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曹刿智胜垂青史:长勺之战

2024-02-28历史

长勺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争。齐桓公即位前,鲁国曾经想推公子纠为齐君,但齐公子小白抢先即位,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对于鲁国的做法,齐桓公一直怀恨在心,努力寻求时机对鲁国进行报复。周庄王十三年,即位不久的齐桓公就迫不及待,不顾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正确意见,发兵伐鲁,打算一举征服鲁国,对其进行报复。面对齐国的进攻,鲁庄公决心迎战,深具谋略的鲁国人曹刿也自告奋勇,请求随庄公出战。于是鲁就以曹刿为将,与齐战于长勺(今山东曲阜北)。在曹刿的谋划运筹下,鲁国大败齐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当时,就力量对比而言,齐军占据明显的优势,加之齐桓公骄傲自大,不可一世,齐军的士气很高,颇有一种志在必得的架势;而鲁军相对处于弱势,如果主动出击,胜算不是太大。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鲁国要想最终成为赢家,必须透彻把握战场的情况,对战争进行正确的策略谋划,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方针原则,才能达到以弱胜强,最终赢得战争的战略目的。所以,对于鲁军来说,正确认识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采取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方针是赢得战争的必然选择。而对于齐军来说,他们则认为自己力量强大,肯定能取得胜利,于是他们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希望速战速决,尽快打败鲁军,结束战斗。这种迅速求胜的战略方针和齐桓公高傲自大的心理使得齐军滋生了骄傲情绪,为鲁军的后发制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两军列阵完毕后,鲁庄公想要先发制人,被曹刿制止。曹刿认为,敌强我弱,如果主动出击,必然会遭到失败,在战争初期,鲁国只能按兵不动,采取防御态势,而后在战争发展过程中寻求时机,适时反击,才能有机会获胜。鲁庄公采纳了曹刿的这一正确主张,先按兵不动。齐军见鲁军不动,就主动发起了进攻。在声声战鼓中,齐军对鲁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进攻,但都没有奏效。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之后,齐军不但没有达成战斗的目的,反而使自己成了疲惫之师,大大挫伤了部队的锐气。此时的齐军斗志大减,士气低落,已是名副其实的疲惫之师,再无进攻的勇气了。与此相反,此时的鲁军却是阵势稳固,斗志高昂。曹刿见战场形势已经呈现出了「彼疲我盈」的有利变化,于是就建议鲁庄公实施战略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了齐军,使得齐军战败而逃。见此情景,鲁庄公大为惊喜,随即下令鲁军一鼓作气,对齐军进行追击,以图全歼敌军,扩大胜利的战果。这时,考虑问题比较细致的曹刿见鲁庄公急于追击,就连忙加以阻止。他对鲁庄公说,不必这么着急,以防敌军佯装败逃,沿途设伏。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进行追击势必会进入敌人的伏击圈,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随后,曹刿先下车察看一下齐军的车辙痕迹,又登车仔细眺望了齐军的旌旗,发现车辙痕迹混乱,旌旗也乱作一团,这才判明齐军确实是败逃,并不是佯败。在这种情况下,曹刿才命令鲁军乘胜追击,一举将齐军驱逐出鲁国国境,最终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综观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曹刿对鲁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他这种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才左右了战局的发展,使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鲁国的手里。当然,鲁国能战胜齐国,就齐本身来说,也有不少反面的教训值得认真思考。一是齐桓公过于着急。作为新即位的国君,应该很好地发展自己,积累实力,正如他的主政大夫管仲所建议的那样,要内修政治、外结与国,自己确实强大了,战争的胜利才有可靠的后盾;二是过于骄傲自负,听不进不同意见,盲目出击,有勇无谋,最终失败。

齐鲁长勺之战虽然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这次战争充分说明,即使是在冷兵器的古代,最后胜利也总是属于正义之师。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