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们也打过败仗,甚至还打过一整个师近乎覆灭的败仗,也是整个抗美援朝历史上我军损失最大的一场败仗。
这场战斗发生于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结束阶段。180师奉命掩护伤员撤离,执行断后任务,最终陷入到了美军的包围圈,全师损失惨重。
这场战斗衍生出许多故事,180师540团代团长刘瑶虎不幸牺牲,而关于刘瑶虎前辈的牺牲,却广为流传着一个被战士「打了黑枪」的故事。
那么,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磁性战术背后可怕的反攻
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经过缜密的思考,我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在1950年10月踏入朝鲜,开启了抗美援朝之路。
彭老总挂帅出征后,用两次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成功将美军驱逐到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并在第三、四次战役中全面南下,一度占领了汉城,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了三七线附近。
第四次战役之时,美军新上任的远东军司令李奇微,因为发现了志愿军的补给问题,以「磁性战术」拖住我军主力进攻锋芒,等到我军的「礼拜攻势」结束之后,再进行全面反击,让我军吃了大亏。
不得已之下,志愿军50军在汉江进行了大名鼎鼎的汉江阻击战,从而稳住了全场局势。
在经历了四次大规模战役后,关于第五次战役该如何打,彭老总早在第四次战役行将结束之时就有了打算。
志愿军自入朝以来,除第一次战役之外,大多数的进攻目标都是在瞄准美军。
因为我军深知,只有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才算真正取得胜利,不然就算收回大量领土,将战线南推,美军也依然有足够的能力再反推回来。
于是后面的三场兵团级会战,彭老总把美军各个王牌部队都打得灰头土脸,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车祸身亡、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免职,接替麦克阿瑟职位的就是李奇微。
而在李奇微磁性战术的消耗之下,我军也未能再像之前一二次战役那般取得优秀的战果。
所谓磁性战术,就是从西至东拉起一整条防线,不给志愿军穿插的机会,同时凭借自己绝对的火力优势向前平行推进,逼的我们只能在正面战场硬抗美军。
一旦我们想集中优势兵力单点突破,那么遭攻击的美军两翼部队就会迅速包抄,并向我军身后穿插,给志愿军来一场反包围。
志愿军战士们作战都是英勇的,能取得前面的战果也是他们应得的光荣,但如果志愿军陷入包围,那么想从美军手里突围,必然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更可怕的是,李奇微还充分利用空中优势,不仅拘泥于轰炸我军的补给线,还一言不合就派出空降兵来到我军身后搞偷袭,如此整个局势逐渐演变为拉锯战。
但问题又来了,拉锯战我们是打不过美军的,美国人不吝惜弹药,先用火力覆盖压制,等志愿军要冲上去,他们立刻就跑。
另外,志愿军又追不上美军的机械化部队,磁性战术又让志愿军无法穿插,导致志愿军非常难受。
如果仅是这样还好,由于我军的补给最多只能维持七八天的秘密被发现,李奇微则抓住我军补给的窗口期,在拉锯战打到一个星期的时候,再全线发起反攻。这便是磁性战术背后最可怕的反攻战术。
而第五次战役发起之时,美军在原有的磁性战术基础之上,加强了中路的进攻,目的是直指我军在南朝鲜的补给中转站,铁原至金化地区。
并且,如果美军突破了中路,就可以切断东西战线之间的联系,他们就能长驱直入任意分割包围志愿军。
于是,第五次战役开打。
一个错误的命令,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开始,彭老总的计划是让新加入朝鲜战场的19兵团,在西线担任突破穿插的任务。
虽然在美方磁性战术的作用之下,志愿军穿插的效果变得奇差,但想要取得决定性胜利,还是要大胆穿插以打出包围的效果,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
但该计划被美军识破,19兵团没能顺利完成任务,反被美军打了反击战。没办法,志愿军只能全线后撤,在西线转入防御态势。
等到战线全部稳固之后,我军发现,由于我们的兵力绝大多数集中在西线,导致东线的敌军战线相对靠前了一段,如此一来就给了志愿军机会。
彭老总当机立断,改为从东线取得突破,打掉此时在东线集结的南朝鲜军共计四个师的兵力。
战斗力明显差一档的南朝鲜军,根本无法抵挡志愿军的进攻,很快就被打得丢盔弃甲、夺路而逃。
我方获得东线全线大胜,但这一打同样也打出了问题,那就是李奇微一开始并不知道我军的主攻方向,但在东线被冲垮后,他不可能看不出来我们的意图和兵力部署。
于是,美方的全线反击又来了。
美军率先在西线发动反攻,但实际目的却是整体自西向东推进,重点打击此时已经突出的东线志愿军,进而威胁铁原至金化一带。
而我军此时的攻势已基本结束,换句话说,此时我们正处在最脆弱的时候,大部分部队的补给都已经消耗殆尽,于是彭老总下达命令,有序撤退。
但可怕的是,李奇微在和我军多次交手后,吸收了我军的穿插经验,此时美7师已经凭借优秀的机动兵力,开始向我军东西线结合部穿插,意图分割东线的志愿军3兵团和9兵团。
而西线的美军在逐步平推的过程中,我军各个部队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被迫后退,战线一再被敌方突破,并引起了连锁反应,各志愿军部队之间的侧翼纷纷暴露了出来,有被包围的风险。
而180师恰恰就位于这个最尴尬的位置。
在63军全线后撤之后,180师此时已经陷入了美军的包围圈中,但这还不是绝境,因为180师此时正在北汉江南岸阻击美7师,随时可以渡过汉江后撤。
60军听闻自己的180师此时已陷入被包围的态势,立刻下令180师有序撤出阵地,向后方转移。
180师行动非常迅速,立马撤出阵地,渡过北汉江,但就在他们渡过北汉江没多久,又接到了一条新命令。
这条命令非常诡异,60军军部再次命令180师返回北汉江南岸,继续阻击美7师,为整个3兵团的伤员转移争取时间。
该命令直接改变了180师的命运。
由于180师已经准备撤退了,原有的北汉江南岸阵地被美军占领,此时再渡江去迎击美军,等于原有的防御优势全都没有了。
最关键的,此时180师已经断粮超过三天,弹药更是严重不足,美7师则是武装到了牙齿。
180师全体官兵依然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
那么,为什么60军军部明明已经下达了撤退命令,又临时修改了命令呢?
仅4000人突围,最惨一仗
命令的改变源自60军军部收到的一封电报。
电报指示,各军在伤员没有转运下来之前,不可以丢下伤员撤退。
但60军军部却误认为,这是要求60军掩护整个3兵团的伤员撤退,无奈之下只好派出唯一可用的部队180师。
纵然前方是刀山火海,180师还是坚决执行命令。
令人惊讶的是,180师竟然真的挡住了美7师的进攻,但在抗住美军进攻的同时,180师540团传回了一个不好的消息,180师唯一的后路,被美军切断了。
等到180师再一次收到撤退的命令时,已经被美军团团围困,渡口全部被美军把守。
180师无奈之下只好从不是渡口的地方偷偷过江,但美军的照明弹暴露了我军的所有情况。
敌人的飞机果断出击,在空中对已经毫无还手能力的180师,进行了屠杀般的扫射和轰炸。
好不容易冲过了汉江,180师突围到了鸡冠山进行休整,正要继续撤退之时,又再次收到了来自军部的命令,原地坚守,掩护伤员转移。
为了掩护兄弟部队和伤员,180师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又一次停下来阻挡敌人继续北进。
战斗越来越艰苦,在他们即将撑不下去时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军部命令180师向鹰峰方向突围,179师和181师会到那里接应他们。
于是重整旗鼓的180师发起最后的行动,死命向鹰峰方向突围, 538团以牺牲两个营的代价撕开了敌人的包围圈,负责殿后的部队则是全连阵亡,掩护了全师撤退。
而就在这次突围行动中,刘瑶虎代团长被手下人打了黑枪,不幸牺牲。
而后,比现在更让人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180师付出巨大代价抵达鹰峰后,却发现179和181两个师均被美军拦在了半路,而等待他们的是全副武装的美军。
已无再战之力的180师在绝境之下,选择了最后的出路:命令部队就地分散,化整为零,向外突围。
这意味着180师已经失去了完整建制突围的能力。
最终,180师仅有不到4000人冲出了包围圈,可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却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没有冲出来,他顽强地带着战士们钻进山里打游击,在敌后坚持了1年左右的时间后被美军俘虏。
这也是我军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被俘虏的最高级别军官。
付出了巨大代价的180师还是成功完成了任务。
虽然受到信息差的干扰,从而导致180师一而再失去了突围的机会,但180师意外的阻击却迟滞了美军的进攻锋芒,得以让9兵团20军赶到了华川这个战略要点,挡住了美7师和美24师继续向纵深穿插的步伐,不然可能最终的战果会对我军更加不利。
180师是我们的英雄,他们用生命为全体志愿军官兵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得以稳住战线,这才让后面的华川阻击战、铁原阻击战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