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和萧子升穷游,遇一村姑给二人看相:你将来可能会做山大王

2024-07-29历史

毛主席的老师兼岳父杨昌济先生,他有三个很得意的学生,分别是毛主席、蔡和森还有萧子升。在这三人里面,毛主席跟萧子升的关系是最亲近的。他俩兴趣差不多,性格也类似,年龄又差不多大,而且都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所以很自然地,两人就成了什么都能说的好朋友。

在萧子升毕业还不到一年的时候,毛主席由于想念这位老友,接连给萧子升写了 13 封信,有好几封信开头,毛主席都写着「日来思念甚殊」。

这么一看,那时候他俩的友情可深着呢。

就因为友情深厚,那时候毛主席和萧子升一块儿干了不少事,像有名的「新民学会」,就是他俩一起弄起来的。

另外,在 1916 年还没毕业的时候,这俩人还干过一件「牛事儿」。啥牛事儿?就是为了长见识、多了解社会,他俩决定暑假的时候,一分钱不带,从长沙出发一路走着,穷游湖南。

在这一路当中,出现了好多特别有趣的事儿。

毛主席和萧子升的穷游打算,实际上是他俩临时起意的,通俗来讲就跟当下流行的那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差不多,他俩有了这想法后,稍微一合计,就定下来了。

当然啦,就算是穷游,起码的准备也得有点呀,所以,经过一两天的准备,两人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动身了。

要说这行囊里都装了啥?东西挺少的,每个人就带了一把雨伞,还准备了一套能换洗的衣服和毛巾,再就是带了些纸笔这类东西,钱是一点儿没带。

就这么着,这两人在当年七月,从长沙小西门动身,开启了行程。可谁承想,原本劲头十足的他俩刚走出去没多会儿,就碰到了头一个难题。

因为得渡过湘江,就得坐船,可坐船得要钱,然而这俩人一分钱都没有。

咋整?当时毛主席和萧子升都不清楚,然后,他俩在湘江边上合计了好一阵,可合计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个法子,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呀?

最后啊,是毛主席主动跟岸边一个船夫讲清楚,说自己是学生出来游历的,身上没钱。这船夫是个好心人,看他们俩不像骗子,最后同意免费送他们过河。

就这么着,两人幸运地白坐了一回船,把出门后碰到的头一个问题解决了。可等过了河,第二个特现实的问题又找上他们了。

过了河以后,他俩一边走一边唠嗑,一直走到宁乡(今长沙宁乡市),这时候都过中午了,他俩这才发现肚子咕咕叫,原来从上午出发到这会儿,两个人啥都没吃,得赶紧找点东西把肚子填饱。

可麻烦的是,这俩人身上都没钱,那到底去哪儿吃饭呀?

为了填饱肚子,两个人一路上开始「要饭」,可在那个时候,普通农家自己吃饱饭都难,哪有多余的粮食去帮助两个路过的穷学生呀?

所以,争了半天,这两人一口饭都没吃上,而且一直走路,把他俩饿得两眼直冒金星。

于是,毛主席跟萧子升合计,这么一直下去不行,得找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去「讨饭」才行,当时比较富裕的人家,也就读书人的家了,因为能读书,起码表示经济方面还算可以。

所以啊,这俩人一打听,听说附近有个姓刘的老学究,据说还是清朝的翰林呢,等搞清楚这位刘翰林的家在哪儿之后,毛主席和萧子升就鼓足勇气去敲门。

之所以硬着头皮去敲门,是因为他们当时也不清楚这位刘翰林会不会搭理他们这种穷学生。为了不空着手去,两人还临时写了一首诗,一方面当敲门砖,另一方面用这诗表明自己的来意:

翻山越水到名郡,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去拜见学尊。路途伴着白云好似晶亮大海,清晨露水沾衣,饿着身子前行。

这首诗要是仔细品读,能看出写得特有趣。前两句里通过「翻山渡海」与「竹仗草履」,表明了自己是出来游历的身份。而且呢,还用上「学尊」这个词,给刘翰林这位读书人戴了顶高帽。

接下来这两句,是在接着吹捧刘翰林的前提下,讲出了自己的目的。像拿「白云」来暗示刘翰林的隐居日子跟白云似的超凡脱俗。最后那个「浸饿身」意思很直白,就是说咱们饿啦,想在您这儿找点吃的。

不得不讲,这念过书的人啊,就连「讨饭」这种事儿都能讲得这么文绉绉的,那这位刘翰林瞧见这首诗以后,到底是啥反应、啥态度呢?

一开始,刘翰林仔仔细细读完这首诗,跟那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就让他俩先坐着等会儿,没想到自己居然站起来走掉了。

这个行为,萧子升和毛主席都觉得挺意外的。

他们本来觉得,要么会直接被撵出去,要么能被招待一顿饭,可刘翰林啥也不说扭头就走,这可把他们给弄迷糊了。

于是,俩人在刘翰林家的堂屋里,一边饿着肚子,一边琢磨这到底是啥意思?

来来回回说,两人就彼此宽慰,觉得这刘翰林肯定是给家里人吩咐准备饭食去了,毕竟作为一个老学究,不可能不明白那首诗的意思。可随着等待的时间不断变长,两人心里逐渐发慌了,实在是太饿啦。

一直等到了末尾,刘翰林才慢悠悠地来了。

刘翰林出来后,没跟这二人提吃饭的事儿,而是笑着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纸包,给了他们。

萧子升眼神好使,一下就瞅出来这小纸包多半是钱,等他接过来用手轻轻一捏,心里就有数了,这钱好像还挺多。

随后,刘翰林跟二人说了再见,萧子升和毛主席也挺识相,马上就离开了刘家。出门后,他俩找了个安静的地儿打开那个小纸包一瞧,哎呀,居然有整整 40 枚铜元(民国初期的一种货币)。

这钱,在当时对于两个穷学生来讲,可真是不少了,然后他俩很快找了个小饭馆,一通狼吞虎咽,总算把肚子填饱了。

这时候有人可能就问了,刘翰林为啥平白无故给俩穷学生一笔钱呢?其实啊,刘翰林这么做,就表明他很会察言观色,也特别懂人情世故。

毛主席和萧子升,虽说穿得挺破旧,可他俩都是读过书的,自身的气质压根不像讨饭的乞丐。对于阅人无数的刘翰林来说,这一点他还是能分辨的。

在萧子升的回忆中,也讲到了这个事儿,当时刘翰林见到他们俩,稍微坐了会儿打量一番后,开口第一句就问:「你们咋穿成这样?难道是碰上啥意外啦?」

所以呀,刘翰林打一开始,就差不多能明白眼前这俩年轻人不是乞丐那类的,再瞅瞅他俩的样子,就更确定这个想法了。

毛主席和萧子升啥样呢?先说毛主席,他身材高大,那时的湖南人普遍个子不算高,所以毛主席这身材,在人群里一站,那就是特别显眼,跟别人不一样。

萧子升虽说没有毛主席那么高,不过他身上那股气质能看出来不是一般人。萧子升的父亲留过洋,他家境不错,还是书香世家,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当然有着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气质。

而且,刘翰林跟两人交流的时候,毛主席和萧子升说话的样子还有礼数,就让刘翰林认定,这两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

其中最有趣的,是刘翰林没声没响地,就把毛主席和萧子升的大致情况给问出来了。

当时刘翰林问道:「你们打哪儿来?」,两人答是从长沙来的,刘翰林接着又问:「你们在长沙干啥?」,萧子升回应:「我们是省城的学生。」

一句是省城的学生,就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也让三人关系近了些,毕竟都是读书的人呀,可光这样不行,万一这学生身份是假的呢?所以,刘翰林就给这两人出了个「考题」。

刘翰林问道:「你们读过古文没有?」,这回是毛主席回答的,当时毛主席讲:「读过【十三经】、【老子】还有【庄子】」。

听到毛主席这么讲,身为翰林的刘翰林可高兴坏了,紧接着就问道:「既然读过【老子】和【庄子】,那您觉得谁给这两部书做的评注最棒?」

这个问题,特别刁钻也特别高明,首先,刘翰林没问这两部书里的内容,而是问谁写的评注好,这就要求回答的人不但得把这两部书读熟,而且还要能举一反三,对跟这两部书相关的注释、解读之类的书也得了解。

二来,问问谁的评注最佳,能借此看出回答的人是不是那种只会「读死书」的,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要知道,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读却不去思考,用当下的话讲,就是只会死记硬背,没有真正搞懂。

对于这么刁钻还高明的问题,毛主席是这么回答的:

要说【老子】最好的注那得是王弼(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弄的,【庄子】最好的注则是郭象(西晋玄学家)写的

毛主席的这个回答代表啥呀?代表着现在你在大街上问两个大学生:「学过高数没?哪版高数教材最好?」本来你是想难住人家,可没想到人家轻轻松松、明明白白就给你说出哪一版最好。

这算啥?这就叫有本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翰林可高兴坏了,他对眼前这俩年轻人特别满意,觉得值得帮一把。随后,他起身进屋拿了一笔钱,给了毛主席和萧子升。

就这么着,毛主席和萧子升美餐了一顿,接着他俩又往前走,中间还在河滩睡过觉,就这么一边走一边玩,先后经过了长沙(县)、宁乡、安化、益阳,走了能有上千里路,最后到了沅江。

沅江,就是当下的沅江市,如今是湖南省辖的县级市,归湖南益阳代管。就在这儿,毛主席和萧子升碰到了一个挺有趣的人。

这人是沅江当地一家小旅馆的老板,据萧子升回忆,是个大概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姑娘,叫胡茹英,长得很清秀,说话也文雅,一看就是读过书的。

当时毛主席和萧子升到了沅江,转悠了好些天,想着找个旅馆好好休息下,然后往回走,于是就住进了胡茹英的店。

入住当晚,这两人在店大厅吃饭,当时客人不多,他俩一直聊书籍里某个知识的看法,这引起了胡茹英的注意,胡茹英好奇地走过来问:「两位先生打哪来的?」

毛主席当时笑着回答,他们是从长沙来的,这一回答把胡茹英惊到了,要知道沅江离长沙差不多有上千里呢(指过去的路,不是现在的高速路),等听说两人是一路走过来的,胡茹英简直惊掉了下巴,直说不相信有人能走这么远。

而且,萧子升开玩笑说他俩是「乞丐」,胡茹英压根不信,还说自己从小跟祖父学过看相,瞧他俩的神态和举止,一眼就能断定根本不是乞丐。

胡茹英说的这话,让毛主席和萧子升好奇起来,接着,他俩就请胡茹英分别给他们瞅瞅,当然啦,他们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对这个也就只是好奇一下罢了。

一开始,胡茹英不太想看,可耐不住这两人使劲邀请,最后还是给这两人分别相了面。

在胡茹英看来,萧子升的性格就像清水,也就是脾气好、性格温和,事实也的确这样,毛主席还给萧子升起了个外号叫「萧菩萨」,就是说他性格温良跟菩萨似的。

另外,胡茹英还讲萧子升这辈子都会四处流浪,瞧瞧萧子升的这一生,还真是如此,他余生一直在欧洲、美洲漂泊。

在给毛主席看相的时候,胡茹英讲:「您往后要么做大官,要么当山大王,反正您志向远大,前途无可限量」。

胡茹英说的那些话,毛主席和萧子升就觉着挺有趣,于是由着她接着说,就算胡茹英提到了一些所谓不好的方面,这两人也没一点儿不高兴,而是认认真真把胡茹英的话听完了。

随着谈话不断进行,三个人逐渐熟悉起来。毛主席和萧子升把这次出游的情况都跟胡茹英讲了以后,胡茹英特别佩服,不停地感叹:「要不是家里有母亲在,我肯定跟你们去体验这种‘叫花子’的生活。」

第二天,毛主席和萧子升跟胡茹英告别,就走上了回去的路。经过好长一段路程,两人总算回到了长沙。这时候的他俩,衣服破破烂烂的,形象糟糕透顶,可一点都不在乎,还觉得这一趟下来,精神特别满足。

在毛主席那波澜壮阔的一生里,这次穷游只是他年少时候的一个小片段。不过在这个小片段里,毛主席和好友那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身边是能啥都聊的挚友,脚下是想走就走的旅程,这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