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刘伯承一句话,镇住分歧,影响至今

2024-02-02历史

刘伯承一句话,镇住分歧,影响至今。

原文案:引言: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选择这个主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在对外战争中从未输过。

这一点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是一个循环,也是一面镜子,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刘伯承元帅的军事才能 新中国十大元帅各具特色,刘伯承元帅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位。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不仅在国内无人能及,在国际上也堪称翘楚。

他的出色表现,为中国的军事实力赢得了普遍认可。

邓小平邓公的评价总是非常严谨,他的话评价人非常少见。但在诸多评价刘帅的话里,他仍不算最直接的,毕竟毛主席曾说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这条龙忙些什么呢?他主要在搞教育、办军校。以同志们的评价,他基本从军事一线「隐身」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多,首先这与刘伯承自己的意愿有关。1950年西南大定后,他卸下了大军区统帅的军职,被调到北京。

对于这样的「军神」,在接下来该让他干点什么这件事上,中央并不准备直接任命,而是和他商量着来。谁知,他硬是放着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不干,非得要办学校。

他说:「我想当个‘教书先生’。」毛主席思考了许久,决定无论如何,也必须尊重他的意愿。毕竟,战争年代他付出了太多,早年的眼伤又一直困扰着他。

刘伯承的「隐身」也与新中国成立后,诸多年轻将领的迅速成长有关。1955年,共有1000多名开国将军授衔,其中大将10名、上将55名。

这些人里,有不少都是当年刘邓大军麾下的悍将,亦有不少在延安时期就是听着刘伯承的军事课成长起来的。这些人,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扎根在各大军区,任军区司令员、政委、参谋。

特别是经历抗美援朝后,全军上下无论是士气还是能力,又得到了一次提升。这些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让刘伯承感到安心、放心。

刘伯承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夕,不得不挺身而出。作为两个有着悠久历史且曾被帝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国家,中国和印度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

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主席也曾深思熟虑。他曾表示:「我想了十天十夜,还是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和我们打!」

虽然毛泽东主席表面表示不解,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愿意和这个曾经友好发展中的邻国发生冲突。然而,当时的印度政府坚持咄咄逼人的态势,而其原因则是历史遗留问题。

印度在独立前曾经被英国人统治,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英国人在中印边境附近划定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将西藏的大片领土划给了印度。

对于这条「伪造的边界」,新中国当然不承认,但尼赫鲁政府却死咬着这条「边界」不放。更令人愤怒的是,自1951年开始,印度人采取了所谓的「前进政策」,一步步向中国腹地推进。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多次警告,但印度人仍然在边境建立哨所。而中国人素来习惯「后发制人」,忍到了无法再忍的地步。

毛泽东主席说:「不打不行了,打就打嘛。你已经整了我们整整三年了!」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中国决定采取自卫反击行动。

毛、周领导中央问将,张、刘两将作答有异。张国华悍将,坐镇西藏多年,问之于西藏军区责任重大,他坚定回答:「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得赢!」

刘伯承元帅,虽然没去过青藏高原,但根据经验,他稳重、谨慎,回答:「有水必有路……」两位将军建言献策,各具特色,没有绝对的对错。

张国华接到毛主席的命令后,立即返回拉萨,与西藏军区的部下们一起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西藏军区的将士们决心要打垮入侵克节朗的印军第7旅。

他们上报的计划是要把这支部队全部消灭。这个计划被火速上报给了中央。有些人对这个计划表示担忧,认为张国华的胃口太大了,而有些人则表示赞同,认为解放军打的就是精锐,只有痛击精锐才能达到以战止战的目的。

最后,决定权落到了毛主席手中。他决定让西藏军区执行这个计划,并表示如果打不好,还可以重来。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必须出山「镇场子」。

一方面,有他在,持担忧态度的人会更加放心,毛主席也能更安心。另一方面,有他在,西藏军区里那些比张国华还要年轻的指挥人员会更有底气。

刘伯承已经70岁了,但他仍然是那个「军神」。他已经赋闲许久,但他对自己的身份有自己的打算。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编外参谋和编外人员。

他还告诉诸将,他已经老了,他的意见仅供参考,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听或不听。

刘伯承的军事智慧和影响力无需职务证明,他是张国华的老首长,对他的言传身教使张国华受益匪浅。刘伯承作为「编外参谋」上任后,立即告诫张国华不要轻敌,并提醒部队要做好充分准备。

这些准备都是刘伯承向中央提意见后得到的,这体现了刘伯承一贯的风格——不打无准备的仗。在1962年10月20日的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地保护了自己的领土和主权,这场战事是不可避免的,但因为充分的准备,取得了成功。

敌人不可能就此认输,后面还有更大的动作。他开始给前线打电话,再三催促前线上修道路,强调印军后缩,现在运输补给比他们困难,告诫有些同志不能把后方补给视为次要工作,高海拔作战首先要考虑用、吃、穿。

直到张国华回答「是,老首长」,刘伯承才感到安心。

刘伯承将军的智慧和冷静在胜利时依旧可见。11月中旬的事件验证了他的预见性。印度军队集中了更多的兵力,对东段发起了重点进攻。

这次,印度人创新地采用了所谓的「长蛇阵型」,战士们排成纵向,浩浩荡荡向前推进,使前线的我军一时无法下手。

然而,刘伯承将军并非在前线,而是通过听取同志们的汇报进行思考。最后,他向张国华传授了秘诀:「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肚松。」

张国华对刘伯承的智慧心领神会。经过观察,他决定从敌人的左翼攻击。于是,张国华下令:打头、击背、剖腹、切尾。

这是一次帅与将的完美配合。这一仗,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我军共歼灭印军8700余人,其中俘虏近4000人。

毛主席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这一仗将使中印边境保持十年的稳定。」

刘伯承元帅参与指挥的最后一场战斗是1962年的自卫反击战,自此他开始过着低调的生活。军事学者们对他在这一战中的出色指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高超指挥艺术再次证明了「中国军神」的魅力。

从战前准备到战中判断,刘伯承都表现出了极度的谨慎,他曾经告诫部队不要轻敌,这句话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解放军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仍然秉持着料敌从宽的态度,这一风格至今仍在影响着军队。虽然目前世界局势动荡,但中国人民一直热爱和平,我们对外用兵都是在被迫的情况下进行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取得胜利,这一点希望某些国家能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