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民党军的上将可分成四级,要当战区司令长官须遵循这一潜规则

2024-03-04历史
抗战胜利后,张学良因「退役」而让出的一级上将名额,由时任国防部长的二级上将白崇禧顶了缺。
而1946年9月,冯玉祥被蒋强令退役,他留下的一级上将名额,则于几个月后授予了时任参谋总长的二级上将陈诚。
陈诚的陆军一级上将,是蒋记黄埔系中继何应钦之后第二位晋升的。他和何应钦一起,也是大陆期间黄埔系唯二的一级上将。
至于蒋本人,则早于1935年就给自己授予了特级上将军衔,且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就国民党军队来说,上将已经是其「六等十八级」系统的最高等级。但是,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又分了四级,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和准级(中将加上将)。
特级上将自不用多说,这是为蒋量身订做的,下面我们就大致讨论一下其他三种级别的上将分别意味着什么。
一级上将者,基本为各大实力派系的军头代表
1935年国民政府授予的一级上将,计有中央军代表何应钦、晋绥军代表阎锡山、西北军代表冯玉祥、桂军代表李宗仁、东北军代表张学良、粤军代表陈济棠、湘军代表唐生智、滇军代表朱培德、闽系海军代表陈绍宽等9人。
除了以上9人,以及再抛开去世后追赠的一级上将,蒋军在大陆期间通过正常途径晋升一级上将者,还有白崇禧、陈诚,以及1939年授衔的程潜,总计12人而已。
由此可见,凡一级上将者,要么是重要的地方派系军头,要么是中央军的代表(何应钦、陈诚),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军政部长等实权要职人选基本不会出在以上范畴之外。
二级上将者,基本位居战区司令长官高位
1945年上半年,军委会根据战事需要,重新调整了全国各大战区的划分: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军衔为中将加上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老牌的一级上将;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正牌的陆军二级上将;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1936年授予中将加上将衔,1946年晋升为二级上将;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老牌的二级上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陆军二级上将;
第七战区,余汉谋,中将加上将;第八战区,朱绍良,陆军二级上将;
第九战区,薛岳,陆军二级上将;第十战区,李品仙,二级上将;
后来组建的第11、12战区,司令长官分别为孙连仲,傅作义,皆为二级上将。
也就是说,抗战末期的12大战区,除了个别长官为中将加上将外,大部分为陆军二级上将,普通中将连想也不要想,这就是不成文的「潜规则」。
到内战时期,出任「剿总」总司令及绥靖公署主任者,大部分军衔都为二级上将及以上。
杜聿明、宋希濂等黄埔之秀,都因资历有限且军衔仅为中将而无法就任正职。
中将加上将衔,实则是个尴尬的存在
获授此衔者,基本都是资历足够,但因二级上将名额有限而无法真正晋升,为便于指挥手下的一众中将,故给了个安慰性的尴尬军衔。
薛岳指挥前三次长沙会战时,正式军衔都是中将加上将,否则很难名正言顺地指挥中将一级的军长、集团总司令等。
有人说,国民党军的中将加上将衔,仅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存在,其实是不太成立的。
比如黄埔系的罗卓英、汤恩伯等,都是在1946年晋升为中将加上将衔的,与胡宗南一样,他们递升为陆军二级上将,都是去到宝岛之后的事情了。
总体说来,大陆期间的国民党军中,一级上将者都是地方实力派或中央军的代表军头,二级上将及中将加上将者皆为高于省主席级别的实力存在。
而国民党军各级上将的总人数,一般不高于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