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9年政协会议结束,原湖南省主席为何却高喊:中国国民党万岁!

2024-04-10历史

1949年政协会议结束,原湖南省主席为何却高喊:中国国民党万岁!

1949年9月初,徐铸成应邀作为新政协会议的候补代表,来到北平参加即将召开的盛会。

新中国即将诞生,各地民主人士纷纷赶至北平参与新政协会议,共商国家大事。

会议开幕之际,代表们怀着对新中国的期待和憧憬,会场洋溢着愉悦的氛围。

徐铸成高兴地聆听着各位代表的发言,然而会场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喊:「中国国民党万岁!」

这意外的口号令会场陷入了一片寂静,徐铸成等人不禁感到惊讶,谁能想到会有人在这个场合喊出如此反动的口号。

然而,经过澄清,发现呼喊这一口号的人竟是粤军名将、原湖南省主席吴奇伟。他本意是想高呼「共产党万岁」,却因长期参加国民党会议而不慎口误。

这一插曲深深地印在了徐铸成心中,对吴奇伟这位喊错口号的代表也让人不禁想要了解更多。

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孙中山与其重要盟友胡汉民、陈炯明等人在革命浪潮中带领着各地革命者发起起义。

在广东,革命思想的蔓延引发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随后,经过一番整顿,这支武装力量逐渐演变成了粤军的雏形。广东等地的年轻人受到革命思潮的感染,纷纷投身军旅,其中就包括吴奇伟。

吴奇伟出生在广东大埔县,家境贫寒,幸得伯父资助,得以接受教育。年少时,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他毅然决定投身军队,并顺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投入革命队伍。1917年,为了打败北洋军阀,孙中山命令陈炯明等人重新组建了被打散的粤军。

新组建的粤军从原有的队伍中选拔精英,吴奇伟被陈炯明看中,成为粤军的一名基层军官。

在粤军中,吴奇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才能,在多次战斗中表现突出,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提拔,最终成为粤军第一师中的一位杰出将领。

随着陈炯明的叛乱,粤军陷入了严重的分裂,革命政府重新掌握了粤军的控制权。为了应对即将展开的北伐战役,粤军的精锐部队相继被改编,其中第一师改编成了著名的第四军。在这次改编后,吴奇伟转为归入张发奎的12师,担任副团长。

随着北伐的进行,吴奇伟在一系列重要战役中表现英勇无畏,如在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城等战斗中都有出色表现。第四军因其在北伐战役中的英勇表现而被誉为铁军,而吴奇伟也凭借出色的战绩在短时间内晋升为12师的师长,成为第四军中的主要领导之一。

然而,随着蒋介石夺权成功,革命政府内部出现了分裂。这种政治动荡也波及到了粤军内部,导致了严重的分裂局面。吴奇伟等粤军将领也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暴中,一开始他们支持蒋介石,参与了与桂系的战斗。

不久之后,张发奎宣布反对蒋介石,吴奇伟等人再次率领部队参与与蒋介石部队的战争,导致粤军在一系列内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随后,由于形势逼迫,他们不得不重新与蒋介石合作。为了削弱粤军的势力,蒋介石采取各种手段拉拢粤军的重要将领,其中包括重视吴奇伟。

吴奇伟率部投效蒋介石后,不仅得到了大量军费资助,还被任命为第四军的军长。在短短几年内,他从粤军的中下级军官一跃成为了重要将领。

然而,蒋介石提拔吴奇伟等人,并非出于真心接纳,而是为了利用他们去对付红军。吴奇伟等地方军队的将领投降后,立即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围剿红军,他的部队编入陈诚的中路军。

然而,在第四次围剿红军中,吴奇伟首战失利,部队遭受红军伏击,损失惨重。尽管遭受了重创,但蒋介石并未停止围剿,很快又发起了第五次围剿。

吴奇伟被任命为北路军第七纵队指挥,而此时由于苏区内部的矛盾加上蒋介石改变了围剿红军的战略,导致红军的反围剿行动遭遇失败。

在此期间,吴奇伟率领部队不断深入苏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这一系列行动使得红军不得不在1934年10月开始了著名的长征。

得知红军选择了长征,蒋介石立即组织军队进行追击,其中任命吴奇伟为追击部队的先锋,与薛岳负责追击红军。

然而,在追击过程中,吴奇伟的部队打得十分被动,红军在毛主席等人的指挥下不断突破重围,追兵始终无法与红军主力决战,只能盲目追赶。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吴奇伟终于找到了红军的部队。

红军趁敌人防守松懈之机,成功夺取了遵义。蒋介石得知后,立即调动吴奇伟等人的部队协助王家烈夺取遵义,然而他们抵达遵义附近时,却碰上了刚刚被红军打败的王家烈。

王家烈此时身边只有少数手枪兵,这让吴奇伟感到震惊,他随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一路追击红军。然而,吴奇伟对红军内部的变化并不了解。在他追击红军时,遵义会议已经结束,红军的指挥体系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

吴奇伟误判了形势,误以为自己有军力和装备上的优势,认为红军会像以前一样打一仗就撤退。因此,他决定立即发起进攻,结果红军早有准备。吴奇伟派出了自己的精锐部队,一开始确实取得了一些优势,甚至夺取了遵义的战略要地老鸦山主峰。

然而,当林彪率领的红1军团在击溃黔军后迅速穿插而来,直扑吴奇伟的指挥部时,他陷入了被动。吴奇伟的主力被红军牵制在老鸦山一带,他无奈之下只得撤退。

这场战斗对吴奇伟的部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在红军的夹击下,吴奇伟的部队全线溃败,两个精锐师的主力损失过半,他自己也险些成为俘虏。

幸好有薛岳的庇护,吴奇伟未受到蒋介石的处罚,反而被委以重任,继续追击红军。然而,这场战败给吴奇伟留下了阴影。他虽然继续追击红军,但再也不敢与其主力正面交锋,只是跟随薛岳一同目送红军撤离。

随着抗战的爆发,吴奇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他被任命为第十八军团军团长,率部奔赴淞沪战场与日军搏斗。

在之前的内战中,吴奇伟表现平平,但在抗日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带领粤军在淞沪与日军顽强作战,尤其是在罗店等地与日军主力激战。在罗店的一战中,吴奇伟的部队损失惨重,但他们仍然坚守阵地,死战不退,直到最后才被撤下。

吴奇伟和他领导的粤军在淞沪会战中表现英勇,虽然最终战败,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却深深烙在了国人心中。随后,吴奇伟重整旗鼓,继续与日军顽强对抗。

1938年7月,日军集结主力开始向长江两岸推进,吴奇伟作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各路部队奋勇抵抗。在九江南部,他们成功击溃了日军101师团,激怒了日军高层。为了打破国民党主力,日军计划采取迂回战术。

关键时刻,薛岳采取了明智的战略,将指挥权交给了吴奇伟等人,构建了坚固的防线。日军的27师团试图包抄,结果却被吴奇伟的部队及时发现。吴奇伟抓住机会,命令部队转守为攻,成功拖延了日军106师团的行动。

薛岳意识到了形势的紧迫,立即集结各路军队,合围了106师团。最终,在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下,他们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全歼了106师团。

吴奇伟在此战中立下了头功,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接下来,他还指挥了著名的鄂西会战,一再挫败了日军的进攻。由于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他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胜利后,吴奇伟接受了新的任务,进入陆军大学将军班接受训练,随后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省军管区司令。

这一系列调动也是蒋介石的策划,尽管吴奇伟早早归顺蒋介石,但始终未能获得他的信任。粤军在抗战中表现出色,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吴奇伟等主要将领被蒋介石调离部队,被剥夺了军权。

吴奇伟终于看清了蒋介石的真实面目,决定采取躺平态度。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多次试图让他与解放军对抗,但吴奇伟以疾病等理由拒绝参与日常工作,选择在家休养。

曾经的上级薛岳曾邀请他共同进攻苏北解放区,但吴奇伟仍然不积极参与,不久便辞去了职务。当时,共产党正积极团结反对内战的民主人士,吴奇伟的态度引起了地下党的注意。

叶剑英等人派遣了大批地下党员,包括吴奇伟的旧部,为他做思想工作。吴奇伟本身就反对内战,对蒋介石政府感到不满。在共产党的努力下,吴奇伟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他决定支持共产党。

1949年7月,吴奇伟等人在粤东正式发动起义,致使梅州大部分地区和惠州部分地区提前解放,为解放军解放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吴奇伟过去曾追击过红军,与共产党有过摩擦,但毛主席等人得知他率部起义后,仍然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和欢迎。

吴奇伟在起义之后不久,受邀前往北京参加新政协会议,代表华南地区出席。然而,在会议上,由于他过去的习惯,发生了一场尴尬的场面。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涯,事实上,他在会议上被选为全国委员会委员,并且在开国大典上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吴奇伟担任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和广州大学董事长等职务。然而,由于年事已高,晚年的他并没有过多参与工作,而是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编撰【第四军纪实】。

1953年7月,这位粤军名将、抗战英雄在北京逝世,他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吴奇伟作为粤军的代表人物,一生与粤军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

尽管吴奇伟过去有过不同的政治立场,但无论是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还是为国家解放事业所做的贡献,他都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一致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