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曾经是我手下的兵!」
1951 年,在湖南三樟乡,有个叫彭友胜的老农民瞅着墙上毛主席的画像,兴奋又激动地念叨着。周围的人都一头雾水,纷纷凑过来搭话:「老爷子,您是不是看错啦!这可是毛主席!」
面对大伙的质疑,这位快七十岁的老农却信心十足地拍胸脯保证,回家以后,他还专门写了一封信,打算寄给毛主席。
那这位老农民究竟是谁呀,他又是咋跟毛主席认识的?他那信里都写了啥?
【结识毛主席:】
这位叫彭友胜的老农民,是 1884 年出生的,比毛主席大九岁。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彭友胜没啥学习的条件,上了半年私塾就不再念了,回家种地去了。
彭友胜家里条件差,就到处打零工挣钱来贴补家用,然而世道不容易,日子依旧过得紧巴。
彭友胜正无路可走的时候,正巧瞧见了征兵的告示,他寻思着当兵咋说也比当下没个固定住处,到处卖苦力要强!抱着这个念头,彭友胜果断地参加了新军。
就因为敢吃苦,彭友胜在战场上多次立功,没多久就成了副班长。虽说这官不大,可彭友胜挺知足的。不过他性子直,不会讨好巴结、溜须拍马,在军队里没啥知心朋友,还老被人给「穿小鞋」。
这时候的彭友胜怎么也想不到,在这支队伍里,自己居然能结识能改变中国命运的人。
1911 年的时候,毛主席才 18 岁,还是个中学生呢,心怀壮志的他打算投笔从戎,加入湖南革命新军来救国救民!但是等毛主席辗转到了长沙,却被兵营拒之门外了,原因是当时军队有规定,当兵得有两个人作担保。可毛主席刚到长沙,人生地不熟的,上哪儿找能马上作担保的人呀,就这样他跟门口的守卫争执起来了。
这阵争论正好让士兵朱其升给听见了,接着他就把自己的副班长彭友胜给找来了。彭友胜瞅着眼前这个气质不凡的「大个子」,觉得这是当兵的好材料。后来又听说这人是放弃学业来参军的,彭友胜就想着这人肯定有大志向,于是问道:「那你咋想来当兵的呢?」
毛主席斩钉截铁地回答:「为了完成革命!」
彭友胜一听,立马心生敬佩,在新军里,多数人都是为了填饱肚子,成天勾心斗角,像这般有着报国志向的人真是少得可怜。
这样一来,彭友胜和朱其升就做了他的担保人,彭友胜还跟这个叫「毛润之」的少年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
在队伍里,彭友胜特别看好毛润之,还老是在吃穿住用这些方面照顾他,志向相同的他俩啥都能说,对于年轻时候的毛主席来讲,这个比他大九岁的老兄是他最信得过的人。
不过当时局势动荡不安,两人仅仅相处了没到半年。1912 年,清政府倒台了,毛主席决定接着回去念书。尽管彭友胜特别舍不得,可他也明白不能耽搁这个有远大志向的少年的前途,于是他紧紧攥着毛润之的手,跟他说了好多掏心窝子的话。
后来彭友胜跟班上的战友凑钱给毛主席摆了一桌送行的宴席,还特意做了毛主席爱吃的红烧肉。等毛主席身上的钱都拿去买报纸了,彭友胜又悄悄塞给他两块大洋,当作路费。
这使得毛主席眼眶都红了,他清楚彭班长家里条件挺差,这两块钱是从嘴里一点点抠出来的,然而不管他怎么拒绝,彭友胜都坚持要他收下,因为这代表了自己的一番心意。
而这份恩情毛主席记了一辈子,后来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还说起过这段事儿。
到了这时候,两个人分别踏上了不一样的路,毛主席接着读书,投身革命,当上了中共中央委员。彭友胜则还是当兵,他原来所在的队伍改成了国民革命军,老实巴交的他慢慢地成了国民党里的少尉排长。
【短暂的重逢后的分离:】
两人分开居然长达整整十五年。1926 年,正赶上国共第一次合作,曾经那个稚嫩的少年当下已成了共产党的核心人物,还兼任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一听说润之老弟要来演讲,彭友胜兴奋极了,虽说两人地位相差巨大,可他坚信他们的情谊不会改。
果不其然,即便过去了好些年,这两人还是老样子。毛主席很热情地把自己的「老上司」给迎进来,他俩畅快地聊起这些年的过往,聊着聊着,毛主席就劝彭友胜加入共产党。
但是彭友胜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也没啥突出的本事,加入的话可能会给队伍添麻烦,而且他那时觉得国共双方只是阵营有别,可目的都是保卫国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这竟成了彭友胜一辈子的遗憾,他到了晚年还埋怨自己没「眼光」。彭友胜拒绝后,毛主席也没勉强,两人畅聊一番后,又因为革命分开了。
从那往后,毛主席和彭友胜都在各自的地方给国家出力,可彭友胜却越发觉得,自己选错了队伍。原来国民党里头不光腐败得厉害,更让他受不了的是,国军不想着打日本鬼子,老是冲着同胞动手。
这时候战功赫赫的彭友胜在国军中已经是副连长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有点出息,然而彭友胜却舍弃了所有,回了老家,干起了各式各样的杂活,日子再苦,他也没再回国民党,也没机会见到毛主席。
【重新联系毛主席:】
就这么着,一转眼到了解放后,彭友胜偶然瞅见了毛主席的画像,一桩桩回忆就冒出来了,可身边的人都不信他能跟毛主席有来往,于是彭友胜专门写了一封信寄给毛主席。
他呢,一方面是要证明自己没撒谎,另一方面是有点「小心思」,自己如今岁数大了,身体又不行,好多用人的地方都不要他,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就盼着毛主席能给他安排个工作,哪怕苦点累点都没关系。
信里他用词特别严谨,彭友胜明白,如今两人的身份差距太大了,没法再像过去那样交流。实际上他心里也犯嘀咕,都这么多年了,毛主席整天处理国家大事,忙得不可开交,还能想起自己这么个小角色吗?
就在他瞎琢磨的时候,毛主席居然真就寄来回信啦!这把彭友胜兴奋得不行,就连整个小村子都轰动起来了,信一共三百来个字,毛主席讲很高兴收到「老班长」的信,还说他说话不用那么客套。
虽说从原则上讲,毛主席没直接答应给彭友胜安排工作,不过还是仔细跟他讲,如果真有难处,可以去找省里的程星龄争取工作,还能跟他说你和我当过同事,你是副目,我是列兵。
毛主席身为一国领袖,一点儿架子都没有,竟然还主动说起自己曾是彭友胜的部下,这种胸怀真让人钦佩,这也表明他一直都把人民看得和自己一样平等,简直就是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彭友胜瞅着这封信,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后来,他的确去省里找程星龄了,可到了那儿,还没等对方开口,彭友胜就自己走了。为啥呢?原来他看到单位里的人都忙着整理文件,自己大半辈子都在干杂活,这种事哪会啊。
再说年纪也大啦,让这么多人照顾自己不太合适,所以为了不连累别人,彭友胜就又回到了乡下。不过省里领导晓得他以前为革命做过贡献,就决定按照规定每个月给他发 30 块钱补助,这可把彭友胜感激得不行。
不过这可把彭友胜激励到了,他回到家乡,领着乡亲们种起了茶叶,靠自己的双手去挣钱,彭友胜心里可踏实了。而且每年他都会包一大包茶叶送给毛主席,毛主席也年年回信致谢,这样一送就送了十八年。
【结语:】
毛主席和彭友胜之间的革命情谊特别让人感动,他俩的高尚品德都值得咱们尊敬和学习,「送茶叶」这事儿更是成了美谈,体现了党和人民的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