系产生严重政治分歧,故杜聿明第一条战略筹划就流产了。等他从东北回来,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围,只剩下救火队长的份,战略主动完全丧失。
第二条战术改变也无从谈起了。
杜聿明设想的放弃一切可放弃的战略要点,本来蒋介石有所松动,计划将徐州部队全部调到淮河以南,以蚌埠沿线为防线,沿淮与解放军对抗。但旋及又不舍徐州的即舍堡垒,布成一个津浦路、陇海路大十字阵形。这等于又捡起国军依托大城市和交通线打仗的老套路,杜氏无从施其技。
而且就算蒋介石同意杜聿明的打法,其最高指挥体制也不适应当时的状况。
坊间有人讥讽蒋介石爱越级指挥,往往导致一线将领无法施展。这话只对了一半。
蒋介石指挥作战有三大特点:
第一,反应极慢。
第二,轻于指挥,又不指挥到底。
第三,只讲意志,不讲方法。
举一个例子,淮海战役期间蒋每天在官邸举行战情会报,了解一线战况,并作出决定。战争打起来,哪还等你几点?毛主席与前方通电报指挥战争,都是即传即回,主打一个反应快速。一夜往返数电是常态,一场战役往返数封甚至数十封电报也是常态,主打一个充分沟通。
淮海战役杜聿明第一步就被蒋介石干扰,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我们看杜聿明的指挥,其实是可圈可点的,但全都被蒋介石破坏:
1.反攻山东,被调走而破坏。
2.撤大兵于淮河以南,尚可一战,又被蒋介石否定。
3.黄百韬被围后,杜聿明建议先集中兵力打败刘伯承,再回头救黄百韬,这是一条奇计,又被蒋介石急于解救黄百韬的念头破坏。
4.黄百韬被歼灭后,杜聿明极限施策,出徐州之西向南奔,又被蒋介石临时改变回南路线,结果被粟裕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