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以色列犹太人占据的这块土地,为什么会引起多方关注?

2024-01-01历史

1949年1月7日,小寒节气,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结束。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的结果出乎外界预料,总觉得刚刚诞生在摇篮里不到一天的小小以色列,居然能扛住周边五大阿拉伯国家军队外加不接壤的沙特也门伊拉克志愿部队围攻,还能战而胜之,是一个军事奇迹!阿拉伯人表面似乎在实力上明显更强,更凭借突袭占据了先发优势,但从战略准备上看,犹太人却要充分的多。

在20世纪30年代,犹太人已经确信,英国人不会真心支持他们的复国梦想,就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在与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哈加纳、伊尔贡、莱希、帕尔马赫等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军事组织,成为了迅速组建起来的以色列国防军中坚。

一直视自己为当然主人的阿拉伯国家,则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与宗主国大英的政治博弈上,具体战术准备则要落后得多。在国家独立层面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其实处在同一时间段的二战结束不久,即使埃及这种名义上1922年独立的国家,国防方面也一直主要由英国人负责。

1948年5月中旬,战争开始之时,阿拉伯联军总兵力投入只有4.3万人,勉强与以色列匆忙动员的3.5万人持平。1949年1月上旬时,以色列动员总兵力已经达到11万,对6万阿拉伯联军取得了压倒性优势。胜负结果毫不意外,本-古里安甚至在1月8号的日记里兴奋地记下了一句话:「一个绝好的日子,战争难道就在这一天结束了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犹太人除了军事上踏踏实实抓枪杆子准备更早,对脚下这片土地渗透经营的未雨绸缪,同样也比想当然的「地主」阿拉伯人深刻得多,专业得多。谋定而后动,日拱一卒,已经蚕食经营了几十年。

以色列犹太人占据的这块土地,为什么会引起多方关注?需要从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结构关系理解,阿拉伯半岛如同巨大的脚掌踩在非洲这颗硕大的头颅顶上,藕断丝连。阿拉伯半岛虽大,能养活人的农业有用之地却不多,环境最好的连片农业种植区「新月沃地」弥足珍贵。新月沃地东段,发源于亚美尼亚山结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汇集伊朗高原扎格罗斯山脉南麓的补水,造就了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核心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最初形成地之一。

新月沃地西段,则沿地中海东端沿岸分布着一系列山水相间以约旦河谷为中心的「西亚裂谷带」。新月沃地简单来说,就是延伸到波斯湾的两河流域,加上东地中海沿岸的西亚裂谷带,西亚裂谷带宜居地的末梢,刚好延伸到内盖夫荒漠。越过内盖夫荒漠再向南,与亚喀巴湾对接的是阿拉伯「人祖山」塞拉特山脉。在阿拉伯半岛,土地平整度是次要的,气候降水才是第一要素。如果没有水,平原之地都会变成沙漠;如果有了水,山地之中也能够成为人口密集的核心区。山管人丁水聚财,降水需要「靠山」,细长的塞拉特山脉紧贴着红海边,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延伸变高变宽,进入半岛西南角后形成绵的高山和高原,海拔3666米的哈杜尔舒艾卜峰,占据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最高点。

有高大山体纵深保护,不再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就能拦住空气中的水分,降下地形雨,涵养更多的水源。半岛西南角甚至有两个雨季,年降水达到1000毫米,形成众多绿意盎然适宜农业的山川河谷盆地,养活了众多的人口,被游牧在气候高温干热降水量不到100毫米的低地沙漠其他部落艳羡地称为「幸福阿拉伯」(「幸福」在阿拉伯语中就读作「也门」)。而紧贴红海岸边平行游走的塞拉特山体细长部分,水源最为集中的两个绿洲,则是麦加和麦地那。

至于从塞拉特山脉走低后缓缓向波斯湾倾斜的阿拉伯半岛主体,貌似低海拔平原大有可为,其实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几乎全是不毛之地的荒漠。在尚未从沙漠中发掘出石油资源价值的农业时代,偌大一个阿拉伯半岛,只有北边的「新月沃地」和西南的「塞拉特山地」,适宜作为人类成规模聚居的生存空间,典型的「金角银边草包肚」。新月沃地的环境条件,本身比塞拉特山地好得多,但过于富庶怀璧其罪,又处于波斯湾与地中海之间东西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各方势力争夺激烈。波斯萨珊王朝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在此争斗了四百多年,双方你来我往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又阻断了东西交通商路,倒让第三方阿拉伯人渔翁得利。传统商路不通,转走亚丁湾的红海航道贸易日渐兴盛,地处红海中继枢纽的麦加大得其利,逐渐崛起。

公元7世纪,生于麦加的穆罕默德,创立天方教后,以麦地那为基地,打败了麦加贵族,并用天方教义集权整合了塞拉特地带的阿拉伯族群,进而向外扩张。不到一百年时间,成就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堪称后起民族厚积薄发的逆袭经典。整合好的阿拉伯人从塞拉特山地出发,北上东进拿下新月沃地,继续进取,一度统治伊朗高原几十年。西出拿下北非后,甚至跨海征服伊比利亚,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打进了欧洲腹地,此后与十字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演「征服与反征服」的缠斗戏码近八百年。一直到15世纪中后期,西班牙人才彻底结束天方教遗留在伊比利亚的最后一个王国格拉纳达的统治。可以说,没有天方教的逼迫,十字教断不能走上向西窥探大洋,进而发现新大陆的道路。

甫一新生的阿拉伯帝国,竟能取得如此惊世骇俗的成就,当然要感激穆圣创教整合激励迸发出的磅礴力量。于是,麦加作为天方教第一圣地,麦地那作为第二圣地的祖庭精神图腾象征不可动摇。全取新月沃地及其背后的伊朗高原,则汲取了波斯帝国浓墨重彩的文明底蕴,为帝国打造出流光溢彩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征服北非福地,尤其是尼罗河流域滋养的埃及这一重镇,更扩充阿拉伯人口总量翻了一番还多,让有足够人口基数打底的阿拉伯族群,从此能够作为人类社会的一支主要力量持续参与文明博弈,而不至于被全盘清洗赶下世界舞台,随风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塞拉特圣地,新月沃地,北非福地,就是撑起阿拉伯人基本盘的三根支柱,分别为他们注入了精神基点,文明活力,血脉绵延。而三根支柱在地缘结构上的枢纽结合部,正是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正因为其枢纽,导致其成为争夺热点。帝国时期,阿拉伯系的埃及马穆鲁克政权、叙利亚的王朝、伊拉克的哈里发,甚至从中亚呼罗珊赶过来的突厥人都要从这里分一杯羹。更遑论蒙古西征的旭烈兀大王,其麾下切的不花大将,率两万蒙军也想在此确立统治,最终在阿音扎鲁特战役中被埃及马穆鲁克的忽秃斯击败,阿音扎鲁特就是现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最大的城市纳布卢斯。蒙古人短暂的占领结束后,帖木儿帝国从这里突击了埃及,奥斯曼帝国从这里深入阿拉伯半岛一直攻击到南端的也门。到19世纪末奥斯曼的旗帜在阿拉伯的土地上摇摇欲坠时,英国人来了,法国人也来了,犹太人躲在英法的旗帜之下,捧着圣经,默念着【贝尔福宣言】,也悄悄的来了。

二战后,美国人接过英法的搅屎棍,继续在这里大力搅合,站在美爹身边帮着一起搅合的,正是新生的以色列。当他两正父慈子孝搅合得高高兴兴,巴勒斯坦这口大锅滚烫欲开之时,北方的一头熊慢慢踱步到了叙利亚,于是,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