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都不敢挖?德国专家核磁扫描后,发现墓中不一般

2023-12-07历史

前言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以东3.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 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但是,秦始皇陵为何至今都不敢挖呢?是因为技术上的困难,还是因为文化上的顾虑,或者是因为墓中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秦始皇陵的发掘史

秦始皇陵的发掘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死后不久,当时就有盗墓贼试图侵入陵墓,但都没有成功。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始皇陵的修建工作前后持续了39年,从秦始皇即位为秦王的当年开始(公元前247年)。

直到秦二世即位一年多后,由于战乱的缘故才草草完工,时在公元前208年冬。

秦始皇陵内部埋藏着大量的文物和奇珍异宝,还有水银河、流沙层、连环翻板、机关连弩、诅咒、伏火等六大机关, 以防止盗墓者的侵入。

外观则是一座高约76米的土丘,周围有两重围墙,内外各有一座门,门上有铜铸的鹰、犀、虎等动物形象,十分壮观。

到了近代,当时有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秦始皇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但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发掘。

其中最有名的是193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文化部长蒋廷黻曾经派遣考古学家李济和李炳南等人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勘察。

他们在陵墓周围发现了大小形状不同、内涵各具特色的陪葬坑、陪葬墓, 出土了包括秦代铜器、陶器、玉器、武器等珍贵文物。

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不稳定,以及技术和资金的限制,他们没有对秦始皇陵本体进行发掘, 只是制定了一份保护和发掘的计划,但没有得到实施。

直到近现代,当时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探测和扫描,但都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发掘。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公里处打井时, 发现了秦代兵马俑残片及铜镞、弩机。

经过考古部门的发掘和研究,发现了三个兵马俑坑,出土了8000多件陶制的兵马俑和铜车马等文物,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的发现奠定了秦始皇陵被发现的基础,通过兵马俑周围的勘察和研究,考古学家准确确定了秦始皇陵的位置。

此后,秦始皇陵园内又陆续发现了其他的陪葬坑和墓葬, 如青铜水禽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等。

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为研究秦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最近的就是2002年,德国考古学家和物理学家联合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 试图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他们利用一种特殊的仪器,可以在不破坏土层的情况下, 探测到地下的磁场变化,从而推断出地下的结构和物质。

最后他们对秦始皇陵的土丘和周围的区域进行了扫描,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结果。

秦始皇陵里的机关

秦始皇陵里的机关是秦始皇陵的一大特色,也是秦始皇陵的一大难题。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里有水银河、流沙层、连环翻板、机关连弩、诅咒、伏火等六大机关, 以防止盗墓者的侵入。

这些机关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秦始皇陵的神秘感,也增加了秦始皇陵的危险性。

如果不小心触发了这些机关,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对秦始皇陵的发掘,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和谨慎。

水银河是秦始皇陵里最有名的机关之一,也是最难以解决的机关之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里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象,下具地理」。

也就是说,秦始皇陵里用水银模拟了天上的星辰和地下的河流,构成了一个微缩的宇宙。

作用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灵魂,也是为了展示秦始皇的权威和荣耀。

这个机关的难点是,水银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如果不加防护,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且,水银的流动和压力,可能会影响土层的稳定性, 导致陵墓的坍塌。因此,对水银河的探测和处理,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设备。

流沙层是秦始皇陵里最危险的机关之一,也是最难以发现的机关之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里有「以鱼鳞之法, 施于上,下穿泥为流沙,盗贼至,无不陷溺」。

也就是说,秦始皇陵里用鱼鳞状的砖瓦铺设了地面,下面埋设了流沙,一旦有人踏入,就会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沼。

这个机关的作用是为了阻止盗墓者的进入, 也是为了保持陵墓的密封和干燥。

破解的难点是,流沙层很难被探测到,而且一旦触发,就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文物的损毁。

因此,对流沙层的发现和清除,需要有精密的仪器和方法。

连环翻板是秦始皇陵里用石板铺设了通道,中间设置了机关,一旦有人走过,就会触发翻板,从而遭到刀剑或毒箭的攻击。

这个机关的作用是为了杀死盗墓者,也是为了保护陵墓的安全。

连环翻板的设计和布置,可能非常巧妙隐蔽,而且有多重变化,很难预测和避免,因此,对连环翻板的识别和解除,需要有智慧和勇气。

机关连弩是秦始皇陵里安装的自动发射的弩机, 一旦有人靠近,就会射出黄金制成的箭矢。

其触发和射程,可能非常迅速,而且可能有多方向,很难躲避和抵挡。

伏火是秦始皇陵里埋设的膏油为燃料的火器, 一旦有人接近,就会引发火灾,无法扑灭。

因为膏油的储存和点燃,可能非常隐秘,而且可能有持久的效果,很难熄灭和控制。

因此,对伏火的预防和扑救,需要有技巧和勇气。

核磁成像

核磁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磁场和射频波,获取物体内部结构和组成的信息的技术。

核磁成像的优点是,可以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 获得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适用于对各种材料和物质的探测和分析。

2002年,德国考古学家和物理学家联合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试图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他们利用一种特殊的仪器,可以在不破坏土层的情况下, 探测到地下的磁场变化,从而推断出地下的结构和物质。

他们对秦始皇陵的土丘和周围的区域进行了扫描,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结果。

发现了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秦始皇陵的土丘下, 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宫殿,占地约2.13平方公里,高约30米,呈方形布局。

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墓室,边长约50米,高约10米,是秦始皇的安息之所。

墓室的四周,有四个辅助的墓室,分别位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角落, 各自有一个通道与墓室相连,可能是用来存放陪葬品或者供奉祭祀的地方。

墓室的上方,有一个穹顶,上面镶嵌了珍珠和宝石,模拟了天空的星辰。墓室的下方,有一个水池,里面流淌着水银,模拟了地下的河流。

墓室的内部,有一个棺椁,里面埋葬着秦始皇的遗体, 周围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奇珍异宝。

墓室的入口,有一扇厚重的石门,上面刻有符咒和诅咒,阻挡着外界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