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郭汝瑰晚年直言不讳:潜伏敌营多年,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人

2023-12-28历史
  • 前言

  • 「天下谁人不通共!」

    这是素有「运输大队长」之称的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后发出的感慨。

    蒋介石的感慨绝非空穴来风。纵观我党历史,国民党内部的确有数不胜数我党安插的潜伏人员,譬如被周恩来称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潜伏】余则成原型之一的吴石将军等。

    这些谍报人员如同我党在敌人内部的眼睛和耳朵,为我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式各样的情报,使我军在同敌人交战的正面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潜伏敌营高层多年的红色特工——郭汝瑰。

    他曾为我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党组织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暂时没有公布他的真实身份。而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郭汝瑰晚年在撰写回忆录时,直言不讳地表示:潜伏这么多年,他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人!

    那么,郭汝瑰所说的这两名国军将领是谁?为何这么说?

    他在潜伏生涯中又经历了什么?

  • 一、「郭鬼子」郭汝瑰其人

  • 1907年秋,郭汝瑰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县的一个书香家庭,上面还有一个大他8岁的兄长,叫郭汝栋。但在那个时候,郭汝瑰的名字并不叫郭汝瑰,而是叫做郭汝桂。

    1919年,郭汝桂跟随家人来到成都求学。

    很快,6年的时光一闪而过,聪明好学的郭汝桂成功地从高中毕业了。当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黄埔军校刚成立不久,于是,在军队中做官的郭汝栋建议他报考黄埔军校。

    最终,郭汝桂在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黄埔军校,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郭汝瑰。

    入学之后,郭汝瑰被分配到了政治科第五学生队。

    同年,随着北伐战争的爆发,郭汝瑰跟随军校一同来到了武昌。

    当时国共两党合作正处于蜜月期,因此黄埔军校内也有很多我党人士,譬如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吴玉章、恽代英等人皆在校内任教,他们也教过郭汝瑰。

    在同这些人的接触中,郭汝瑰逐渐被我党的共产主义思想所吸引,他逐认识到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有一心为民的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久而久之,他开始心向共产主义,并有了加入我党的意愿。并且,他将这一想法告知自己的同学袁镜铭。

    袁镜铭是我党党员,他告诉郭汝瑰入党并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很快,考验郭汝瑰的时候到了。

    1927年4月中旬,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我党的革命道路暂时受挫,一时间情况瞬息万变,弥漫着一股危险的味道。

    吴玉章暗中交给郭汝瑰一项任务:尽快返回四川,劝告其兄郭汝栋阻止杨森的进攻。

    郭汝瑰领命之后,和几名中共党员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四川。很快,郭汝瑰便和任逖猷一行人来到位于郭汝栋位于涪陵的驻地,并向郭汝栋传达了吴玉章的想法。

    在听到弟弟的劝说后,郭汝栋虽然在口头上明确表示不会支持杨森,但却暗中同蒋介石勾结,妄图「效忠」蒋介石。当然郭汝瑰等人对此毫不知情。

    当时,郭汝瑰在政治部担任科员,他不仅在公开场合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进行辛辣的批判,同时也在宣传一些先进的思想。

    就在郭汝瑰满心欢喜地幻想着革命胜利后的情景时,一个坏消息却扑面而来:位于武汉的国民政府彻底倒向了蒋介石一方,沦为了反革命阵营的一员。

    郭汝瑰由此和吴玉章等人彻底失联,只好暂时滞留于郭汝栋的部队中。

    彼时,郭汝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一直在想方设法地位加入我党而努力。终于在1929年5月8日,郭汝瑰在袁镜铭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我党,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郭汝瑰奉上峰命令率领部队去湖北完成驻防任务,而他的入党介绍人袁镜铭负责我党在平汉路地区的地下交通工作。

    郭汝瑰率部到达湖北后,袁镜铭暗中联系郭汝瑰,向他传递了党组织的指示,要他率部起义,配合红军的行动。但由于种种原因,郭汝瑰手下的三营居然和红军交战,三营损失惨重,郭汝瑰也被降职处分。

    屋漏偏逢连夜雨,郭汝瑰唯一的联络人袁镜铭也在那一年牺牲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之下。

    此后,郭汝瑰暂时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同我党的一切联系就此中断。

    彼时,蒋介石为「净化」队伍,授意郭汝栋将自己所管辖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全部除掉。

    郭汝栋虽然在政治上给郭汝瑰开了空头支票,但出于对弟弟的爱护,他将郭汝瑰送去日本的士官学校学习,以应付蒋介石的命令。但令郭汝瑰本人没有想到的是,自此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自己没有和心爱的党组织发生任何联系。

    1931年春,品学兼优的郭汝瑰成功地考入日本士官学校。

    同年,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随即爆发。

  • 二、骁勇善战,痛击日寇

  • 消息传到日本,很快便点燃了以郭汝瑰为代表的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情怀,他们自发地前去日本陆军省申请退学,以表示对日本当局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抗议和不满。

    1931年底,郭汝瑰退学回到中国,并报考中国陆军大学,但他的报考申请被驳回了,原因不言而喻。但郭汝瑰最终幸运地顶替了一名不合格的考生,顺利入学。

    3年之后的1934年,郭汝瑰再次因优异的成绩,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陆军大学校长杨杰推荐到陆军大学研究院第三期深造,之后又被推荐到教学部门工作,教授战史学。

    此时的郭汝瑰虽手持教鞭,但他从未忘记报效祖国之心。

    很快,他等来了机会。

    1936年末,随着西安事变的发生,国共展开了第二次合作。郭汝瑰见时机已到,在同学曾粤汉的推荐下来到十八军第十四师担任参谋长的职务。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起了进攻,准备以上海为跳板,伺机对南京发起进攻,淞沪会战就此爆发。郭汝瑰奉命担任在上海坚守阵地,同日军进行殊死搏斗。

    郭汝瑰率领的第四十二旅一共有8000多人。面对日军猛烈的攻势,郭汝瑰没有丝毫畏惧,带领手下的战士们死守阵地,痛击日军,每当有人喊到「顶不住」时,他都会冲出掩体督战。

    很快,七天七夜过去了。在郭汝瑰的英明领导下,日军非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不过,郭汝瑰手下的8000多名战士也折损过半。

    但是,这一仗却让郭汝瑰本人在国军中名气大增,还成了上海家喻户晓的人物。

    1941年秋,长沙会战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郭汝瑰自告奋勇,担任「杂牌军」新五师师长。之所以「自告奋勇」,是因为其他国军将领都不愿训练、指挥这支「杂牌军」,于是郭汝瑰便主动请缨,挑起大梁。

    在就任新五师师长后,郭汝瑰利用自己所学军事知识及同日军作战的丰富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对新五师的战士们进行训练。他不仅教授给战士们丰富的军事知识,同时身体力行,亲自训练、指导战士,和他们同吃同住,还立下了这样一条规矩:

    谁消灭一个日本兵,就给谁颁奖!

    经郭汝瑰的亲自调教,这支所谓「杂牌军」新五师的战斗力节节高升,丝毫不亚于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类似「中央军」等正牌部队。

    1942年2月,新五师将侵华日军的精锐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还缴获大批日军装备,俘虏日军士兵若干。

    此次战斗不仅在整个长沙保卫战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还粉碎了日军占领重庆的阴谋。而郭汝瑰本人也是声名鹊起,在国民党内名声大噪。

    同年10月,郭汝瑰受邀赴重庆参加有关对日作战的国际会议。在会上,郭汝瑰将自己同日军作战的经验及破解日军战术做了专题汇报,令在场的国内外军事专家掌声不断。

    后来,英国甚至专门邀请郭汝瑰代表重庆方面去英国讲授破解日军战术的知识。

    回国之后,有爱国人士送给他5000银元作为慰问,但他却分文不取,而是将这5000银元尽数分给了手下的士兵。渐渐地,郭汝瑰的名声在国民党内部越来越响,也受到了很多国民党高层的赏识和认可。

    1944年3月,郭汝瑰第二次飞往英国,只不过这次并不是去讲学,而是去考察国防机构的组织情况。次年2月,郭汝瑰回国,不久后便担任起管理国民党军队的编制、装备情况,同时兼任国防研究院副院长,受重用的程度可想而知。

    同年8月,郭汝瑰跟随何应钦一同参加对侵华日军的受降仪式。

  •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尽管郭汝瑰在国民党内如鱼得水,位高权重,但郭汝瑰本人早已对国民党的黑暗反感不已,他的内心极其渴望光明。

    实际上,早在1945年5月日本投降前夕,郭汝瑰偶遇了当初和自己前去四川的同学任逖猷。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一晃十多年未见,两人都很高兴。

    简单寒暄过后,郭汝瑰向任逖猷表达了自己想同党组织接头的愿望。结果任逖猷也早就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表示,若自己的堂弟任廉儒还和党组织有联系的话,就可以成功接头。

    几天之后,任廉儒来到了郭汝瑰的住处。一番交谈之后,任廉儒表示会将郭汝瑰的愿望传达给党组织。后来这一想法被汇报给了董必武,任廉儒也成为了负责同郭汝瑰联系的联络人。

    1946年3月,郭汝瑰和董必武等人成功接上了头,他请求党组织恢复他的党籍,并提出了想去延安的想法。董必武说道:

    「去延安的作用不大,留在敌军内部,能为我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情报。」

    郭汝瑰表示,只要党组织容纳他,他不怕困难。

    尽管郭汝瑰暂时未被恢复党籍,但他时刻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我党的高级特工,他为我党传递了无数具有极高价值的情报。

    据史料记载,自1945年5月起,一直到1949年年底,郭汝瑰向我党提供了100多次国民党方面的核心军事情报,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尽管郭汝瑰多次将情报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我军,但他并非没有遭受过国民党的怀疑,而是每次都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智慧化险为夷,并再次取得蒋介石的信任。

    后来,在蒋介石的安排下,郭汝瑰奉命担任七十二军军长。与此同时,郭汝瑰的接头人任廉儒也跟随来到了四川,继续担任他的联络人。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联络郭汝瑰,要他重建七十二军,为日后「反攻大陆」做准备。

    但郭汝瑰却根本不会给他这个机会。12月11日,郭汝瑰带领七十二军在四川宜宾起义,并顺带将七十二军管辖的33个县全部解放。

    此时,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怒火中烧,连骂了很多个「娘希匹」,以发泄心中的怒火。但,又有什么用呢?

    1980年,年过古稀的郭汝瑰恢复了应有的荣誉——中共党员的身份。

    步入老年的郭汝瑰,常常回忆起此前的点点滴滴,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在写到有关国民党的内容时,他声称自己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张治中,另一个是傅作义。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二位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因为他们心系人民,反对内战的可贵精神,是国民党军队中难得的一股清流。那么这二位国军将领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说到张治中,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抗战期间,张治中提出了「全民抗战、全面抗战、持久抗战、建立心理国防」的抗战救国思想。从这短短18字中不难看出,张治中的抗日救国思想对如何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和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等抗战思想不谋而合。

    另外,张治中是在国民党中较早提出国共合作的人之一。

    早在「九一八」事变过后,张治中便认为国共两党必须停止现在的对立状态,必须保持团结,而且他也在想方设法地同我党军队进行交锋。据邓颖超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张治中是一名从未和我党交过战的国民党将领。

    和郭汝瑰一样,在和日军交战的战场上,张治中指挥手中的军队给予日军迎头痛击。在淞沪会战中,他不仅先后3次下令全线进攻,令日军遭受沉重打击,还不顾危险亲临前线,同手下士兵并肩作战。

    而说到傅作义,他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使北平和平解放,使北平这一古都免遭战火的破坏,继而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大决战的阶段,中共中央决定在政治上争取傅作义,最大程度地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可能性。

    而此时的傅作义,早已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等行为感到厌恶不已,对我党的一些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毛泽东的著作、进步刊物等,同时他本人也爱好和平,反对内战。

    在解放军的军事攻势下,对北平城的包围之势逐渐形成,同时我军向傅作义释放出和谈的信号。最终,傅作义同意了和谈的请求,并暗中派人和我党进行了三次秘密和谈。

    最终在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在和谈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北平自此和平解放,而驻守在北平的国民党军队也被我党收编。

    张治中、傅作义两位国民党将领,凭借他们二人的功绩,绝对算的上是国民党内部的一股清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做出一切贡献势必会被历史记录下来,永远地被后人所敬仰。

    因此,这也是郭汝瑰在晚年的回忆中对他们二人如此钦佩的原因。

    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在重庆因车祸不幸去世,享年90岁。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郭汝瑰,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令人唏嘘,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