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刘邦最恨雍齿,但张良却说要给他先封侯,刘邦听后气的咬牙切齿

2024-07-21历史

刘邦生于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原名刘季,也就是刘老三的意思,年龄稍大一些后,整日里总梦想着自己是做大事的人,因此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

成年后,刘邦当上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 在一次押送犯人去咸阳的路上,正巧碰到了秦始皇出巡,倍感羡慕的他于是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如此啊!」

羡慕归羡慕,但工作还是要做的,于是刘邦只能老老实实地押送犯人。或许是天佑刘邦,没几年,秦始皇便暴病而亡。继位后的秦二世,在全国实施了恐怖的统治,导致民怨四起,继而爆发了农民起义。

一时间,天下大乱,各路英豪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统治。此时,已48岁的刘邦,于是在萧何、曹参、樊哙的协助下,于沛县设祭台,立赤旗,自称赤帝子,打起了反秦的大旗。

但是没想到刘邦却由此打开了自己问鼎皇权的一条康庄大道,直到自己50多岁的时候才成为了西汉的王,不得不说刘邦这一生十分励志。

在这位开国皇帝的一生中,有一个人物始终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那就是雍齿。

雍齿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秦末时沛县的豪强,比当时刘邦的出身要好很多,由于刘邦早期不事生产,每天带着自己的一帮小兄弟混吃混喝,但在外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

因此, 虽然刘邦出任泗水亭长后,得以认识雍齿、王陵这样的地方豪强,但却始终被雍齿和王陵所看不起,两人甚至曾多次折辱刘邦。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于沛县起兵,迅速成为了沛县的义军领袖。雍齿和王陵虽然也凭借权势招揽了一些兵马,但在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追随刘邦。

刘邦深知雍齿家族的势力和背景,所以将重要的丰邑城交给了他看守。

但雍齿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见刘邦起事有利可图,他不愿意久居在别人之下。当时,在沛地附近正是新建的魏国,他们为扩充实力,派其相国周芾来策反雍齿,许诺事成之后让他当魏侯,这正合雍齿心意。

于是他便背叛了刘邦,归附了魏国。将丰邑城交给了周芾。这无疑是对刘邦的一次沉重打击,差点葬送了他的大业。

拼了死夺来的唯一的根据地丰乡,全部丧失,一下没了立脚之地,把刘邦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吃其肉,剥其皮。立即调集兵力攻打丰邑城。但是,这座城池却坚韧异常,刘邦一次次进攻,都遭到了顽强的抵御。直到后来借助了项梁的援助,刘邦才最终攻破了城池。

刘邦在向项梁借兵的时候,他与东阳宁君已经被秦军打败,但是他返回头来占领了砀县,得到了五千余兵卒。也就是说现在刘邦手里有万余人,最终才将丰邑打下。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刘邦不破丰邑誓不罢休的心态,由此可见他对雍齿及丰邑父老背叛自己有多痛心,以致后来他一统天下之后,免除家乡赋税,唯独不免丰邑。

雍齿狼狈地逃到魏国避难。恰好这一年,秦国大将章邯带兵攻打魏国,魏相周芾被杀,魏王也被迫自杀。这局面让雍齿更加尴尬,他被迫离开魏地往北逃至赵国,依附到赵国将军张耳处。

不久,秦将章邯又率兵攻赵,包围巨鹿。张耳只得向楚国求救。楚命大将项羽率兵救赵,大破章邯。雍齿见项羽势力强悍,于是又追随张耳投靠到项羽处栖身。

后来的事情咱们都知道了,刘邦先进关中,但是迫于项羽的嚣张气焰,刘邦退了出来。

鸿门宴之后刘邦被封了一个汉王,但是大量被项羽排挤的人不甘心,所以项羽刚刚自封为西楚霸王之后,各路诸侯又反了,这就包括刘邦,当然了跟项羽争天下中,最有能力的就是刘邦,到后来项羽不是把刘邦的老婆父亲,都俘虏了吗?

相传就是雍齿出的建议,说项王您干脆在阵前,把刘邦的老父亲绑在那,拿他来威胁刘邦,

这所作所为自然是把刘邦气得不轻。后来韩信率军攻打赵国,雍齿再次走投无路,只好重新归附于刘邦之下。刘邦本想杀了雍齿泄恨,可是王陵极力劝解,刘邦才给了他面子,收留了雍齿。

刘邦收降雍齿之后,几次都想把他杀掉以雪早前丰乡背叛之恨。只是因为那时正是对战项羽的关键时刻,不便施行。雍齿也意识到这一点,便奋力作战希望立功赎罪,几场仗打下来,逐渐缓和了刘邦对他的恨意。

但刘邦消灭项羽后,天下归汉,他又想起雍齿的旧账。但由于他已立下累累战功,无辜诛杀雍齿又恐怕众臣不服,所以,雍齿才得以侥幸活命。然而,刘邦对雍齿始终耿耿于怀。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大封功臣。如张良,萧何,韩信、樊哙等人都得到了封赏。但是更多的人,因为时间的关系,刘邦还来不及一一封赏。

其中更有些人担心得不到封赏,整日里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相互比较功劳大小,甚至为此多次发生争论,生怕自己不能封侯,又害怕因曾经犯错而被杀。

有一天,刘邦发现不少将军三五成群,交头接耳,似乎在很生气地议论着什么。刘邦急忙召张良前来商议,向他了解这些人都在干什么?

张良说:他们聚在一起,恐怕是在谋划造反的事。

刘邦一听,受惊不小,忙问张良说:「天下已定,他们为何还要造反?」

张良说「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为天子,所封皆故人,所诛皆仇怨,故相聚谋反耳」。意思就是说你刘邦现在奖励的都是你亲朋好友,和你有仇的都被你杀了一大堆,这些人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就聚在一起发牢骚,如果不及时处理,恐怕就要造反了。

刘邦听了这话,请张良给他出主意,张良问刘邦说:「在陛下平生憎恶的人之中,有谁是群臣都知道的?」

刘邦答道,「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无故降魏,失我丰乡,归附张耳,多番迫窘;口是行非,胸怀二心;留之无益,用之可危!我早就想把他……」

刘邦把手一挥,表示只有「咔嚓」一刀杀掉才好。

张良一听就说「那请陛下先封雍齿为侯,这事就可以平定了」。刘邦听后气的咬牙切齿,但也听懂了张良的用意后,觉得这是眼下务实且有效的办法,于是他立即召集大臣,公布封封雍齿为列侯的决定。

雍齿被封为汁方(什邡)肃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和平定侯差不多,排位在第五十七,并命令他即刻起程就国。

那些内心惶惶,心怀不满的功臣们一下变得安定下来。

这一封赏虽然表面上是厚礼,但实则已经隐含了刘邦的一份复仇。首先,将雍齿封到了四川的什邡地区,这无疑是对他的一种贬斥和流放。

当时的蜀地还是一片偏僻的边疆,不仅气候恶劣,而且也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把雍齿送到这样一个地方,无疑是在羞辱他。

其实,对刘邦来说更多的是出于自保,雍齿被封侯可以说是「废物利用」。连他本人都没有料到。这件事在司马迁的【史记】有明确记载,其中专门有「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