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黄埔军校「怪案」:前6期众多将星,后17期却为何再难出名将?

2024-01-18历史

黄埔军校「怪案」:前6期众多将星,后17期却为何再难出名将?

黄埔军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不论是「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还是「优秀代表」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在战争中都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可谓是近现代军事史的杰出代表。

然而,在这所军校中存在着一个颇为神秘的谜案,即学校的教学情况呈现出一种虎头蛇尾的趋势。共有23期的学生,前6期脱颖而出,星光熠熠;而后17期的学生大多黯然失色,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拆解,首先探讨为何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1924年,受十月革命启发,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旨在培养一批忠于革命事业的学生,组建忠诚的军队,以与当时在中国四分五裂的军阀展开搏斗。

出于这一宏伟目标,孙中山在学校设立了政治、教学、教练、管理、军医和军需等各个部门,逐渐增设了工兵、炮兵、骑兵、辎重兵等科目。他的志向是将军事和政治训练同步推进,不仅培养军官,还培养革命干部。

正是基于这一设想,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在「信仰」、 「生源」、「背景」、「师资」和「平台」方面都具备巨大的优势。

就「信仰」而言,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都以「打倒军阀、救人民于水火」为信仰目标,坚定而深厚。他们不畏艰难,不惜生命,心怀共同信仰,为国家危难和百姓苦难感到责无旁贷。

三民主义对他们进行着不断的精神洗礼,时刻促使他们自我蜕变。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不入此门」更是激发了他们追求真理的决心。

谈到黄埔军校,大家都耳熟能详。无论是「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还是「优秀代表」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在战争中都表现出色,堪称近现代军事史的杰出代表。

然而,在这所军校中存在一个颇为神秘的问题,即学校的教学情况呈现虎头蛇尾的趋势。23期学生中,前6期表现亮眼,而后17期多数黯然失色,其中蕴藏着何等奥秘?我们可以拆解这个问题,首先探讨为何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1924年,受十月革命启发,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旨在培养一批忠于革命的学生,组建忠诚的军队,与当时在中国四分五裂的军阀进行斗争。

从「生源」角度看,当时的黄埔军校打破了地域限制,同时吸纳了国共两党共同的人才。在招生过程中,根据不同省区分配招生名额,前三期的2259名学生来自我国22个不同省份。这一批学生基本上在初中、高中阶段接受过教育,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由于当时国共合作,我党也向黄埔军校推荐了大量人才,使得黄埔军校前期招生「遍得天下英才」。

从「师资」角度看,当时的黄埔军校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政治部和教授部是最关键的两个部门,前者负责政治教育和党务宣传,后者主要负责军事训练和术科教学。政治部主任由戴季陶、周恩来、邵力子等先后担任,教授部则由王柏林、叶剑英等人负责。在这些资深人才的言传身教下,前6期学员无疑受益匪浅。

从「背景」角度看,当时黄埔军校在财政、武器和制度方面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不仅有以鲍罗廷为代表的苏联专家直接参与军校的筹建,连军校的训练武器多来自苏联,平时遇到问题也有苏联顾问专门解答。因此,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上致辞时表示:「俄国在6年前就能一举消灭旧党以及外来敌人,大获成功,我们现在开办这个学校,也仿效了俄国,必能成功。」

谈到黄埔军校,众所周知。不论是「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还是「优秀代表」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在战争中都展现出色,是近现代军事史的杰出代表。

从「平台」角度看,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一毕业就有「大展身手」的机会。在北伐战争中,由黄埔军校的学生组成了第一军,与当时富有实战经验的第四军、第七军相配合,成为军阀内部的「炮灰部队」,使得北方军阀如吴佩孚、孙传芳等被迫溃逃。这显示出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在战场上经过磨练,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为何黄埔军校在经历了辉煌的前6期之后,突然开始走下坡路呢?为何后来再也没有出现像徐向前、陈赓这样的军事人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黄埔军校后期学员失去了「信仰」。前面提到,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的目标是打倒军阀,而这一目标已经由前6期学员完成。后17期的学生们在学校陷入「门生故吏」模式后,逐渐远离了初衷,整日高呼「万岁」而忘却了革命初心。在「向个人效忠」的主义影响下,后期学员失去了为国家、为民族而战的信仰,导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军事人才。

第二,黄埔军校的「生源」质量下降。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成功举办了6期之后开始办分校,招生规模大幅扩大,招生条件明显下降,学生质量也相应下降。同时,黄埔军校不再招收共产党人,限制了学校的生源,并导致学校内外的声誉受损,许多有才学之士对其「信仰狭隘」产生厌恶,不愿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第三,学校的「背景」发生了变化。苏联对于国民党控制下的黄埔军校支持减弱,苏联专家在学校的作用减弱,使得学校在财政、武器等方面丧失了原有的支持。黄埔军校校史中删除共产党的贡献,对共产党进行扭曲抹黑,导致学校内部的不满情绪加剧。

第四,黄埔军校的「师资」力量减弱。前6期学员培养过程中,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共产党员陆续离开黄埔军校,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大幅下降,失去了前期的政治引导和教育优势。

第五,社会环境的变化。国共内战爆发后,中国社会陷入动荡,政治风云变幻。黄埔军校作为军事学府,在这个时期面临了更加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失去了前期相对稳定的培养条件。

这五个方面的变化共同导致了黄埔军校在前6期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学校失去了初创时的理想信念和充实师资,后期学员失去了战斗的信仰,使得黄埔军校无法再培养出像徐向前、陈赓这样的卓越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前6期学员投身北伐战争,直面军阀势力,得到老部队的支持,有机会在战火中逐渐蜕变和成长。然而,后17期学员们却面对着日军这支装备精良的强大部队。在没有足够训练的情况下,许多学员在战争初期就不幸陨落,未能有机会充分发展自身潜力。

另一方面,黄埔军校前6期培养出的「将星」已经占据了各大部队的主要职务。新生代的学员在资历和战功上无法与前辈相匹敌,想要升迁变得十分艰难。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缺乏锻炼的学员由于得不到机会,难以成为出色的将领。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尽管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后期仍在不断向战场输送人才,但这所军校早已步入衰败,名存实亡。其根本原因在于,黄埔军校主要培养的是「速成型」将领,将长达4年的军官培养课程压缩到仅有6个月。虽然培训速度快,但却无法为学员奠定坚实的军事基础。

当然,黄埔军校本身早已完成了对抗军阀的历史使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决定不再继续运营黄埔军校,因为这所军校的存在价值相较于传承价值更为有限,其珍贵之处在于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设了数十所军校。这些军校与黄埔军校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没有采用速成式的培养方法,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灌输更为先进和系统化的军事理念。这些军校为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捍卫国家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