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国都西岐,如今这两大名地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2024-01-08历史

商朝朝歌,周朝西岐,现址何在?

商周时期的每一步都深深烙印着华夏文明的历程,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这个时期都充满了神秘和厚重的历史色彩。

至今,商周国都仍然凝聚着璀璨的人文情怀,被誉为「走不出的封神」、「忘不了的西岐」、「回不去的朝歌」……

商朝国都变迁历史久远,商朝国都并不是只有朝歌,实际上,商朝曾多次迁都。传说中,商族是上古神族的后代,起源众说纷纭,有帝喾之说,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夏朝时期,商族始祖带领族人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扩展势力,发展壮大。因此,【国语·周语下】称赞商族早期首领们的雄才伟略,感叹建国之艰难。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最初,商朝将国都设立在了今天的河南商丘,为了方便统治和扩张,国都一直未有大的变动。

然而,第十任君主仲丁继位后,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他将国都迁移到了嚣(今河南郑州西北部)。这个迁都决定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是因为商朝的政治经济中心有所偏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逃避黄河水患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国都被视为龙脉所在,迁都是十分慎重的事情,因此,这个迁都的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反对声浪。

仲丁力排众议,坚决采取行动解决水患问题,虽然成功缓解了一部分灾情,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挑战。先是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向商朝挑衅,仲丁亲率军队出征,历经数年的艰苦战斗,最终成功击退夷族,然而商朝也因此国力大损,仲丁英年早逝,他的离去引发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王位争夺战,导致内斗不断,这段历史被称为「九世之乱」。

自此,商朝的实力大不如前,开始走下坡路。

商朝的迁都史,是一部搬家史。河亶甲从嚣迁相,祖乙从相迁耿,迁都第二年就发洪水,无奈迁邢,不久水患又迁庇……像游牧民族一样,洪水在后,祖乙在前,带着人们过上了频繁搬家的生活。

盘庚即位后,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励精图治,意图改变这种乱象。

公元前1300年,盘庚为了迁都回最初的亳城,努力说服了群臣和民众。他坚信,先王成汤在亳建都定有深意,后人不能舍弃这些美好的法则。

经过一番努力,盘庚成功渡黄河南下,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然而,商朝王室内斗激烈,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亳城依然受到水患灾害的困扰,盘庚无奈之下,再次决定迁都。

盘庚再次施展说服力,联合民众力推新国都殷。他豪情万丈地描绘着殷土的肥沃、殷水的美丽,以及山中的虎兽和水中的鱼虾,以此激励大家协力发展,打造燎原之势。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星火燎原"一词首次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经过盘庚的不懈努力,他成功安抚了民众,并且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将那些不遵从的贵族迁至殷地。

这些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促使了迁都的成功。此后,商朝国都一直设在殷,期间保持了稳定的朝局,原本衰落的王朝也因此获得了复兴,因此商朝又被称为殷商或殷朝。

公元前1101年,商朝进入衰落期,首都被迫迁移到沬邑,现在的位置在河南省鹤壁市。为了纪念这个历史事件,帝乙将沬邑改名为朝歌。

而后来的纣王帝辛继承了这个首都,但这个选择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因此朝歌成为了亡国之都。 商朝的都城变迁非常频繁,主要是因为水患和国情这两个因素。

总的来说,迁移首都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权的稳定和统治的维护。然而,尽管几百年来的努力和挣扎,商朝最终还是只能留下一个无法回溯的朝歌。

周朝国都变迁:相较于商朝,周朝国都的变迁并不算频繁,但同样充满了曲折。据说,商族的先祖是帝喾,而周族的先祖则是帝喾元妃的儿子后稷,两者有着共同的血脉。

值得一提的是,公亶父,他是周文王的祖父,被周武王尊称为周太王。他是连接后稷、公刘之伟业和文王、武王之盛世的纽带人物。

在商朝武乙的时代,周太王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那就是将都城迁至岐山。原来,周族人早期生活在陕西一带,主要从事游牧。

但是,西北戎狄常常侵犯,使得周人苦不堪言。周太王深感忧虑,他不希望因为他的缘故而让人民相互残杀,因此,他带领姬姓族人离开原居地,搬迁至周原。

岐山——周王朝的发源地与文化政治中心。周人凭借其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农耕生活,迅速实现了自给自足,建立起了小王国,并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

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六年,赐予周公亶父岐邑,周人因此定下了国号为周,初步形成了国家的形态。周人接纳了商朝的文化,受到了商朝的保护,成为了商朝的附属国,但又保持了高度的统治自主权。

在接下来的四百年里,岐山始终是西周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岐山之巅,凤凰展翅,唤醒一片祥瑞之气。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周朝的兴起,离不开凤凰的庇佑。【诗经·大雅·卷阿】亦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之句,讲述周文王在岐山时期,常有凤凰在此栖息并高声鸣叫。

自此,凤凰成为了周人眼中的祥瑞之鸟。

随着周族国家实力的逐渐增强,引起了殷商的警觉。姬昌继位后,商朝对周族的打压达到了高潮。据说,纣王曾将姬昌囚禁在朝歌,并且经常会将他的大儿子伯邑考带过来请他释放。

但是,纣王的残忍无道让一切变得难以预测。他杀了伯邑考并将其做成肉饼,逼迫姬昌吃下。姬昌在西岐安定下来后,开始了他的讨伐商朝的旅程。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武王取得了胜利。纣王在鹿台自焚,商朝也随之灭亡,周朝取而代之。

西周和东周是周朝的两大阶段,周武王建立周朝并定都西岐,但因病重离世未能实现迁都镐京的计划。直到周成王即位,才实现了武王的遗志,将都城迁至镐京,这一举措稳固了国防,维持了周朝政局的近百年稳定,直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荒淫无道,烽火戏诸侯导致内乱外患严重,后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被废的太子宜臼在镐京自立为王,史称周平王。为了加强对东部地区的统治和防御,他联合郑、秦、晋等诸侯,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虽然国号仍为周,但东周已不再是当初的盛世,周天子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只能依赖其他诸侯的保护,任由他们强大。

最终,形成了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周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或许是因为早期的君王们过于耀眼,周王朝创造了许多传奇故事,所以周王室的没落总让人感到惋惜。

就像白月光一样,周王室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朝歌与西岐,作为商周时期的都城,迁都一直是政治家们常用的策略。然而,时至今日,朝歌与西岐仍是最具知名度的国都。

历经数千年的变迁,这两座都城如今位于何处?关于朝歌的记载,【史记·卫康叔世家】中提到,周公旦奉命讨伐殷商,杀死了武庚禄父和管叔……并将此地设为商墟,也就是黄河和淇水之间的土地。

然而,朝歌的具体位置仍有待确定。

在【史记】和【嘉庆·浚县志】中,都有关于殷墟的描述,指出它位于现今浚县西南、淇县东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考古学家发起了寻找殷商废墟的行动,根据历史资料提供的线索,在现今河南省鹤壁市钜桥镇刘寨与申寨中间地带展开了挖掘。

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挖出了一处大型城址遗迹,其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包括甲骨文、青铜嚣等,这些都经过了研究对比,确认为商代时期的产物,且出土位置正好位于「河、淇之间」,符合古代对殷墟的描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遗迹中还发现了一尊铜方鼎,鼎上刻有铭文,记录了当初纣王大修鹿台宫殿的事件。因此,专家们推断此遗址就是商朝灭亡时,纣王引火自焚的鹿台遗址,并将其命名为鹿台遗址。

考古学家们以鹿台遗址为据点,向周边地区扩展挖掘范围。果然,在西北方向又发现了一座大型城址遗迹,其中包含了各种商代陪葬品,以及一条宽达四十米的古城墙遗迹。

因为这个遗址位于刘庄,所以命名为刘庄遗址。鹿台遗址和刘庄遗址共同构成了商末国都朝歌的大致轮廓,曾是商代最繁华的城市。

纣王还在朝歌推行了甲骨文书写制度,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祭祀仪式,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贵族、文人和艺人,成为了多元文化交流的舞台。

然而,现在只留下了破败的遗址,昔日的繁华都随着纣王的那一把火化为灰烬。

岐山南麓的西岐,曾是周朝国都,其名源自太王之子季历。考古学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证实了朝歌的存在,并在随后的发掘工作中,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找到了一处规模巨大的古城遗址。

在岐山之阳发掘出的文物完美展现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其中一尊铜方鼎,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迁都镐京的故事,证实了这里就是周朝的国都西岐。

西岐,作为周朝文明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周武王以此为根据地,实现了四海统一,建立了周天子为首、诸侯为辅、百姓为本的统治模式。

尽管它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但仍让人们追忆着那段辉煌的文明历史。

结语:自古至今,中华文明始终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进步,在适应变化、迎接挑战中不断升华。无论是商朝还是周朝,它们都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国土、国家和民族的团结,是文明得以延续的关键。

也许商周之前的历史距离我们太过遥远,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追根溯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唯有了解自身的历史和起源,才能更坚定地迈向未来。

商周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消失」或许并非坏事,因为这正是历史的规律,前浪退去,后浪涌起。那些曾经的朝歌、西岐,即使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但它们仍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瑰宝。

正如文明会有停滞,但绝不会消失。

了解古代历史,不妨从这些经典文献开始:【尚书·商书·盘庚篇】、【史记·殷本纪】、【史记·夏本纪】、【后汉书·西羌传】、【殷商制度论】和【竹书纪年】。

这些文献记载了先秦诸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