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坟」与「寺」的结合:司马光墓

2024-06-01历史


一说到「砸缸救人」,大家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谁呢?当然就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涑水先生——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宋代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有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著作【资治通鉴】,死后赠封为温国公。

司马光砸缸铜像

而今天要和大家说的就是他的墓地——司马温公墓。这座墓也在夏县,始建于北宋。保存着 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碑碣三十余通, 内容涉及政治、典章、人事、建筑、地亩、祭祀等等, 都和司马家族以及司马光墓的历史沿革有至为密切的联系。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光墓正门

整座墓园总共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司马光墓碑楼、司马光祖茔、司马温公祠堂以及余庆禅院。

司马光墓全景图

01

余庆禅院创建年代之谜

俯瞰余庆禅院

整座墓园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当属余庆禅院。 余庆禅院的创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创建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 年),另一说则是宋元丰八年(1085 年)。

清乾隆【解州夏县志】卷十一【古迹·余庆寺】记载:

余庆寺在县西鸣条冈,宋治平二年建。内有温公祠,即温公守坟院也,元丰八年赐額‘余庆’,有碑存焉。

然而仔细推敲,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如 果 余 庆 禅 院 创 建 于 宋 治 平 二 年(1065年),那么,温公生前 21 年(1086 年卒)院内有就有温公祠,实在是可笑。而 县志中所提「温公祠」极为可能是县志作者的笔误,此祠可能为司马光先祖的祠堂,而并非司马光本人之祠。 【解州夏县志】对记载依据并无交代,司马光墓的碑碣及历史资料也未能证明余庆禅院建于宋治平二年。

余庆禅院大殿外景

【敕赐余庆禅院】碑文记载:

……昨蒙恩除门下侍郎,先世坟墓并在陕州夏县,欲乞于侧近创置一僧院,以‘余庆禅院’为额。未修盖间权令本县崇胜寺僧行照管所有,每年剃度行者一名。亦乞依例权度本寺行者,候盖院了日却拨归坟院。伏乞依条例实行。

据记载,当时神宗已故,哲宗即位,司马光从洛阳返汴京并初任门下侍郎,提出在先世墓侧创置一僧院。由此可见,余庆禅院应建于元丰八年。

司马光一生不信佛法,却在自己祖茔旁建禅院的举措也反映了当时的大历史背景。

大殿佛像的端庄华美

大殿中的宋代造像

余庆禅院大殿是余庆禅院建筑群遗留下的唯一古建筑,单檐悬山式,距今约 930 余年。 殿内彩塑三佛二菩萨、金刚像和十六罗汉,皆为宋代艺术珍品。

主尊释迦摩尼佛和二菩萨

三尊佛像端庄凝重,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左侧是掌管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他们的组合也叫「横三世佛」。 佛像都有犍陀罗风格的胡须和木质结构的背光,头光中装饰着放射状曲线纹样,背光底部左右各有一龙头。菩萨则略显沉静温雅,自然祥和,手中法器有所破损。

西侧护法金刚

西侧护法金刚双目圆睁,左臂残缺,右臂举至胸前;身穿铁甲,姿态敦厚雄健,与后世金刚相比,并没有狰狞之态。东侧金刚已不在。东西两墙下的十六罗汉也剩下了十五尊,也都残破或者无头了。

塑像通过不同的姿态、神态体现了佛祖、菩萨、护法金刚不一样身份和气质,表现手法精湛、独特,气势撼人。相比唐塑,更富有理性气质和世俗气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佛教彩塑艺术的发展面貌。

殿中罗汉像已无头

大殿的宋代布局

大殿剖面图 图源:李志荣 【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

大殿的殿面为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24根柱子的配列和【营造法式】中所列的一「双槽」布局很像。前檐有深一椽的檐廊,前槽金柱砌墙并且有门窗。

大殿的两山和明次间的柱列方式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异。这样的布局方式在宋代的厅堂式建筑中比较常见,主要目的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明次间:两柱为一间,正中间成为明间,两侧为次间。

大殿明间梁架纵剖面图 图源:李志荣 【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

大殿梁柱分为两种,一为前后四椽通檐用四柱的厅堂式结构;二为一抵襻间枋、一抵抱脊的双叉手结构。这两种形式的组合运用使得大殿的梁架结构在稳定性方面更加出众,而且这样的梁架结构使建筑的可使用空间明显加大。

殿中梁架,可以看到双叉手结构

柱头施四辅作单杪斗拱,用八瓣海棠栌枓,没有补间辅作。这些结构都展现了宋代精湛的建筑技艺。

大殿前檐,柱头施四辅作单杪斗拱,用八瓣海棠栌枓

余庆禅院恐怕是国内「坟寺」仅存的遗迹了,是历史偶然却又必然的产物。

02

「忠清粹德」司马光

为什么有两通神道碑?

明碑碑楼

司马光墓区不仅有个神道神道碑楼,还有一座温公神道碑堂。一条神道,为什么却有两座神道碑呢?

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司马光溘然长逝,留下遗书写道:「死后不惊动朝廷,实行私家薄葬,灵柩运回老家祖茔。」太皇太后「闻之恸」, 宋哲宗落泪不止,亲临祭奠致哀,暂停上朝,并亲篆碑额「忠清粹德」。苏轼连写三篇祭文缅怀恩师,神道碑文就是其中之一。

杏花碑

然而1094年,哲宗听信谗言,命人将「温公神道碑」砸毁,并深埋于土中,龟趺之侧还生出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杏树。到了金皇统九年(1149 年),县令王庭直祭拜温公墓祠时,听闻守坟僧圆珍讲述往事,便命人将断碑从土中挖出,依旧拓摹刻,连同额、跋共六块,这就是现在的杏花碑了。圆珍还自费修建一堂,专门存放碑文,于是就有了「温公神道碑堂」。

到了明嘉靖二年(1523 年),山西巡盐御史朱实昌「命访石于绛之稷山,遂摹旧篆于额,重勒苏子文,以竖于原趺之上,仍作亭以居之」。于是,第二通神道碑就这样被重新立起,碑额用了宋哲宗所赐之原物,还建了碑楼。

明碑的龟趺座

03

司马光墓区

司马光墓区神道

墓园西侧是墓前神道,司马光墓就在其间。石猪、石羊、石人静静地侍立在两侧,守卫这处祥瑞宝地。司马光墓茔地大约形成于宋仁宗(1023~1063 年)时期。

清光绪【夏县志】记载:

北魏时,始葬于夏县的司马阳墓位于今司马光墓东半里许,因墓地狭小,后亡者未能从葬于此,于是宋时又辟新茔地。

神道石像生

墓园的正中间,有三座低矮的墓冢,呈「品」字形布局:中间为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之墓,左侧为司马光的大哥司马旦之墓,右侧为司马光之墓。

在司马池、司马旦和司马光墓的南侧,道路中间可以看到司马康的墓冢。他是司马旦之子,后来过继给司马光为子,并帮助司马光完成了【资治通鉴】。元祐五年(1090)卒,享年四十一岁。

司马光墓封土

除了墓冢和石雕之外,这里还保存有4通宋碑和2通明碑,以司马沂墓碑最为珍贵。司马光与王安石同在朝廷为官,此碑正是司马光请王安石为自己的叔父司马沂撰写的墓表,文辞流畅,笔力工健。

司马沂墓碑

04

司马温公祠堂

司马温公祠堂位于墓园的中心位置,在碑堂之后,创建于金皇统九年(1149 年)。明朝几次营建修复,清乾隆年间移建温公祠堂于茔地之东侧,禅院之西侧,并创建「崇贤坊」,遂形成 墓、祠、寺三者并列之格局。

司马温公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