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不要被历史书骗了,烽火戏诸侯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2024-04-27历史

小时候我们就在书上学过一个故事,烽火戏诸侯,讲的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为了美女褒姒,谎报敌情滥用烽火台,最后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不来救援,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因为这个故事记载在历史书上,很多人把他当成真的历史来看,但事实上从这个故事本身形成的过程来看,它可能并不符合事实,只是后人演绎出来的故事。

关于褒姒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里面,关于褒姒的记载只有一句话,「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秉承着事越大,字越少的记载原则,【诗经】和【春秋】一样,对大事的记载都是一笔略过,不怎么交待起因经过结果,因此后面才需要学者去解读和注释。这首【正月】也是如此,作者只是感觉到了褒姒在西周灭亡过程中起了重要影响,但具体情况如此没有交待清楚。

到【国语】时,作者才将褒姒灭周背后的起因写了出来。

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就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国语】的作者认为西周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周幽王宠信褒姒,于是废了原来的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宜臼于是出逃到外公申侯这里,然后联合西戎,里应外合从而灭了西周。

在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基础建立的西周社会中,周幽王废长立幼的行为破坏了整个游戏规则,所谓「礼崩乐坏」,天子都不遵守周礼了,那诸侯自然也没必要依照分封时的承诺保卫王室。从这个角度来说,【国语】对「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解释是说得通的。

到战国时期,吕不韦的门人编撰【吕氏春秋】时,又将故事进行了进一步的演绎,引入了「笑」的概念。

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吕氏春秋】这里首次提到了褒姒之笑,但故事的经过结果和烽火戏诸侯还是有区别的。这里是说戎寇至,周幽王击鼓,褒姒看到诸侯之兵前来解围开心得笑了出来。周幽王于是以为褒姒笑是因为看到诸侯之兵,于是多次击鼓,结果失信于诸侯。这里并没有提到烽火,而且褒姒之笑也是因为看到戎寇退去发自内心的笑,主要是批评周幽王的昏庸之道。

而到了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时褒姒则成了祸国殃民的「妖精」,同时司马迁觉得击鼓的话,不足以引来诸侯之兵,于是他又引入了烽火这个元素。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吕氏春秋】里说周幽王因为喜欢看褒姒笑所以欺骗诸侯,责任主要在周幽王这边。等到【史记】里,司马迁却说「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想说「万方」,仍然「不笑」,将褒姒描写成了一个乖张误国的「妖女形象」,自此,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样本也确定了下来。后来诸多史书所记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都是源于【史记】,只是细节稍微有些差别。

烽火戏诸侯最早源于【诗经】,原文只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八个字,却被后人脑补出了各种不同的故事。从故事本身的合理性来说,【国语】版本中的王子复仇记更符合西周的历史背景,而后面【吕氏春秋】【史记】版本则过于演绎,将朝代的兴衰寄托在一个女子身上。

事实上这种将女人「妖魔化」的现象在历史写作中也不少见,如妲己、杨贵妃、陈圆圆,都被描写成了红颜祸水,为男人的过错充当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