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复旦教授朱东润与妻子恩爱49年,妻子却自尽,留下遗言:钱在口袋

2024-04-20历史

1968年的一个深秋,复旦大学教授朱东润回到家中,却发现妻子邹莲舫已经自尽身亡。在朱东润的棉袄上,邹莲舫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东润:对不起,我先行一步了。钱在衣袋里。"这对相濡以沫49年的夫妻,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风雨?邹莲舫为何在晚年选择轻生?朱东润又是如何度过失去爱妻的悲痛岁月?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对伉俪的传奇人生,揭开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朱东润与邹莲舫的青梅竹马

1900年的春天,江苏泰兴县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女婴。这个女婴出生在邹家,取名莲舫。莲舫自幼聪慧过人,待人接物也十分得体。她的大哥邹汝舟是位有学问的读书人,常常给莲舫讲述诗词歌赋,开启她的文学之门。

莲舫19岁那年,邹汝舟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事。对象是同乡的朱东润,比莲舫大4岁。朱东润曾留学英国,学成归来后在南通师范学校教英文。他为人谦逊有礼,学识渊博,很得邹汝舟的赏识。

按照当时的风俗,这门亲事从订婚到成亲,莲舫和朱东润并没有见过面。直到洞房花烛夜,两人才算正式见面。朱东润见到莲舫,顿时被她的美丽与气质所吸引。而莲舫对这个温文尔雅的丈夫,也颇有好感。

婚后,莲舫来到朱家,才发现家中情况与想象的有些不同。除了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还要供养40岁的大伯和他的妻儿。家中开销全靠朱东润一人的薪水维持。面对困境,莲舫没有抱怨,而是更加勤俭持家。她对婆婆悉心照料,对大伯一家也十分友善。渐渐地,她以贤惠和睿智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

朱东润对妻子的感情也日益加深。他常常对莲舫说:"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莲舫也以微笑回应丈夫的深情:"你在外面努力工作,家里的事就交给我。"在莲舫的悉心打理下,朱家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其乐融融。

几年后,朱东润和莲舫的爱情结晶——大女儿朱君迈出生了。看着女儿粉嫩的小脸,夫妻俩喜不自胜。此后,他们又陆续生下6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虽然生活依然拮据,但朱东润和莲舫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在他们眼中,拥有彼此和孩子们,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二、抗战岁月的艰难维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战火迅速蔓延到大江南北,武汉也成为日军进攻的目标之一。

面对国难当头,武汉大学决定内迁四川乐山。朱东润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留在武汉与妻儿团聚,还是远赴大后方为抗战尽一份力?这个问题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邹莲舫看出了丈夫的纠结。她虽然舍不得分离,却坚定地支持朱东润的选择。"你去四川吧,家里的事情有我呢。"邹莲舫的一番话,让朱东润下定了决心。

1938年初,朱东润只身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他不知道,这一别竟是八年。列车在四川盘旋前行,朱东润的心却飞回了泰兴的家中。他挂念年迈的母亲,牵挂稚嫩的儿女,更思念着贤惠的妻子。

朱东润远在四川,家中的重担都落在了邹莲舫一人肩上。7个孩子,最小的才两个月,最大的也不过16岁。婆婆住在大伯家,每月还要送去赡养费。面对如此窘境,邹莲舫没有怨言,而是更加勤俭持家。

为了维持家计,邹莲舫白天在杂货铺忙碌,晚上绣花赚钱,还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她常常是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即便如此,生活依然拮据,孩子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

一次,邹莲舫染上了严重的瘟疫,高烧不退,命悬一线。她自知大限将至,便嘱咐长子:"我若不在了,就把灶屋偏门改作棺材,就近埋葬。"所幸,邹莲舫最终挺了过来,但身体大不如前。

朱东润虽在千里之外,却时刻牵挂着家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家里写信,寄去微薄的薪水。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书信往来并不顺畅。有时一个月才能收到一封,有时几个月杳无音讯。

朱东润在信中细细叮嘱妻子要照顾好自己,要好好教养儿女。他还不忘鼓励邹莲舫要坚强,要相信抗战必胜,相信他们终会重逢。每当读到丈夫的来信,邹莲舫总会泪眼婆娑,却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书信成为维系这对夫妻感情的纽带。朱东润在信中倾诉着对妻儿的思念,邹莲舫在回信中诉说着生活的不易。他们虽身处两地,心却从未分离。

抗战的炮火,没能摧毁朱东润和邹莲舫的爱情,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加坚贞不渝。八年的分离,八年的煎熬,只为了能在胜利的那一天,再次拥抱彼此。

三、重逢后的美满生活

1946年的冬天,朱东润终于踏上了归家的旅程。经过漫长的跋涉,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泰兴老家。当他推开家门的那一刻,邹莲舫早已泪流满面,紧紧地拥抱住丈夫。

"东润,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年,我们都受了太多苦了。"邹莲舫哽咽地说道。

朱东润轻抚着妻子的后背,安慰道:"莲舫,对不起,让你独自承担了这么多。以后,我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夫妻俩相拥而泣,倾诉着这些年的思念和艰辛。孩子们也围了上来,一家人抱头痛哭,诉说着失而复得的喜悦。

抗战胜利后,国家百废待兴。1952年,朱东润受聘于上海复旦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邹莲舫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泰兴,随丈夫来到繁华的上海。

对于一个乡下妇女来说,适应大城市的生活谈何容易。然而,邹莲舫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很快就融入了上海的生活,还主动协助复旦大学食堂的管理工作。

每天,邹莲舫都会早早来到食堂,和大家一起烧饭做菜,忙得不亦乐乎。看到妻子兢兢业业的身影,朱东润打趣道:"你这是从小锅小灶里解放出来,又掉进了大锅大灶里啊。"

邹莲舫笑着回应:"小锅小灶是为自己,大锅大灶是为大家。我这是在为人民服务呢。"

朱东润被妻子的豁达和无私深深打动。他由衷地感叹,有这样一位贤惠而又进步的妻子,是他此生最大的幸运。

随着岁月的流逝,朱东润和邹莲舫回泰兴的次数越来越少。两人商量后,决定把泰兴的房产悉数捐献给国家。朱东润说:"我们在上海安居乐业,泰兴的房子闲置也是浪费。不如献给国家,发挥余热。"

邹莲舫点头赞同:"你说得对。我们虽然离开了泰兴,但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乡父老。把房子捐出去,也算是尽了绵薄之力。"

就这样,朱东润和邹莲舫把泰兴的旧宅六间、新宅以及宅后的两亩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家。这一举动,让他们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更加崇高。

1965年,朱东润迎来了70岁的生日。为了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邹莲舫提议去南翔古镇游玩。朱东润欣然应允,夫妻俩便一同踏上了这趟温馨的旅程。

古镇的街道整洁而古朴,散发着江南水乡独有的韵味。朱东润和邹莲舫漫步其中,欣赏着两旁的美景,品味着生活的惬意。在古猗园饭店,他们还点了两笼小笼包,细细品尝。

看着妻子慈祥的面容,朱东润感慨万千。他们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始终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此时此刻,朱东润只希望时光能就此停留,让他们永远沉浸在这份恬淡的幸福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成为朱东润和邹莲舫最后一次共同出游。往后的岁月里,一场巨大的风暴席卷而来,再次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但无论前路多么坎坷,朱东润和邹莲舫始终紧紧相依,用爱与信任撑起了一片天空。

四、晚年生活与精神传承

1978年,朱东润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经过长达12年的冤屈,他终于得到平反,重新回到复旦大学工作。然而,最让他欣慰的,是1979年,亡妻邹莲舫也得到了平反昭雪。

尽管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朱东润从未忘记妻子的牺牲和付出。为了纪念她,他执笔写下了传记【李方舟传】。在书中,他化名宋敦容,邹莲舫化名李方舟。字里行间,满是他对爱妻的思念和感恩。

书的结尾,朱东润没有写邹莲舫的离世,而是定格在两人共同庆祝他70大寿的美好时刻。仿佛通过文字,他再次与妻子重逢,回到了那段恩爱的岁月。

1979年5月,在组织的引导下,朱东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坦言,知识分子理应为国家的前途而奋斗,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加入党组织,正是他报效祖国的方式之一。

晚年的朱东润并未就此停下脚步,而是继续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创作。他先后完成了【陆游传】【梅尧臣传】【杜甫叙论】【陈子龙及其时代】【元好问传】【朱东润自传】【王守仁大传】等一系列传记作品,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朱东润笔下的传主,大多是那些不计个人得失、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通过他们的故事,朱东润向世人展现了高尚的人格力量和震撼人心的精神风貌。他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妻子邹莲舫的无私奉献精神。

尽管年事已高,朱东润依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常常对人说:"我死后,若有人说一句'我国传记文学家朱东润去世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1988年2月10日,这位传记文学大家因病逝世,享年92岁。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孩子们将他的骨灰送回泰兴老家安葬。由于当年邹莲舫仓促离世,骨灰未能保留,子女便将两人结婚40周年的合影放入骨灰盒中,让他们在天之灵得以团聚。

朱东润和邹莲舫的故事,是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传奇。他们携手走过战争与和平、苦难与幸福,留下了不朽的爱情篇章。即便死亡将他们暂时分离,但精神的交融却从未停止。

如今,每当人们谈起朱东润,都会由衷地敬佩他的学识与品德。而他与邹莲舫的感人故事,更是在一代代人的口中传颂。这对伉俪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相濡以沫的爱情,何为矢志不渝的信念。

朱东润曾说:"莲舫对于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正和我对莲舫的没有任何怀疑一样。"这份坚贞不渝的信任,穿越了时空,化作永恒。他们的故事,将继续感动和激励着后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