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如果没有牺牲,他们都是开国将帅(上)

2024-01-03历史

写开国将帅们的故事,越写,便越能遇见一个个原本陌生的名字,这些名字背后,同样有着伟大的革命情怀和辉煌战绩。感到陌生,仅是因为他们倒下得太早,在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刻,没能成为受万众瞩目的那一位。

但他们不应该被淡忘,相反,是更需要被我们记住和纪念的先烈。

今天,就选取其中的10位,记录一下他们的故事。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两份名单,这10位解放前牺牲的将领,即来自其中。

一份是1989年,经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称号的33人名单,1994年增补到36人(下称:36人名单)。

另一份是2009年,建国60周年时,由11个部门联合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下称:100人名单)。

先主要介绍一下36人名单,因为这份名单包括了全部10位开国元帅和10位开国大将,所以参考性更高。

除了这20位将帅外,这份名单里还有5位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杨尚昆、李先念。

这里有个背景。1955年进行开国将帅评衔的时候,原本要授予毛泽东唯一的大元帅衔。但主席本人不同意,并提出「已到地方工作的就不评衔了」。

所以,曾经的南昌起义前委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红三军团政委、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红四方面军师政治委员、中原战区第二副司令李先念,这些战功卓著的军事将领,都没有参与1955年的评衔。但最终在36人名单中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这个名单的最后一部分,就是11位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高级将领,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体。

讲之前,还是先具体列一下这份名单和排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

1、毛泽东

2、周恩来

3、朱德

4、邓小平

5-12、除朱德和林彪外的其他8位元帅(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3、叶挺(很多人讨论过,以叶挺的成就,活到新中国成立,能否评上元帅。看看在这份名单里的排名,就知道了。)

14、杨尚昆

15、李先念

16-25、10位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26-35、10位牺牲的将军(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山、左权、彭雪枫、罗炳辉、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36、林彪(1955年的十大元帅里排第三,这里排最后,原因众所周知)

本着「越陌生越应该介绍」的原则,我们介绍11位牺牲将军中的7位,暂不介绍大家相对熟悉的叶挺、左权、方志敏和刘志丹。

另外,从100人名单中选取了两位:王尔琢、邓萍。最后再加一位:伍中豪。

这里插一句,100人名单里的人物,其实都特别值得我们铭记,比如因为【大决战】而被大家记住的炮纵司令朱瑞;因为【觉醒年代】被人们熟知的陈延年、赵世炎、邓中夏,都在其中。

01

许继慎

英勇善战的红军将领

许继慎身上其实有很多「记忆点」。

首先,他是黄埔一期毕业,1924年 入读黄埔时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前的文章【长征中的开国十大元帅】中提到过,十大元帅中有5位和黄埔军校有关,其中黄埔一期的有徐向前。

其次,许继慎是叶挺的得力部下。南昌起义时,叶挺的24师是主力部队之一,而许继慎就是24师72团的团长。只不过,许继慎5月份在击退叛军夏斗寅的战斗中负伤,缺席了南昌起义。

许继慎是72团团长,他的黄埔一期同学周士第,是起义军中73团的团长,周士第后来成为了开国上将。73团里还有一个连长成为了元帅,就是黄埔四期的林彪。

最后,开国元帅徐向前曾是许继慎的部下。

1930年,重伤康复后的许继慎,被党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而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就是徐向前。

红1军后来发展成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前人数达到了10万,在懋功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胜利会师。

但许继慎没有参加长征,他甚至没能看到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他的战绩停留在了第一和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11月,年仅30岁的许继慎牺牲了,杀害他的不是国民党敌人,而是当时把持了鄂豫皖苏区军政大权的张国焘,以及背后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当时,许继慎明确反对张国焘提出的远离苏区,冒险进攻的错误军事方针,引起了张国焘的不满,加之国民党特务实施离间阴谋,致使许继慎遭到了逮捕和杀害。

许继慎的墓碑上,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同志之墓」。

100人名单对许继慎的短评是:英勇善战的红军将领。

02

蔡申熙

红25军前军长

蔡申熙的「记忆点」,就是上一位许继慎。

和许继慎一样,蔡申熙也是1924年入读黄埔一期,同年入党。

许继慎是叶挺24师的团长,蔡申熙是另一支南昌起义主力:贺龙20军中的团长,并参加了8月1日当天的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蔡申熙又担任了24师的参谋长,并在12月跟随叶挺参加了广州起义。

许继慎于1930年3月担任了红1军军长,蔡申熙在10月参与组建了红军第15军,也担任了军长,并在12月抵达了鄂豫皖苏区,帮助红1军打赢了第一次反「围剿」。

然后,这两支部队合编,成为了第4军。就在许继慎被害的1931年11月,第4军和第25军合编成为了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7月,第四次反「围剿」期间,蔡申熙担任了25军军长。

10月,蔡申熙在战斗中腹部中弹,但仍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红25军后来是一支饱经苦难,但功绩辉煌的部队。他们在长征中孤独前行,并不在三支主力部队之中,却又是第一支完成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军长徐海东建国后授衔为大将,排位仅次于第一大将粟裕。

03

段德昌

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常胜将军

段德昌的「记忆点」也非常多。

其一,他也是「黄埔+南昌起义」的「出身」。1925年入读黄埔四期,并于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时,段德昌是贺龙20军3师2团的党代表,直接参加了起义。

其二,「洪湖水啊浪打浪」这首歌,来自于一部60年代的电影【洪湖赤卫队】,讲的是洪湖苏区的故事。1927年「八七」会议后,根据「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段德昌于1928年初组织了公安县年关暴动,并在5月渡江东下,初创了洪湖根据地的基础。100人名单里,对段德昌的短评是: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常胜将军。

其三,贺龙。段德昌曾是贺龙手下的团党代表,后来又与贺龙、周逸群一起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可不简单,是当时的三大苏区之一,那里诞生了贺龙的红2军团(后来的红二方面军),是长征的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其四,周逸群 。他是贺龙的入党介绍人。周逸群也入选了100人名单,短评是: 湘鄂西苏区的创建人之一。段德昌和周逸群是一对长期有交集的革命将领:同为黄埔毕业;同在贺龙20军任职;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共同创建了湘鄂西苏区;在新6军中段德昌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周逸群在1931年5月,英勇牺牲;段德昌于1933年5月,因在「肃反」运动中遭诬陷而被害。

其五、彭德怀。十大元帅中,最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彭老总,时间是1928年4月,他的入党介绍人,正是段德昌。

其六、毛泽东。段德昌也是湖南人,1921年4月,就和主席结识。1952年,新中国政府颁发给段德昌亲属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落款「主席」二字由毛泽东亲笔题写。

04

曾中生

能文能武的红军奇才

曾中生也是黄埔四期,1925年在校期间入党。南昌起义时没有在军中工作,所以未能参加。1927年9月赴莫斯科,入读中山大学。

这个中山大学,是当年孙中山联俄政策的产物,成立于1925年秋,但只存在了5年,于1930年夏解散。王明、博古毕业于这个学校,张国焘和他的「好搭档」陈昌浩,也出自这个学校。

曾中生在1928年冬就回到了中国,1930年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特委书记兼军委委员,还记得吗?本文第一位许继慎,是特委委员。

曾中生比许继慎晚到鄂豫皖苏区,却正好赶上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正是在曾中生的组织和统一指挥下,反「围剿」战斗取得了胜利。第二年,又再次挫败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到了第四次反「围剿」,曾中生已经因为张国焘的排挤,被降为独立1师的师长,并在七里坪战斗中负伤。

这组「人民军队早期将领」邮票中

从左到右,从上至下分别为:

赵博生、段德昌、谢子长、曾中生、董振堂

和许继慎、段德昌一样,曾中生也是肃反运动的受害者,他在1933年9月被张国焘逮捕。但或许是因为曾经的中山大学「同学之谊」吧,张国焘一开始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将曾中生长期监禁。曾中生也因此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

到了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曾中生立即给中央写信,要求继续工作,并愿意接受中央的调查。可惜,这封信被张国焘扣留,并在8月份秘密将曾中生杀害。

曾中生未能入选100人名单,如果给短评的话,应该是:能文能武的红军奇才。

曾中生有个弟弟叫曾希圣,曾破译敌人密码100本,被周恩来称赞为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因此有了「红军密码之父」的美称。曾希圣在解放后担任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05

黄公略

「偏师借重黄公略」

黄公略在100人名单中的短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

这个评语似乎有点模糊,到底有多杰出呢?我们可以从敌人那里来间接印证。

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围剿」的时候,悬赏金额最高(5万)的四个人,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

黄公略的最亲密战友,无疑是彭德怀。两人一起考入了湖南陆军讲武堂,然后加入湘军。

1927年黄公略又考入了黄埔三期高级班,同年加入了共产党,并在年底参加了广州起义。

1928年7月,黄公略的轨迹再次与彭德怀会合,两人与滕代远(新中国铁道部部长),发动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了红军第5军。

同年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第5军主力赴井冈山,黄公略留守平江地区。

第一到第三次反「围剿」期间,黄公略是新成立的红1军团第3军的军长,战功卓著。他的红3军,以及林彪的红4军,彭德怀的红5军,是当时红军的三大主力部队。

1931年9月,黄公略在率部转移途中,遭敌机轰炸,重伤牺牲。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

黄公略的介绍写的不长,但想想他的名字曾和朱德、彭德怀、林彪这排名前三的元帅并列,实在也无需多言了。

最后,用毛主席在1930年9月写的一首词结束本文。这是主席第一次在诗词中提到红军将领。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