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青海上孙家寨汉简出土,揭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诸葛亮会杀马谡

2024-07-21历史

青海上孙家寨汉简出土,揭开历史真相,学者:难怪诸葛亮会杀马谡

世人皆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却不知其中缘由。千百年来,这段历史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说诸葛亮太过严苛,有人说马谡罪不至死。直到近日,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一批汉简,才让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重见天日。这些汉简记载了军事方面的律令文书,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的军法制度。学者们研究后惊呼:"难怪诸葛亮会杀马谡!"究竟这些简牍中记载了什么?为何会让学者们如此感叹?马谡究竟犯了何等重罪?诸葛亮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

一、诸葛亮北伐的背景与战略

建兴五年(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刘备逝世后的蜀汉局势。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将年仅十七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诸葛亮深知蜀汉面临的内忧外患。

内忧方面,蜀汉国力尚弱,地处偏远,资源有限。刘备平定益州时,不少原益州豪强对蜀汉政权仍心存芥蒂。诸葛亮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安抚这些地方势力,巩固蜀汉统治。他推行严明法度,重用蜀中士人,逐步获得了益州各方支持。

外患方面,曹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对蜀汉发动进攻。诸葛亮深知,若只是被动防守,蜀汉迟早会被强大的曹魏吞并。因此,他制定了积极进取的战略方针,决定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北伐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北伐可以扩大蜀汉疆域,获取更多资源,增强国力。其次,北伐可以打击曹魏士气,鼓舞蜀汉军民,树立必胜信念。最后,北伐可以吸引曹魏主力西进,缓解吴国压力,维系孙刘联盟。

为了实现这一宏大战略,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也颇费心思。他重用姜维、魏延等年轻将领,培养新一代军事人才。同时,他也不忘启用一些资历较深的老将,如赵云、王平等,以老带新,确保军队战斗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谡作为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之一,也被委以重任。马谡出身名门,年轻有为,在诸葛亮麾下颇受重用。诸葛亮欣赏马谡的才学,认为他有潜力成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建兴五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兵分三路北上。马谡被派往街亭,负责守卫这个战略要地。街亭位于陇西,是进攻关中的咽喉要道。诸葛亮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显示了他对马谡的信任。

然而,马谡虽有才学,却缺乏实战经验。他在守卫街亭时,不听王平等老将建议,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这种固执己见的态度,最终导致了街亭之战的失败,也为他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本是精心策划,初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然而,马谡的失误却让这次北伐功亏一篑。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不得不撤军,第一次北伐就此告终。

这次失败不仅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也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如何处置马谡?作为托孤大臣和军事统帅,诸葛亮必须在维护军纪和爱惜人才之间做出选择。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马谡的生死,更关系到蜀汉的未来走向。

二、马谡守街亭之败

街亭,位于今天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境内,是古代秦陇地区的一个重要关隘。在三国时期,街亭扼守着由陇西通往关中的要道,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诸葛亮深知,若要北伐成功,必须牢牢控制住街亭这个咽喉要地。

建兴五年(227年)春,诸葛亮率军北伐,兵分三路。其中,马谡被委以重任,率领一支偏军驻守街亭。诸葛亮选择马谡担此重任,一方面是看重他的才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这位年轻将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然而,马谡虽有满腹经纶,却缺乏实战经验。在抵达街亭后,他没有按照常理筑城设防,而是将大军驻扎在山顶。这一决策引起了副将王平的强烈反对。

王平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向马谡进言道:"将军,我们应当在山下驻扎,靠近水源。山上地势险峻,难以获得充足的水源补给。若敌军来攻,我们腹背受敌,将陷入困境。"

马谡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居高临下更有利于防守,坚持己见。王平见劝说无效,只得暂时作罢,但心中仍然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魏国大将张郃得知街亭防守空虚的消息,立即率军前来攻打。张郃是魏国名将,善于用兵,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一到街亭,就看出了马谡用兵的破绽。

张郃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派斥候仔细侦查了街亭周围的地形。发现马谡果然将大军驻扎在山顶后,张郃立即制定了围困计策。他命令部分军队切断山下水源,另一部分军队则在山下设置营寨,形成包围之势。

马谡见张郃来攻,并不慌张。他认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张郃无法对其造成威胁。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缺水的问题日益严重。山顶上的蜀军开始出现饥渴和疲惫的迹象。

王平再次向马谡进言:"将军,我们现在腹背受敌,粮草补给困难。不如趁夜色派一支精锐突围,寻求援军。"马谡仍然不听,他坚信凭借地利优势,定能守住街亭。

张郃见计策奏效,开始对山上发动猛攻。蜀军因缺水而士气低落,加上居高临下反而不便调度,很快就陷入了被动。眼看大势已去,马谡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这危急时刻,王平挺身而出,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死战不退,为主力部队争取了撤退的时间。马谡见状,不顾军令,带着少数亲信仓皇逃离,留下王平和大部分将士在街亭苦战。

街亭之战,蜀军大败。这场战役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更重要的是,街亭的失守使得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北伐计划功亏一篑。张郃乘胜追击,一度威胁到汉中,迫使诸葛亮不得不率军回撤,第一次北伐就此告终。

马谡的这次失败,暴露出了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的诸多不足。首先,他不懂得因地制宜,固执己见,忽视了水源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其次,他轻敌冒进,低估了张郃的军事才能。最后,在危急时刻,他选择抛弃士兵独自逃跑,严重违反了军纪。

街亭之战的失利,不仅给蜀汉造成了巨大损失,也让诸葛亮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如何处置马谡?这个决定,将直接关系到蜀汉军队的士气和未来的战略部署。

三、诸葛亮的艰难抉择

街亭之战的失利给诸葛亮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和军事统帅,他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如何处置马谡?这个决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更关系到整个蜀汉军队的军纪和未来的战略部署。

诸葛亮召开军事会议,商讨马谡的处置问题。会议上,众将领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马谡罪不至死,应当从轻处罚;也有人主张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老将站了出来。他是赵云,字子龙,曾在长坂坡之战中救出幼主刘禅,深受刘备和诸葛亮的信任。赵云缓缓开口道:"丞相,马谡虽有才学,但此次失守街亭,实乃重大过失。若轻易饶恕,恐怕会动摇军心,影响今后的战事。"

赵云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沉思。诸葛亮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将马谡押到军帐外待命。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权衡利弊,做出最终决定。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报告说发现了一批汉代简牍。这批简牍出土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内容涉及军事律令文书。诸葛亮立即派人将简牍取来,仔细研读。

简牍中详细记载了汉代军法的条例。其中一条引起了诸葛亮的特别注意:"将军临阵易辄,贻误军机者,斩。"这条军法明确规定,将领在战场上擅自改变既定计划,导致军事行动失败的,处以死刑。

诸葛亮将这条军法向众将领宣读。军帐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意识到,按照这条军法,马谡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死罪。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他命令将马谡带到军帐内,亲自询问街亭之战的详细经过。马谡跪在地上,将整个过程如实道来,包括他不听王平劝告,固执己见的决策,以及最后仓皇逃离的行为。

听完马谡的陈述,诸葛亮面色凝重。他问道:"你可知罪?"

马谡伏地叩头,声泪俱下:"臣知罪。臣有负丞相重托,致使北伐功亏一篑,罪该万死。"

诸葛亮又问:"若依军法,你该当何罪?"

马谡答道:"按军法,臣罪当处斩。"

诸葛亮长叹一声,对众将说:"马谡才学出众,本是国之栋梁。然而,用人不当,责在我身。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置?"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无人敢答。最后,还是魏延开口道:"丞相,军法不可废。若废军法,何以服众?"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诸位认为该如何处置王平?"

这个问题让众人一时愕然。王平在街亭之战中多次进言,最后还率军死战掩护,为何也要处置?

诸葛亮解释道:"王平虽有功,但身为副将,未能阻止主将违法乱纪,也难辞其咎。"

这番话让众将陷入了沉思。如果连王平也要受罚,那么对马谡的处置就更不用说了。

经过再三考虑,诸葛亮最终做出了决定。他宣布:"马谡擅改军令,致使街亭失守,按军法处斩。王平虽有功,但未尽副将之责,降为士卒。"

这个决定一出,军帐内外一片哗然。有人赞同诸葛亮秉公执法,也有人为马谡惋惜。但无论如何,这个决定都体现了诸葛亮对军纪的严格要求。

马谡被押出军帐时,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然而,作为统帅,他必须以大局为重。这个艰难的决定,不仅是对马谡的惩戒,更是对整个蜀汉军队的警示。

四、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马谡之死在蜀汉军中引起了巨大震动。诸葛亮严明军纪的决心得到了彰显,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之声。有人认为,诸葛亮处置马谡过于严厉,有失偏颇。然而,这个决定背后,蕴含着诸葛亮深谋远虑的用人之道。

在马谡被处决后不久,诸葛亮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他不仅总结了街亭之战的教训,更重要的是,他阐述了自己的用人理念。

诸葛亮说道:"用人如用木,直者为轴,曲者为轮。各取所长,方能成器。"这句话道出了他用人的核心思想:因材施教,量才而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理念,诸葛亮开始着手调整军中人事。他提拔了一批在街亭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将领,其中就包括被贬为士卒的王平。

王平虽然在街亭之战中未能阻止马谡的错误决策,但他的勇气和忠诚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诸葛亮将王平召至帐前,亲自为他平反。

"王将军,"诸葛亮说,"你在街亭之战中多次进言,最后更是率军死战,为大军撤退争取了时间。这份忠勇,不应被掩埋。我hereby恢复你的将军职位,并升你为前军主将。"

王平跪地叩谢,眼中含泪。他没想到诸葛亮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委以重任。这一幕被众多将士看在眼里,更加坚定了他们对诸葛亮的忠诚。

除了王平,诸葛亮还重用了其他一些在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将领。比如姜维,这位年轻的将领在街亭之战后的撤退中表现出色,被诸葛亮提拔为参军。姜维的才能很快得到了展现,后来成为了蜀汉的重要将领。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没有忘记对年轻人才的培养。他设立了"蒙学馆",专门培养年轻的军事人才。在这里,年轻人不仅学习兵法战策,还要接受严格的道德教育。诸葛亮亲自为这些年轻人讲授【孙子兵法】和【六韬】,培养他们的军事素养。

诸葛亮的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蜀汉军队的整体素质,还为蜀汉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在随后的几次北伐中,这些经过培养的将领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并非只局限于军事领域。在民政方面,他也展现出了高超的用人才能。

在蜀汉境内,诸葛亮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屯田制"和"租调制",这些政策的实施离不开capable的官员。为此,诸葛亮大力推行"举孝廉"制度,选拔品行端正、才能出众的人才进入政府。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费祎。费祎年轻时曾因醉酒闹事被关押,但诸葛亮看中了他的才能,亲自为他担保,将他提拔为参军。费祎后来果然不负诸葛亮所望,成为了蜀汉的重要官员,在外交和内政方面都有出色表现。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不仅体现在选拔和培养人才上,还体现在对人才的保护上。当有人诽谤魏延时,诸葛亮并没有轻信谗言,而是亲自调查,最终还了魏延清白。这种公正的态度,赢得了将士们的敬重。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为蜀汉储备了大量人才,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马谡的处决看似严厉,但正是这种"赏罚分明"的做法,才能让人才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最终为国家所用。

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汉的军政体系日益完善,国力逐渐恢复。这为后续的北伐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蜀汉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中站稳脚跟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诸葛亮的历史定位

诸葛亮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隆中草庐到蜀汉丞相,从运筹帷幄到亲临战场,他的每一步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集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后世的评价却一直存在争议。

在诸葛亮逝世后的数百年间,他的形象经历了多次变迁。最初,人们主要关注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记载,多集中在他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才能上。陈寿在【诸葛亮传】中评价道:"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也。"这段评价突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才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的形象逐渐被神化。唐代以后,诸葛亮开始被塑造成一个近乎全知全能的智者形象。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绘成能够预知未来、呼风唤雨的神人。这种形象虽然脱离了历史真实,但却深深地植根于民间文化中。

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说明他并非真正的军事天才。这种观点在清代学者中尤为普遍。例如,清代学者王夫之就曾批评诸葛亮"好大喜功",认为他的北伐政策是不切实际的。

然而,这种简单化的评价忽视了诸葛亮所处的历史背景。事实上,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却为蜀汉争取了生存空间,延缓了魏国统一的步伐。更重要的是,诸葛亮的北伐精神成为了后世抗争外敌的精神象征。

在近代史学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尝试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他们不再将诸葛亮视为神人,而是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就指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可能比他的军事才能更为出色。吕思勉认为,诸葛亮在蜀汉推行的各项政策,如屯田制、租调制等,对稳定蜀汉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

除了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才能,诸葛亮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也开始受到重视。诸葛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人。他精通天文地理,擅长发明创造。据传,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连弩等先进武器,这些发明体现了他的科技才能。

在外交方面,诸葛亮的贡献同样值得关注。他主导的"联吴抗魏"策略,虽然最终未能阻止魏国的统一,但却为蜀汉争取了宝贵的生存时间。诸葛亮多次派遣使节前往东吴,维系蜀吴联盟,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颇具特色。他在治理南中地区时,采取了"怀柔"政策,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支持。这种政策不仅稳定了蜀汉的后方,还为后世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借鉴。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历史证据也为我们理解诸葛亮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在四川阆中出土的汉代简牍中,记载了诸葛亮时期的一些政务文书,这些文书为我们了解诸葛亮的治国方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总的来说,诸葛亮作为一位集军事、政治、文化、外交才能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其历史定位是多面的、复杂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更是中华文化中智慧和忠诚的象征。尽管对诸葛亮的评价仍有争议,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否认的。诸葛亮的一生,不仅影响了他所处的时代,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