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原4纵机要参谋苏荣回忆:杜聿明一直不知道,粟裕是华野的指挥者

2024-01-22历史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落下帷幕不久,4纵机要参谋苏荣就被纵队司令陶勇叫到了纵队司令部。

图|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时的情形

苏荣记得很清楚,当时4纵政委郭化若也在,以至于时隔多年后他仍然忍不住感慨:

「司令员、政委同时向我交代任务,这在之前还是前所未有的事儿。」

原来话是怎么说的,苏荣已经不记得了,他只知道一个大概意思,就是要保证杜聿明的绝对安全,更重要的是,陶勇要苏荣负责劝服杜聿明不要自杀。

政委郭化若也在一旁补充:

「淮海战役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抓到了杜聿明,那就更圆满了,特别抓到个活的杜聿明。他说你懂这个意思吧?这个任务为什么交给你,你的责任很大,你的任务很重,在你手里绝对保证不能出问题,而且要保证送到华野粟司令员那里的时候,他还是个活的杜聿明!」

苏荣一听,头都大了一圈,杜聿明是个什么级别的人物,自己能说什么能劝服他不要自杀。

从1948年初开始,杜聿明就被老蒋当成救火队长,东北、徐州两头跑,那会儿杜聿明其实已经病得很重,本来是打算到国外去休养,可在蒋介石一道命令下,他还是无奈的到了徐州。

可即便就是这么拼命,蒋介石还是不领情。

杜聿明从北平回到南京以后,被老蒋面责了一顿:

「都说你是救火队长,可我怎么发现,你到哪儿,哪儿的火就越大呢?」

图|蒋介石

杜聿明带着懊丧的情绪,头也不回的踏上了徐州的征程,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讲那就是:

「我是怀着赴刑场的心情上战场的。」

1948年12月4日,杜聿明集团被华野包围在永城东北的城管庄地区。如果不是为了平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杜聿明集团提前一个月就要全军覆没了。

经过20天的休整以后,华东野战军于1949年1月6日发布了总攻的命令,苏荣后来回忆国民党军的溃败,只用了五个字来形容:

「兵败如山倒!」

苏荣记得有一个战士曾跟他讲过,敌人一个团要跟他投降,战士们告诉他们,我不是领导,结果他们不管不顾,执意跟在战士们身后,后来呼啦啦跟了一大群上来。

四纵打到陈官庄的时候,敌指挥部已经空无一人。

邱清泉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击毙,杜聿明、李弥两人是化装逃走,只是杜聿明毕竟不如李弥那么走运,当天他就被四纵十一师的战士们抓住了。

一开始杜聿明还咋称是十三兵团军需处军官高文明,师政委陈茂辉一瞬间就察觉出了不对劲儿,这个自称是军需官的人,手腕上戴着美国表,衣服口袋里还有美国骆驼牌香烟。

杜聿明身份还没暴露,但他自觉心灰意冷,抓起一块石头就猛砸自己的头,俘虏营中很快就传出来声音:

「总司令自杀了,总司令自杀了。」

陈茂辉心里顿时就明白了,还能有几个总司令。

图|淮海战役经过示意图

11师上报四纵指挥部后,陶勇、郭化若高度重视,考虑到杜聿明心灰意冷之余,自杀的倾向很浓,因此严令11师师长谭知耕:

「你必须保证他的安全,首先让医生检查他的伤有什么问题,然后抢救,包扎好,不得在路上死了!你送到我这里必须是个活的杜聿明!」

苏荣记得,杜聿明是被11师用担架抬到四纵司令部的。

当时杜聿明还很狼狈,头上被砸的鲜血淋漓还没好,大衣上也是血迹斑斑,苏荣看到以后,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了下来,让给杜聿明穿。

为了安全考虑,苏荣给杜聿明找了一处单独的民居居住,并仔细检查了屋子,把可能用于自杀的东西全部都拿走。

杜聿明一开始不爱说话,苏荣也只有靠在一边,看着杜聿明上唇边没剃干净的胡须,苏荣找话题:

「你的胡子什么时候剃的?」

没想到就是这么个简单问题,杜聿明却仿佛受惊了似的,一下子弹起来,差点撞到苏荣。苏荣也颇感好笑,打趣的说:

「你挺有精神的嘛?身体反应很好,流了那么多血还这么精神?」

「你怎么知道我有胡子?」

杜聿明有气无力的问道。

苏荣回了一句 :

「我认识你。」

事实上,在陈官庄战役前,部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甚至向全军分发了杜聿明的照片。

不过,苏荣不可能告诉杜聿明,为了博取他的信任,苏荣告诉他:

「我原来是国民党42军参谋长的勤务兵,参谋长被俘后,我参加了解放军。」

苏荣之前参与审问过42军的俘虏,因此对42军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杜聿明的提问,只要不涉及原则,都是知无不言,渐渐地,杜聿明放下了紧张的情绪,两人一来一回的开始聊起了天。

「你认识陈赓吧!」

苏荣提到了他在黄埔时期的老同学。

就这么一句话,让杜聿明很是感慨:

「陈赓和我都是黄埔一期的同学,他很聪明活跃,有时又很顽皮,此人很会打仗,我们在学校很谈得来。」

一聊到陈赓,杜聿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谈到了陈赓1933年被捕,那时他还和宋希濂、胡宗南等黄埔同学一起,向蒋介石求情。

「陈赓现在很好,他是我们一个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其实已经是兵团司令),打仗很有战略眼光,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事家。」

杜聿明点点头,感慨地说:

「要是他当初不离开就好了……」

苏荣摇摇头:

「我看陈司令员选的不错,跟着老蒋好不了。」

一听这句话,杜聿明顿时有些默然,没再说话。

不过,杜聿明情绪仍然很不稳定,还找苏荣要剪刀剪指甲,苏荣知道杜聿明的心思,干脆利索的直接拒绝。

图|陶勇

话说回来,杜聿明在被俘之初,陶勇下的命令是,给他按照六菜一汤的待遇来安排,不仅是在全军绝无仅有,哪怕是党中央的领导人,生活上估计也没这个待遇。

陶勇和郭化若不久之后,还曾亲自去看望过杜聿明。

杜聿明对四纵的领导干部都不是很熟悉,聊起来也没那么亲近,唯独对郭化若另眼相看。

郭化若是黄埔四期毕业,与杜聿明是学长学弟的关系,更为关键的是,郭化若当年在黄埔求学时就相当出名,中山舰事件后,郭化若在校退出国民党,成为公开的共产党员,那时蒋介石为了拉拢他,几次要调他出任参谋秘书。

可郭化若始终坚定信念,坚决不为所动。

抗战时期,郭化若应毛主席的要求,写了4万多字的【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不仅在我军中引发反响,在国民党军中也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以至于周恩来在重庆时还有人问:

「写【孙子】文章的郭化若是何人,是不是郭沫若的兄弟?」

周恩来告诉他们:

「他是共产党毛泽东同志的军事高参。他和郭沫若先生没有亲戚关系,但他在中国军事理论界的地位应该和郭沫若先生在革命文学上的地位相当。」

杜聿明对这些事印象颇深。

与郭化若聊过以后,杜聿明的情绪也日渐稳定。

「对我这样的人,你们打算怎么处理呢?」

杜聿明忍不住问苏荣。

杜聿明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主要是因为对我党政策的不信任,更为关键的是,在1948年年底新华社公布的战犯名单中,杜聿明位列第36位。

「不管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今后只要不与人民为敌,接受改造,同样会受到我们政府的优待。」

苏荣的一席话,让杜聿明放下了很大一个包袱,虽然他思想仍然顽固,但毕竟不如之前那么精神紧张。

情绪上渐渐稳定后,杜聿明开始思考淮海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

「这场战役对你们最致命的是——你们不幸碰上了粟裕。」

苏荣直接告诉杜聿明。

可有些出乎预料的是,杜聿明对粟裕的情况完全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粟裕是华东野战军的实际指挥者。尽管在截获我军电文中,粟裕的名字常常是在陈毅的后面,但杜聿明始终认为,粟裕最多不过是陈毅手下的一个兵团司令,和叶飞、陶勇类似。

「我对粟裕早有耳闻,也研究过他的战术,只是没交过手,这次交手以后我们败得很惨,听你这么一说,我不得不对粟裕的军事才能深表佩服。」

图|粟裕

话又说回来,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整个情报系统一多半的时候都是处于失灵状态,从杜聿明对粟裕的认识就不难看出。

不仅仅是杜聿明,就连胡琏一开始对粟裕都持轻视的态度。

胡琏的整编十一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华野的主要对手,宿北战役、南麻临朐战役,都可以看做是双方主要的战役。

1947年7月,南麻临朐战役,粟裕率华野与胡琏的整编十一师交手吃了大亏。

这一战,胡琏自己也吓的够呛,华野打到最后,甚至离胡琏师部已经不远,如果不是因为天降大雨,加上援军逼近,胡琏这一战绝难幸免。

胡琏始终认为,与自己交手的是陈毅。

1949年1月21日,淮海战役结束十天后,蒋介石下野,在奉化接见胡琏时,胡琏告诉蒋介石:

「战事演变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刘伯承、陈毅两股共军,已不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共军。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共军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他们并非杰出之才。刘伯承、陈毅如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

在胡琏心目中,粟裕是如许世友、杨勇一般的兵团司令级别的将领,而非是一个野战军的指挥者。

一直到败退台湾后,胡琏才意识到与自己交手的是粟裕。

情报失灵若此,焉能不败。

通过与苏荣一番谈话,杜聿明才知道粟裕的本事。

1948年1月11日下午,华野司令部派来两辆全副武装的吉普车,将杜聿明接了过去。

两个在淮海战场上,指挥几十万大军交手的将领在此刻究竟谈了什么,后人已经无从知晓。

只知道杜聿明晚年谈到粟裕时,曾留下一句话:

「不管在什么时候,他总是能领先一步,抢在我们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