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历史上的阿克纳桥

2024-01-24历史

1901年的阿克纳桥

从1913年的地图上看,阿克纳桥(Arkona brücke)位于今东平路与四川路路口的西北。相对于已成为著名观光景点的前海栈桥,以及早已不复存在的衙门桥(今莱西路游艇码头),这座位于后海的栈桥已经彻底地淡出了城市的记忆。

阿克纳桥的具体建造时间,似乎已无从考证。但从1899年的地图上已经可以看到这座简易的小桥。由于南面紧挨广武前营(德国人称高地营,今第五人民医院),其的最初功能大概与衙门桥相似,即停靠小型船舶,便于人员上下,以及小宗货物的卸运。

1913年地图上的阿克纳桥。桥体的西侧是Prinnass-Riff的暗礁。桥头和西侧的岸边还各有两盏提醒船只注意避让的绿灯。

由于阿克纳桥的图片难以寻觅,能找到的仅有一张,且原址所在地也早已被填埋于地下,对于桥的细节我们只能通过早期的地图来进行探究。根据史料和1913年1:25000的地图,阿克纳桥由德国施密特公司设计建造,其长度应在100米左右,材质应是与衙门桥相同的钢木结构,在桥体的西侧还一块德国人称之为:Prinnass-Riff的暗礁。因此,桥头和西侧的岸边还各有两盏提醒船只注意避让的绿灯。这块暗礁的存在也许可以在天气恶劣时,为桥抵消部分风浪的影响。

1907年手绘青岛全图中的阿克纳桥

阿克纳被正式命名应是在德国占领之后,与其同时被冠以这个名字的,还有前海的阿克纳岛(今小青岛)和胶州湾西岸的阿克纳海(今唐岛湾)。1905年,德国总督府在高地营设立了用于收治、隔离传染病人的检疫所,阿克纳桥成为了一个专用码头,当局一旦在大港、小港发现患有传染病的旅客或船员,可立即转小船,通过海路送入检疫所隔离治疗,从而有效的防止病毒在陆路进行传播。

1914年11月,日本占领青岛。阿克纳桥变成了「有粉桥」。这个仅从字义进行理解,多少有些古怪的日本桥名,似乎仅仅是个在地图上出现的称谓。我们从现有的资料中没有找到任何与之有关的信息。令人困惑的是,这座栈桥在这之后突然消失了!没有任何记载提到其为何不复存在了。或许这座以木为主的栈桥,在经过十余年的使用后,因腐朽不堪修复而被拆除,或者在一场强劲的风暴中被摧毁……

建于1934-1935年的后海栈桥

1934年6月至1935年7月,为便于各国海军船只靠泊,青岛港务局投资2.5万元,在阿克纳桥址东侧约一华里处,建造了一座长183.5米,宽2.5米的钢筋混凝土栈桥。这座后来被搬上过大银幕的栈桥,因其地理位置和美军驻扎而被附近百姓俗称为「后海栈桥」或「美国栈桥」。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桥的剩余部分因建造轮渡码头而被彻底拆除。

本文作者:青岛文史学者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