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贺老总请周总理吃饭,贺老总:别的菜我不管,我只要红烧狮子头

2024-01-29历史

周恩来总理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以温文尔雅的形象著称,但是,周总理本身也并不缺乏豪迈和勇武,因此,他和很多性格豪迈的英雄人物也成为了至交好友,比如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贺老总。

图|周总理与贺龙元帅在一起

一文一武干革命

周恩来出生在江苏淮安一个典型的文人世家,祖上数代都是师爷,古代文人特有的性格对周恩来的影响是非常深的;而贺龙却是兵家出身,在大革命的早期,贺龙就已经率领着部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周恩来和贺龙可以说是典型的一文一武,而这一文一武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1927年的7月,这一年,周恩来29岁,贺龙31岁。

当时的蒋介石已经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屠杀共产党人以及民主爱国人士,革命的形势更加严峻。面对汪、蒋两人的倒行逆施,贺龙誓死不从,说道:就算是刀架在脖子上,我贺龙也绝不走反革命的路,坚决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坚决走到底!

图|贺龙青年时期

1927年7月27日,在中共中央的命令下,贺龙率领着国民党第20军抵达江西南昌,军部就设在了子固路,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在中央的命令下来到了南昌,暂时落脚在朱德的家中。

7月28日,周恩来亲自前往20军军部看望贺龙,两个人谈起了这一次起义的重要性,周恩来还将当前的严峻形势介绍了一遍,在两人商量起义的具体事宜时,贺龙说道:「我洗耳恭听,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周恩来幽默地说道:「洗耳恭听是不够的,你是大将军,光动耳朵怎么成?还要动手、动脚、动枪、动炮呢。」

周恩来的话引得贺龙哈哈大笑,起义的具体事宜商量好之后,周恩来对贺龙严肃而郑重地说道:「贺龙同志,中国共产党对你下达第一个命令,就是党的前委委任你为起义军的总指挥!」

图|八一南昌起义前夕的周恩来与贺龙

贺龙一听这话,直接愣在了当场,因为此时的自己还不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就让自己担任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这可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了「别人」的手上,贺龙震惊之后涌上心头的是感动,这是党中央对自己的无限信任啊。

贺龙激动地说道:「一切服从命令,只是要快!我们这出戏是杨排风上阵,连烧带打!」

八一南昌起义的大幕就此拉开,然而就在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贺龙突然收到了张国焘的密电,要求等他抵达南昌之后,再决定是否起义。30日这天,张国焘抵达南昌,他认为起义要经过张发奎的同意才行,而且要和张发奎一起行动。

周恩来坚决不同意张国焘的意见,拍着桌子和张国焘争论了几个小时,开弓没有回头箭,岂有就此放弃的道理?事实证明,周恩来是正确的,而张国焘错到离谱。

在张发奎后来的回忆录里表明,他根本就不会参加起义的队伍,不仅如此,他还会出兵攻击起义的部队,因为那个时候的张发奎,已经铁了心要跟随汪精卫走反革命道路了。

图|八一南昌起义

8月1日凌晨,贺龙高喊着「打倒蒋介石,打倒汪精卫」的口号,要求部队坚决服从共产党的领导,血战国民党反动派。

激战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起义军就已经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和建立的自己的军队由此诞生,而其中一半以上是贺老总领导的部队。

南昌起义成功之后,起义军休整两天之后,开始南下广东,虽然一路上起义军打下了许多胜仗,但是面对以逸待劳的国民党军,起义军最终还是在广东吃了败仗,整整3万多人的起义部队,最终只剩下了几千人,伤亡惨重,贺龙的心情十分沉重。

图|周恩来青年时代

1927年11月,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贺龙孤身来到了上海,当时的国民党正在「通缉」贺龙,悬赏的金额高达十万大洋,为了保护贺龙,周恩来想要将这位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送到苏联去。

聊天的最后,周恩来对贺龙说道:「你去看看家里人吧,他们现在住在霞飞路。」贺龙闻听此言,一下子就呆住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周恩来已经提前保护了自己的家人,这一份同志的关怀,犹如冬日里的暖阳一般,让贺龙的心中感激不已。

第二天,贺龙拒绝了周恩来的提议,他跟周恩来说道:「我无惧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我要继续留在国内,继续和反动派血战下去。我的老家在湖南,我要回到老家去,拉起一支红色部队,继续干革命。」

周恩来欣然同意了贺龙的计划,但是有人却是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担心贺龙回去之后,可能会变成军阀,周恩来力排众议道:「如果要变成军阀,他早就变了,怎么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参加共产党呢?」

也正是周恩来的大力争取,才让红二方面军有了发展的可能,对红军的发展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8年的春天,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贺龙顺利离开上海,回到了家乡桑植县,此时的贺龙只有四把手枪以及一本【共产党宣言】。

而也正是这四把手枪和一本【共产党宣言】,再加上贺龙的勇往无前,湖南红色革命的伟大浪潮就此掀开,在桑植县这个总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县城,贺龙硬是拉起了一支一万多人的红军队伍,年关暴动、湘西起义的成功,让这支红四军声名远扬。

两年之后,红四军与周逸群领导了红六军会师,成立了更加赫赫有名的红二军团,1934年10月,红2军团与红6军团在贵州会师,由贺龙、任弼时统一指挥。

为了策应中央红军的长征,贺龙率领着红二、红六军团在1935年1月-8月这段时间里,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80多个团的两次大规模「围剿」,要知道,两个军团发展最鼎盛的时候也才只有1.1万人。

1935年9月,在贺龙的率领下红二、红六军团正式开始长征,他们走的路与中央红军大致相同,只是经过的地方更加偏僻,更加凶险,草地更广阔,粮食更加短缺。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在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二、红六军团在中央军委的命令下正式合并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担任总指挥。

在那艰苦的革命岁月里,贺龙所率领的队伍数次被打散,又数次重建,为红军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其中,始终相信、支持贺龙的周恩来也同样功不可没。

图|长征胜利后的贺龙

据贺老总自己回忆道:当年他在国民党军队中的时候,也接触过汪精卫和蒋介石,但是,国民党的高层里没有像周恩来一样的人。他在旧军队的时候,总是担心队伍会被吃掉,可是自从参加了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他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所以他暗暗发誓,要把自己一切都贡献给中国共产党。

文武配合搞建设

抗日战争期间,贺龙与周恩来两人由于分管工作不同,聚少离多,但是两个人的友谊反而愈来愈深。新中国成立之后,贺龙从西南调往中央工作,一直担任着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周总理和贺老总这两位好朋友才又聚到了一起。

1957年底,周总理与贺老总代表中国在昆明接见了来访的缅甸总理吴努,中缅双方签订了新的边界条约。在欢送吴努总理的时候,我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应邀参加宴会的人不仅仅有中缅双方的工作人员,还有云南少数民族的族长。

图|吴努

宴会之上,前来赴宴的族长们也都是第一次见到周总理,内心十分的开心与激动,纷纷上前来敬酒。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的人民向来是豪爽豪饮,周恩来总理也是心情大好,喝了一杯又一杯。

一旁的贺龙贺老总担心总理喝的太多,就说道:「我来替总理喝这杯酒。」周总理知道贺老总患有糖尿病,不能喝酒,刚想要阻拦的时候,贺老总却是已经把酒都干掉了。

据贺老总的夫人薛明回忆,那天欢送会结束之后,周总理特意嘱咐薛明:「贺总本不应该喝酒的,今天喝多了,你可要好好照顾他啊!」而几乎在同时,贺老总也在嘱咐着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总理今天喝多了,你们要注意他的身体。」

图|贺龙与夫人薛明

那天晚上,周总理亲自送贺老总回到招待所里,周总理向薛明问道:「你和贺老总是1942年结婚的吧?」

薛明笑着回道:「是啊,总理您的记性怎么这么好啊。」

周总理笑着道:「我对贺总的了解可能比你还要多,他可是功臣啊!你可要记住哇!你要好好照顾他的身体,他今天多喝了几杯,以后别喝酒了!」

这件事情让薛明终生难忘,直到晚年的时候她还会跟身边的人提起这件事,说周总理和贺总的感情是多么的深。

按年龄来说,贺老总比周总理还要大两岁,但是贺老总却是十分的尊敬周总理。周总理每次到他们家做客的时候,贺老总都是小跑着出去迎接周总理。坐在沙发上的时候,贺老总也总是会侧着坐,这不是因为两人之间职务的高低,而是贺老总发自内心地尊敬周总理。

图|周总理与贺龙元帅

1952年底,国家体委正式成立,贺龙元帅担任体委主任,周恩来总理对体育事业也非常的关心,就连体育馆怎么设计,周总理也多次和贺龙一起商量和研讨。

1961年,我国的乒乓球队在第26届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荣获了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以及双打的冠军,举国欢庆,周总理总理、陈毅元帅、贺龙元帅等同志都非常的高兴,球刚打完就举行了非常盛大的宴会,还宴请了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们。

1964年,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一次在全世界的面前以5:1的成绩战胜了日本队,蝉联了世界冠军,周总理再次请大家吃饭,向运动员们表示祝贺,贺老总也在场。

吃完饭之后,周总理勉励运动员们要「胜不骄,败不馁」。运动员们高兴地在周总理身边围了一圈,说着比赛时候的趣事。有一个人说道,打球的时候很紧张,可是一想到要为国争光,就拼死打,终于打胜了。

图|周总理与贺老总接见运动员

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时候,我国的乒乓健儿们再一次拿到了冠军,为了庆祝胜利,贺老总请体委的同志们来到家里吃饭,贺老总也请了周总理。

周总理来之前,贺龙向体委的同志们说道:「上一次总理请客是四菜一汤,自带粮票,这一次不能超过总理的规格。其他的什么菜我不管,但是,可千万不能忘了「红烧狮子头」,我就要这个菜。」体委的同志们会心地笑了,大家都知道,这是总理最爱吃的一道菜。

永远成为谜团的七个躬

贺老总的身体一直以来都不好,尤其是晚年的时候,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周总理向来十分关心,甚至还把他们一家人安排到自己住的西花厅中安心养病。

图|周总理与贺老总出国访问

当时贺龙住在西花厅的前厅里,周总理每天几点出去,几点回来,他都看得清清楚楚。那段时间里,周总理几乎每天都是天快亮的时候,才能结束工作回到家里休息一会,贺龙非常担心他的身体。

可是即便是最繁忙的时候,周总理也会每天都雷打不动的抽出时间,前往贺龙住的地方去看一眼,哪怕是简简单单的说一句话,看看他身体还好不好。

后来,为了让贺老总能有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休养身体,周总理亲自安排贺老总和薛明前往北京西郊的象鼻子沟的一处住房居住,那里的房子是由国务院管理的,一般人不知道那里,非常适合贺老总静养。

临行的那一天,周总理拉着贺老总的手难分难舍地说道:「你先走吧,到了秋天的时候我去接你。」

图|周总理和贺老总在人民群众中间

谁又能知道,这个约定最后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能够实现,两位相处了40多年的老友,这一别竟成为了永别。

1969年,贺龙老总因病去世,而这个消息,周总理直到两年之后才知道,对于贺龙老总的离世,周总理悲痛万分,他的心里满是悲伤和内疚。

1975年6月9日,贺龙元帅逝世六周年的当天,中共中央为贺龙元帅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原本只安排了800人参加的仪式,最后却一再扩张到了1500人,他们当中以老军人居多,很多的老同志都是在家人或者警卫的搀扶下才走进了会场,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要前来为贺老总送行。

图|贺龙元帅

当时周总理已经患病住院,身体虚弱,邀请的名单上同样没有他,但是就在仪式开始前,工作人员突然接到通知,周总理已经抱病从医院赶来了,请工作人员将仪式推迟,等他一下。

总理要来的消息立刻在礼堂中引起了轰动,人们即为总理能来为贺老总送行而感到欣慰和高兴,也深深地担心总理的身体,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已经重病在身,很少外出参加活动了。

礼堂的西门口,邓颖超已经静静地等在了那里,眺望着周总理来的方向。车来了,周总理从车上下来,左臂上戴着黑纱,人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总理,大家发现总理瘦了,脸上的老年斑更多了,看着操劳了一生的总理,人们在心底默默祝愿他老人家能够早日康复。

总理来到签名桌前,左手扶着桌子,抬起右臂吃力地写下了「周恩来」三个字,由于身体虚弱无力,周恩来的「来」字最后一笔也有了一点点的歪斜。

图|贺龙元帅骨灰安放仪式

周总理拿着笔无奈地摇了摇头:「写得不好,写得不好。」一旁的邓颖超安慰着丈夫说道:「没有关系,人老了,哪有年轻的时候写得好,偶尔写不好也没有关系。」

邓颖超搀扶着周总理来到休息室中,屋里的领导同志全都站了起来,叶剑英迎了上来向总理汇报着仪式的安排,叶剑英元帅说道:「总理,你来了,还是请你来致悼词,请你过目。」周总理仔细地看了一遍悼词,还亲自对里边的内容做了一些改动。

看完悼词稿之后,周总理就要去看一看薛明和贺老总的子女。其实,在周总理来之前,邓颖超就曾专门来到薛明的休息室中,对薛明说道:「待会总理可能来,也可能不来,如果来,双方克制点,总理的身体不好。」

图|贺龙元帅一家人合影

然而,在真正见到总理的那一刻,薛明和子女们却是都难以克制自己的情绪,泣不成声,就连总理自己也难以自制,他握着薛明的手,眼含热泪,悲痛的说道:「我来晚了,我来晚了...我没有保护好老总!你们要节哀保重。」

这一句话,让薛明和孩子们更加伤心了,看着早已不复原来那样康健的周总理,贺老总的女儿流着眼泪,抱着总理的脖子说道:「总理,你自己要保重身体啊。」

谁知,总理却是缓缓说道:「我的日子也不多了...」一句话,这个小小的休息室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又一片的哭声,悲伤的气氛顿时到了顶点。

就在这悲伤的哭声中,骨灰安放仪式正式开始,周总理拿着悼词,站在了贺老总的遗像前。薄薄的一张纸,此时仿佛有千斤重,不知道是身体难以支撑,还是心中的悲痛无法承受,周总理拿着悼词的手,不停地在颤抖。

图|周总理致悼词

周总理哭了,他的声音哽咽,充满了深情,随着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周总理对老友的怀念,对老友亡故的悲痛,在那一刻,全部都宣泄了出来。

在邓小平宣布向贺龙元帅告别的时候,全体人员向贺龙元帅三鞠躬,当人们抬起头的时候,却是惊异的发现周总理再一次向贺老总的遗像弯腰鞠躬,怀着对老友的无限眷恋和没有能够保护好他的愧疚之心,那一天,周总理一连鞠了七个躬。

至于为什么周总理那样做,薛明不知道,邓颖超不知道,在场的其他人也不知道,至于别人,就更加不知道了,而这个谜团也随着周总理的离世,永远的成为了历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