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黄埔蒋军中,关麟征为何被冷藏?第二位集团军总司令

2023-12-19历史

1949年3月的一天,蒋介石在溪口接见了宋希濂和关麟征。这次接见的结果让宋希濂既高兴又担忧,而关麟征则感到非常不满。

不久之前,宋希濂被任命为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总司令(同时兼任第14兵团司令官),这次会面中,老蒋答应以陈克非的第二军为基础,组建二十兵团。

这样一来,宋希濂就掌握了两个兵团的指挥权,成为蒋军黄埔将领中举足轻重的一位。

宋希濂对老蒋的另一个决定感到不满,老蒋让俞济时交给宋希濂几个密码本,让他的几个军长可以直接和溪口的电台联系。

宋希濂担心这会让他失去对部队的控制,因为几个军长如果可以直接和老蒋联系,可能会变得傲慢自大。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制衡之术」让宋希濂对部队的控制大大减弱。

比如,陈克非因为是浙江人,受到了老蒋的重视,暗中被授意监视宋希濂。陈克非因此对宋希濂不敬。相比之下,关麟征则感到非常不满,因为宋希濂虽然被老蒋委以重任,但他自己却毫无所得地离开了。

在关麟征去溪口见老蒋之前,代总统李宗仁不满顾祝同的指挥,和白崇禧商量后,试图免去顾的参谋总长职务,由关麟征接任。

国民党军的架构中,参谋总长的权力大于「国防部长」,如果能接任这个职务,关麟征自然非常乐意。但关麟征也清楚,此事李宗仁做不了主,最终的决定权在老蒋。

老蒋得知桂系拉拢关麟征后,非常生气,电召关麟征到溪口来见他。关麟征先去南京见何应钦和顾祝同,在顾祝同的办公室遇见刚进门的宋希濂。

顾祝同见两人都来了,便说:「刚好,你们二位总裁都要见,我让人安排送你们去溪口。」而此时,陆军总司令另有其人。

关麟征老蒋在见到关麟征时,语气不悦的说:「听说李宗仁那边找过你,让你当参谋总长。顾总长资望高,暂时无人可以代替。

这是桂系分化的手段,不要上当,你是我的学生,要站在我这边。」关麟征见老蒋之前,刚见过何应钦和顾祝同,何、顾两人都没有提及有让关麟征当陆军总司令的说法,可见老蒋的这个说辞,完全是临时起意,编造安抚关麟征的。

关麟征关麟征在蒋军黄埔将领中,一度得到重用,然而后来却遭到了冷遇。1930年5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阀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战事开启后,张治中的第二教导师开赴前线,关麟征在该师任团长。

有一次,关麟征团负责防守高辛集,面对上万冯军的进攻,关团坚守阵地一个月,之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全线攻击,蒋军一度被打得节节败退,关麟征率全团断后,阻击追兵,掩护了教导二师主力撤退。

张治中本就对关麟征很是器重,向老蒋上报其战功,关麟征因此升任旅长。1932年12月,关麟征的独立旅扩编为25师,他升任师长,两个旅长为杜聿明(不久后任副师长)、张耀明。

25师组建后,和黄杰的第2师、刘戡的83师划归徐庭瑶的17军。1933年初,日军攻陷山海关后,又向热河进犯。

热河沦陷后,日军并未停止侵略脚步,向长城诸口进犯,华北危急。驻防徐州一带的关麟征师奉命北上,参与长城抗战。

3月9日,何应钦派人向25师传达命令,让就地待命,根据战局再做部署。关麟征认为在长城沿线和日军作战已经不可避免,于是抗命带着部队向古北口疾驰。

关师到古北口防线的第二天,第一线阵地的东北军就被进攻的日军击败了,关麟征亲临一线,率部猛烈反扑,稳住了战局。

25师和日军激战数日后,伤亡过半,阵地由17军的另外两个师接替。日军承认,古北口的作战,是「激战中的激战。

」长城抗战结束后,关麟征和旅长张耀明获得「青天白日勋章「。」1937年,关麟征升任52军军长,该军起初辖两个师,即郑洞国的第二师,和张耀明的25师。

卢沟桥事变后,关麟征部在河北、河南等地和日军激战。1938年,台儿庄会战打响后,在参战部队中,汤恩伯的二十军团实力最强,该军团兵力近八万,下辖三个军(第13军、52军、85军)。

13军军长由汤恩伯兼任,第85军军长为王仲廉。在日军猛攻台儿庄,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苦苦支撑

关麟征,蒋军黄埔生中的佼佼者,曾与胡宗南并肩作战,但后来却遭遇老蒋的微妙态度,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将领。

关麟征和汤恩伯曾经是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关麟征担任一线军事主官的最高职务是集团军总司令。然而,在1945年初,国民党军组建了四个方面军,关麟征挂名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官,而黄埔三期的王耀武则是第四方面军司令官。

虽然关麟征的资历和军职时间都很长,但这次人事大调整中,他竟然没有任何进步,这确实让人感到困惑。不过,有眼尖的人指出,这其中可能与陈诚有关系。

陈诚早年在十一师当副师长时,关麟征是团长,陈诚升任师长后,关麟征成了旅长。按照关麟征的履历,他完全可以成为陈诚「土木系」的骨干,但性格如火的关麟征在十一师任职期间与陈诚闹翻了。

此后,陈诚借故将关麟征明升暗降为陕军的副师长,手上没有一个兵的关麟征跑去军阀部队,很不受待见,在排挤之下,跑回南京去找老蒋,被打发去张治中教导师,继续从团长做起。

此后,关麟征和陈诚势同水火,结怨极深,睚眦不断。1944年底,陈诚取代何应钦,担任军政部长。何应钦在时,对关麟征颇有关照,如今换成了陈诚,自然不会有关麟征好果子吃。

有一个说法,抗战胜利后,老蒋曾打算派关麟征去东北任保安司令长官,但陈诚进言,说关麟征性格暴躁,不能容人,去了会误事。

于是,杜聿明去了东北,关麟征白高兴一场。杜聿明去东北后,一时间风头无二,关麟征带着酸溜语气对人说:「杜光亭(杜聿明字光亭)与我在军中,作战时要么负责后方,要么派出去学习,没有亲自带过兵。

突然叫他去东北带数十万的兵,怎能打得胜。」这番话中,隐含这关麟征的不服气。之后,老蒋改组军事机构,何应钦、卫立煌等人被打发去外国考察军事,陈诚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参谋总长,空军的周至柔、联勤的郭忏都是「土木系」骨干,不受陈诚待见的关麟征,自然不会有重要职务,最后被打发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当了教育长(1947年任校长)。

去了军校后,关麟征经历了许多「升官」传言,比如要去取代汤恩伯担任第一兵团司令官、要当参谋总长、要当陆军总司令云云。

有一次,疯传关麟征要去当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最后又闻言说「关麟征不会上海话」而作罢。

关麟征遭遇冷遇,陈诚从中作梗,但这并非陈诚个人的决定。胡宗南与陈诚之间的竞争激烈,但老蒋对胡宗南仍然非常信任。

关麟征只是众多受到老蒋限制的将领之一,包括宋希濂、王耀武和杜聿明等。老蒋对他们的使用有一个上限,一旦达到这个极限,就不会再给予更大的职权。

因此,关麟征的遭遇并非陈诚使绊子,而是老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