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美国最愚蠢的错误,朝鲜战争真相时刻:板门店谈判秘闻

2024-07-23历史

大家好,欢迎来到 @ 視觉传达 本期咱们继续讲述发生在板门店的故事。本期为第27期。

板门店谈判地点

一、板门店:新的谈判地点

1951年10月25日,双方再一次坐回了谈判桌前。这一次,双方谈判的地点,从此前的开城来凤庄改到了一个名为 板门店 的村庄。

1951年10月24日,9辆联合国军卡车驶到了三八线附近一处不起眼的村庄—— 板门店 ,在一片土房子前停了下来。随后,40个人从车上卸下了帐篷和石油炉,并快速建起了一处由几座帐篷构成,配有地板、照明设施和保暖设备的营地。这处显得有些简陋的营地,就将是此后近两年里朝鲜战争交战双方代表进行停战谈判的地方。

板门店位于开城东南面,距离开城谈判的地点只有8公里。

与开城不同的是,板门店刚好处于双方战线之间的间隙中,距离两军战线的距离相等。那么,为什么交战双方会将板门店选定为新的停战谈判地点呢?在双方恢复停战谈判后,谈判又将如何演进下去呢?

二、此前谈判进程的回顾

1951年8月22日,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开城谈判宣告破裂。中朝代表提出以三八线为边界停战,遭到了联合国军代表强硬的拒绝。

当时,尽管双方 以开城为中心,划定了半径为8公里的圆形区域为中立区,但是在8月19日凌晨,志愿军排长 姚庆祥 带领战士们在巡逻时,遭到了美军和韩军偷袭,姚庆祥被残忍杀害。

姚庆祥

然后8月22日晚10点20分, 一架美军轰炸机在 中朝代表团的驻地进行了扫射并投掷了9枚炸弹!

为此,中朝代表团果断地中断了谈判。

1951年8月18日 联合国军 发动了一场攻势,但是陷入了血腥的山地战中。尤其是东线战场上的「血染岭」、「伤心岭」两次作战。到10月中旬,尽管联合国军攻占了这两个山岭并向前推进了12公里,但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就在山地战进行期间,双方再次恢复了接触,开始商定恢复停战谈判的事宜。

1951年9月6日,联合国军总司令 李奇微 向中韩方面首先发出了提议,表示希望双方能够更换谈判地点、继续进行谈判。

对此,9月13日,毛泽东致电金日成、彭德怀,表示「应掌握主动,提议或同意在开城复会」。在9月24日—26日之间,交战双方的联络官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会议,但对于在何处重开谈判的问题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9月27日,李奇微致函彭德怀和金日成,提出将处在双方战线之间的板门店作为新的停战谈判地点。10月7日,彭德怀、金日成致电李奇微,同意在板门店复会。

从10月10日起,双方的联络官在板门店以北搭起的一顶帐篷中开始磋商。12天后,联络官们终于达成了一项复会协议,决定将以板门店谈判地点为中心、半径为1000米的圆形区域划为中立的「会场区」,由双方数量相等的官兵共同组成军事警察队。

此外,在板门店附近,分别由双方控制的开城和汶山里也被各自作为圆心,划出了两个半径为5公里的圆形区域。在这两个圆形区域内,连同 开城—板门店—汶山里 之间的通道两侧200米的区域中,禁止双方武装人员的一切敌对活动。 ——(中国「军事科学院」编:【抗美援朝战争史】第三卷第九章)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军在10月24日这天建成了供双方谈判的营地。

10月25日,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帐篷内,双方代表再次隔桌而坐,恢复了谈判。此次谈判,尽管部分代表的人选有所变动,但双方的首席代表仍然分别为美国远东海军司令 特纳·乔伊 与朝鲜大将 南日

三、第二项议程的解决:划定军事分界线

早在1951年7月26日的开城谈判时,双方曾达成过五项停战谈判会议议程,分别是:

1、通过(会议)议程;

2、确定一条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区;

3、为实现停火与休战作出具体安排,包括成立一个监督停火休战的机构;

4、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

5、向双方有关国家政府建议事项,即对外国军队的撤出及政治上解决的各个问题提出建议。 ——(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第五十七章【喋血山岭】;日本陆战史普及会:【朝鲜战争】第九卷第二章)

在五项议程中,第一项因为议程的确立已获自动通过。而在围绕第二项议程的争论中,中朝方面希望以北纬38度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而美国不同意,导致了此前谈判的破裂。

此次重开谈判,双方立即展开了围绕着第二项议程的交锋。

在重开谈判首日的下午,双方的副代表,即美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 霍迪斯 和朝鲜 上将军 李相朝 就爆发了一次激烈争吵,两人都试图让对方首先拿出关于军事分界线的主张。这次冗长而缺乏意义的争吵持续了近一小时。以下,让我们回顾两人争吵中的一个片段,看一看当时双方互不相让的立场:

李相朝 :将军阁下对军事分界线有什么意见?

霍迪斯 :我方在休会前的最后一次会谈结束时曾征求过贵方的意见。贵方能够提出什么意见来呢?

李相朝 :我们愿意先听听您的意见。

霍迪斯 :我方已多次阐明了我们的意见,并且征求过贵方对我方意见的看法。这次是贵方提出举行副代表会谈的,因此期望贵方拿出意见。请吧!

李相朝 :阁下曾经讲过,贵方提出过新的意见,但我们听不出里面有任何可以打破僵局的新内容。

霍迪斯 :您说对了。但贵方也是如此嘛。

李相朝 :我方为了打破僵局,已经成立了一个小组委员会。只有当我们拿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意见时,才有可能打破这种僵局。

霍迪斯 :不错。贵方有何建议可以打破这种僵局呢?

——(沃尔特·G.赫姆斯:【停战谈判的帐篷与战斗前线】第六章【恢复谈判】)

此时,联合国军关于军事分界线的看法与之前相比有了变化。

在李奇微的要求下,联合国军代表在提出双方大致以实际战线为分界线的同时,应将战线最西侧、处在中朝手中、位于三八线以南不远处的开城划给联合国军。作为交换,联合国军可以让出战线中部和东部的两块突出部。

第二天, 朝鲜 代表就此进行了激烈的反对,要求联合国军退出在1951年8月—10月间夺取的土地,而这又遭到了联合国军代表的拒绝。

在此后的十几天里,双方一直围绕第二项议程进行着反复的争论和讨价还价。

不过,此时 朝鲜 代表改变了谈判策略。尽管仍然拒绝联合国军以双方实际战线为军事分界线的提议,却不再坚持以三八线为分界线了。

另一方面,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在11月6日认为,李奇微索要开城的提案不利于双方达成协议,并提醒李奇微,指出「公众的情绪并不赞成因开城而中断谈判」,使李奇微只得放弃了索要开城的主张。

11月7日,中朝代表终于同意了联合国军以实际战线为军事分界线的提案,并认为双方应各自后撤两公里。

不过,强硬的李奇微又提出应当以停战协定正式签订时的战线、而非以当时的战线作为双方的分界线,由此引发了双方代表的又一轮争吵。

最终,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有杜鲁门总统和艾奇逊国务卿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干预,要求李奇微接受中朝代表的新提案,李奇微只得奉命。

11月27日,经过双方参谋人员连续4天的地图作业,双方终于划定了军事分界线。令双方争吵不休、一度谈判破裂的第二项议程,即军事分界线问题,至此总算有了结果。

四、第三、第五项议程的解决

双方于1951年11月27日划定的军事分界线。(来自沃尔特·G.赫姆斯:【停战谈判的帐篷与战斗前线】第六章【恢复谈判】)

接下来,双方开始就第三项议程,也就是「 为实现停火与休战作出具体安排,包括成立一个监督停火休战的机构」 这一问题展开了下一轮谈判。在围绕第三项议程的谈判中,双方就各种细节问题进行了细致而琐碎的争论。其中,最激烈的争论发生在两个方面,也就是飞机场问题和中立国监察停战问题。

联合国军代表认为,停战后双方应维持各自保有的飞机场现状,以保障停战能够顺利进行,防止双方利用机场增强空袭对方的能力。中符号代表认为 「限制恢复和重建飞机场,是严重地干涉内政」 。由于在其它问题上都能让步,只有在飞机场这一点上一步不让,双方只得将飞机场问题搁置。

此外,双方也在选择哪些中立国对停战进行监察的问题上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中朝极力主张将苏联选入中立国监察机构中。而对这一要求,联合国军方面无法妥协。在这一问题上,由于联合国军代表态度强硬,双方一度陷入了无话可说的窘境。在1952年4月14日这天,双方的会谈甚至只有短短的15秒钟。

以下全文抄录双方代表的对话:

中方代表解方 :贵官方面有什么想说的话吧?

联合国军代表哈里逊: 没有。

中方代表解方 :由于贵官方面没有意见,本代表提议在明天的规定时间以前休会。

联合国军代表哈里逊: OK!

——(日本陆战史普机会:【朝鲜战争】第十卷第四章)

最终,直到1952年5月2日,双方才就第三项议程达成妥协,相关争论以中朝不再坚持将苏联选入中立国监察机构、联合国军不再干涉朝鲜机场建设而告终。

此外,在关于第三项议程的讨论开始后不久,双方于1951年12月11日和1952年2月6日分别开始了关于第四、第五项议程的谈判。

其中,第五项议程,即 「向双方有关国家政府建议事项,即对外国军队的撤出及政治上解决的各个问题提出建议」 这一项进行得特别顺利,双方在2月16日就达成了协议,决定「 在签定停战协定并开始生效后的三个月内,由双方分别指派代表举行较高级的政治会议,通过谈判解决从朝鲜撤出全部外国军队的问题和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 (沃尔特·G.赫姆斯:【停战谈判的帐篷与战斗前线】第八章【一揽子建议】)

至此,停战谈判似乎就只剩下不怎么起眼的第四项议程,也就是 「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 了。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恰恰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使得双方争论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也将导致更多生命消失在朝鲜半岛中部的山地。

敬请关注第28篇:朝鲜战争真相时刻:真实的上甘岭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