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唐山大地震亲历记(191):群防群测早已人去楼空

2023-12-17历史

大地震在地震专家

作出预报的第三天姗姗来迟

对于侯世钧来说,有一个日子,比1976年7月28日的印象还要深刻。

农村地区的老师和城市里的不一样,他们暑假时间短,基本上要到每年的7月底才放暑假,原因是农村老师休农忙假,比如麦收和秋收,都要放假回家劳动。

1976年7月24日这天,唐山地区乐亭县红卫中学物理老师侯世钧,再也无心给学生上课。

他讲不下去。

尽管那些物理知识,对于他来说都在脑子里装着,根本不用备课,但面对黑板,侯世钧感觉那是一个黑洞,巨大的吸引力马上就要把他吸进去。

侯世钧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粉笔,从讲桌的桌斗里拿出了一个绿色帆布包,从里面抻出几张图纸,平摊在讲桌上。

「同学们,先耽搁大家几分钟时间,通报个情况。根据近一段时间,我们学校的地震测报数据,预计今天或明天,我们这里将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请大家放学后作好准备。」

底下的学生们一脸平静。

他们知道,他们的侯老师一直在做地震测报,学校里还有一个地震测报小组,侯老师是组长,而要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早就传开了。

「侯老师,确定是这两天吗?」一位学生站起来问。

「是的,上面说的这个消息,我已经向地区地震办报告了,请大家回去后提醒一下家人。」

下课后,侯世钧鬼使神差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些老师。尽管他知道这么做违规,他没有发预报的权利,连他们的校长也没有。

7月24日平安度过,25日、26日也平静如水。

7月27日傍晚。放学后,侯世钧回办公室坐了一会,就走出了学校大院。

不远处,太阳还有一杆子高,天空一片明亮。

夏天日照时间长,根本看不出残阳如雪的味道,但在侯世钧心里,却是百感交集。

他惭愧,红口白牙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却根本没一点动静,等于他对老师和同学们撒了一个弥天大谎,等于他侯世钧唯恐天下不乱,尽管老师和学生们什么都没说。

他着急,他全身的神经就像座钟的发条,越拧越紧。他感到浑身不适,又不能向谁说。

他不能再发布类似的消息了,尽管出发点是为了别人好。

晚上十点多,侯世钧回到宿舍。他有些无奈,或更确切的说,是力不从心。他想告诉每一个人,大地震马上就要来了,但即使他再次这么做了,人们还会相信他说的话吗?

十几平米的宿舍里,爱人已哄着孩子睡下。侯世钧拉开房门,找了根小木棍塞进房门和水泥地面间的缝隙。

门就这样敞开着,蚊子在蚊帐外嗡嗡乱飞,再加上湿热的空气像棉衣一样包裹着每一寸肌肤,侯世钧难以入眠,即便过了十二点,也一直迷迷糊糊。

朦胧中,地面刚一抖动,侯世钧夹起孩子就到了院子里,妻子也紧跟着跑了出来。

轰的一声,宿舍山墙倒了下去。

侯世钧一手夹着孩子,另一只手抱着院子里的一棵槐树,和筛糠般的晃动作着对抗。

紧急情况下,地震预报上报两次

却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1964年7月,侯世钧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同年8月,分配到乐亭县城关中学(文革期间更名为乐亭红卫中学),担任初高中理化教研组长。

红卫中学是唐山地震办下设的地震观测点之一。

从1969年组建地震小组,到唐山大地震发生,近八年的时间里,地震小组一天观测三次,即每天的上午八点、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五点。

每天晚上绘图、分析,大多数工作都由侯世钧完成,风雨无阻。

观测仪器主要有三种:一是地应力仪,二是地磁偏角测量仪和地温测量仪,三是土地电缆。

1974年年初开始,红卫中学坚持每天向县地震办上报数据。那时,电话机都是手摇的,先摇几下摇把,接通总机话务员,然后由话务员转县地震办。

给地区地震办上报的数据是一张表格,三天报一次,采用邮寄方式。

1975年12月,测报数据开始出现异常。

1976年6月,在侯世钧的提议下,乐亭县地震办在县招待所召开地震会商会议。

会上,侯卫钧代表红卫中学作了一个简要报告,报告提出:「七月中下旬,我区附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

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上面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侯世钧非常焦急,是继续向县地震办反映情况,还是知难而退?

再三思忖之下,7月16日,侯世钧给地区地震办写了一个简要汇报,介绍了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7月23日,唐山地震办来了两名同志核实情况。

侯世钧详细汇报了各种数据,拿出了测报资料。

开始时,两名同志怀疑仪器出了问题,经核实,发现仪器运转正常,并没有受到外界干扰。

其中的一位同志说:「像这种情况,我们也拿不准,要回去向领导汇报。」

侯世钧说:「现在异常变化太明显,今天是23号,就剩下一两天的时间,太紧迫了。」

那位同志说:「这个我知道,但我和你一样,只是个办事的,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

侯世钧说:「我计算了一下,这次地震最低震级6.7级,最高可达7.7级。」

两位同志是7月23日下午走的。巧的是,7月23日下午,乐亭县开始下大雨。

红卫中学校园里有一眼地震观测井。原来,要在水桶上系上三四米长的绳子,才能取到水。那天下午,水位一下子涨了三米多,根本不用再系绳子,拎着桶就能打到。

会不会是因为下雨呢?侯世钧心想。

这样的念头刚一闪过,他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笑意:要是普通老百姓问出这个问题,还可以理解。作为一名地震测报人员,有这样的想法太不应该了。

7月24日,仍在下雨。

地电仪器显示:呈米字形埋在地下的四条地电电缆,有三条把仪表烧坏了。上面仍没有任何消息,只能换上新表继续观测。

那间摆满地震仪器的办公室

早已经人去楼空了

唐山大地震后的1977年,一名记者来到红卫中学采访侯世钧。

侯世钧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和盘托出,记者很高兴,也很感激,但临走前,这位记者却说: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经他手发出去,以青少年科普的角度,可以试上下,但也不一定成功。

后来,真的和这位记者说的一样,这一页就这么翻过去了。

尽管没能「见报」,侯世钧和红卫中学还是「名声在外」了,一批批人走马灯似的来来往往,有地球物理所的,有生物所的。

1983年,侯世钧从教育系统调出。临走前,他把原来的工作交给一位留校学生。

「你可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啊,」侯世钧说。

「老师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干好的,」学生语气极其肯定。

侯世钧心里很高兴,那感觉就像一位转世佛祖终于找到继承自己衣钵的弟子一样。

1989年,侯世钧回到已更名为乐亭二中的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原来那间摆满仪器的屋子。

门紧锁着,透过满是尘土的玻璃窗,里面空空如野。

侯世钧的「继承人」也已调走。

侯世钧后来想:就算学生不调走,他也不可能再搞这些测报了,因为没有经费了,因为上面也不要求报了,因为,大环境都变了。

群防群测没有了,专业的地震测报仪器也许更为先进,但,那又如何?

时代的发展像一列疾驰的火车,你要是从一个车站下来,再想追赶它,根本就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感谢您看到文章末尾,如果您感觉上面的文字还有一点点不错的话,那么,可否动动您的手指,点个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