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中央让粟裕当华野司令,粟裕为啥坚决让给陈毅?

2023-12-30历史

粟裕三次让帅,是老一辈革命家光辉人格的典型代表。

粟裕将军戎马一生,立下无数奇功,枪林弹雨中走过来,一直到去世,身体里还留着弹片,功勋至哉伟哉,可就是这样一位名满天下、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的开国元勋,却对功勋、奖赏、名位,视之如蔑如,其人格之纯良、境界之高远,令人不胜钦敬。

一、1945年第一次让帅张鼎丞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央决定加强苏皖一带军事力量,派大批干部加强到新四军和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军区。

当时,张鼎丞率领在延安整训的300名干部来到淮阴,与粟裕等部会合。中央决定成立华中军区,并任命张鼎丞担任司令员。

张鼎丞也是党内的老同志,长征时他留在闽西苦苦支撑,革命意志坚如磐石,为保留江南革命火种做出了巨大贡献。

要他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主要还是考虑他在党内的威望、名声都足够高,而且抗战期间长期在中央工作,在全局眼光、领会中央战略意图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但张鼎丞也是一位高风亮节的老党员,他向中央力辞司令员一任,原因是粟裕长期在新四军领导部队,对当地的军队更了解,由他出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更有利于指挥部队。中央收到他的电报后,于1945年10月8日,复电同意粟裕任司令员,张鼎丞任副司令员。

粟裕裕接到任职命令后,连续向中央发了两封电报,力主请更熟悉全局形势的张鼎丞任司令员,他做副司令员,在军事方面绝对配合和协助张鼎丞工作。

中央对张、粟两人互相谦让的做法,既高兴又欣慰,于是仍以张鼎丞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

张、粟二人以革命事业为重,完全不计较个人进退得失,体现了当时革命者最宝贵的品格。后来华中军区指挥各部与国民党军作战,张鼎丞主持大局、对粟裕言听计从,粟裕则言无不尽、积极指挥,苏中七战七捷打得行云流水,辉煌的战绩为张粟二人的高风亮节作了最过硬的注解。

不得不额外提一句,张鼎丞也有「三次让官」的美名。第一次是他和粟裕互相辞让司令员。第二次是在1964年,时年66岁的张鼎丞主动提出辞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一职,连续提了两次,也没获批。1976年,他又主动请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职,用实际行动支持当时中央作出的取消领导干部终身制决定。

二、1948年再让陈毅

华中、山东两支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

按理说,野战军的军事指挥工作,历来都由军事主官亲自负责。像西北野战军之彭德怀、东北野战军之林彪、中原野战军之刘伯承、华北野战军之聂荣臻。

但陈毅在军事指挥方面不是强项,反而粟裕打出过苏中七战七捷、宿北战役等大胜仗,陈毅以十分宽广的胸怀,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粟裕。陈则负责其他事务,有点类似于东野罗荣桓的角色,打仗的事你全管,其他的我全管。

山东、华中两部分大军合并到一起,两个系统的干部彼此陌生,合作上一开始并不顺畅。甚至到了1947年孟良崮战役时,山东系统的一些干部对粟裕这位副司令还不够尊重。

当时对孟良崮发动总攻时,形势非常紧张,一旦打得慢了,各路阻援防线一旦被敌黄伯韬、李天霞等部突破,孟良崮战役就有可能打崩,堕入张灵甫中心开花的算计。粟裕对各部下的都是死命令,必须限某日攻下孟良崮。

当时在前线的某纵队司令,其人出身于山野系统,在电话中对粟裕说,自己的部队伤亡太大,粟裕的命令不好执行。

陈毅当时和粟裕在一起,看到粟裕被顶撞,气不打一处来地接过电话说:「我是陈毅,粟裕的意见,就是我陈毅的意见,你们还有什么话说!」该纵队司令一见陈毅发火,不敢再讨价还价,撂下电话便指挥部队发动了猛攻。

当然,那位纵队司令也是我军战功赫赫的功臣,讲这个段子对这位老前辈并无恶意。其实人和人合作,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理解到知根知底的过程,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讲这件事,我们更多地是从中看出陈毅和粟裕彼此相互支撑、齐心协作的亲密关系。

陈毅自己讲过一件有意思的事。粟裕打仗喜欢在作战室研究地图,往往看着地图,心里就定下了作战决心。每当这个时候,陈毅就主动离开作战室,到处转转,甚至找人下下棋,陈毅说,我离开这里很必要,免得粟裕事事向我报告,耽误时间。

1948年4月,中央接受粟裕的建议,华野和中野联手,在中原打几个大仗。中央考虑,为了事、权、责相统一,让粟裕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到中原局工作,并担任中野第一副司令员。

粟裕坚决向中央请辞,一定要留陈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反复商请之下,中央同意陈毅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但人要到中原局去,兼任中野第一副司令。粟裕则出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全面负责华野工作,其实就是个不挂名的华野司令。

为什么粟裕执意要留陈毅呢?多年后,粟裕对夫人楚青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什么官位、地位,他心心念念考虑的是方便军事指挥的问题。

华野毕竟合并组建不久,部队处在不断地融合、扩充过程中。陈毅老总无论是在新四军系统还是山东系统,都积累起非常高的威信,有他在,什么山头他都镇得住,粟裕指挥起来就方便的多,可以无形中化解很多矛盾、处理掉很多麻烦的人际关系。

华野军中一直流行一句话,陈不离粟、粟不离陈。就连对手国民党军,也一向将陈粟并称。这大概就是对陈毅、粟裕两位历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搭档关系的最好诠释。

三、1955年坚辞元帅衔

1955年全军授衔是我军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评定军衔,既是对广大解放军将领汗马功劳的认可,也是对功劳的评定。

1955年授衔,共授予10位元帅、10位大将、55位上将、175位中将、802名少将。

中央起初提出授衔方案时,粟裕原来被列为元帅衔。

授元帅衔,粟裕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他革命经历早,井冈山时代就已从军,长征时期坚持在闽赣一带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率新四军一部长期与敌斗争,解放战争时期,打出过苏中战役、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豫东战役等神仙仗,特别是淮海战役,他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创造了歼敌数最多、以少打多并且全胜的纪录。

这样一位独当一面、战功赫赫的元勋大将,怎么褒扬都不为过。毛主席评价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知华东粟裕,蒋介石的几大金刚,谁不害怕粟裕。」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粟裕向中央递上报告,坚决辞让元帅之衔。

当时党外人士邵力子听说中央要授粟裕元帅之衔,向他贡献,粟裕脱口而出:「评我大将就够高了,要什么元帅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毛主席闻讯,无限感慨地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

后来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被中央点名排在十位大将的第一位。

粟裕功高而如此谦退,颇有古仁人之风。英风伟绩,足以光耀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