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28年,他用3发炮弹,把2个团打得落荒而逃,毛主席将其写进诗里

2024-05-10历史

他是新中国具有较长资历的一位开国将士。曾戎马一生,勇敢无畏,参与了北伐战争、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红军长征等诸多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在一次战斗中,他靠着3发炮弹,把敌人2个团打得落荒而逃,成为了当时传奇般的一个事迹。连毛主席在得知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后,都忍不住心情激动,还特地把他写进了自己的诗中。

那么,这位英雄般的人物到底是谁呢?他又在革命路上具体都经历过什么呢?

01井冈山救驾

这位英雄就是谭希林,1908年3月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手工制陶的家庭。

早些年谭希林也曾在当地小学读过几年书。然而由于家庭贫困,他后来不得不辍学,进入一家纱厂工作,来维持家庭所需的经济开支。

也是在工作期间,谭希林开始接触到农民运动讲习,他大受感动从此觉醒了进步思想,自愿参加革命事业,并加入了叶挺的独立团参与北伐战争,先后跟着进军武汉等地。

由于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谭希林还被提拔为武汉总指挥部的警卫团副连长。后来秋收起义爆发,谭希林带领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的武装斗争,并跟随毛主席在井冈山驻扎下来,成立了革命的根据地。

当时井冈山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起义部队又受到敌人重创,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甚至途中逃亡。看到这种情况,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军队,毛主席开始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并在山下定期开展群众宣传活动。

但由于井冈山面临的局势动荡不安,革命斗争形势严峻,反动势力又十分强大凶残,在一次下山进行群众宣传活动时,突然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批地主反动派,将毛主席等人迅速包围了起来。

虽然毛主席的身份并未暴露,但敌人都手持武器,彼时没有人知道会有何后果,可以说形势十分危急。

谭希林听闻此消息之后心急如焚,迅速组织了部队前去解救毛主席。当他赶到现场时,看到眼前的情况之后,他高声呵斥一声,并且朝天开了一枪。也正是这一枪声打破了僵局!我方瞬间由被动转为主动。

那些地主反动派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被谭希林的气势所镇住,再一看谭希林身后的正规部队,他们吓得脸色苍白四处逃窜。

谭希林也趁势击溃了这群地主反动派,使毛主席免去了危险,也是自此之后,毛主席开始注意到他身上的勇敢品质,谭希林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更多贡献。

02三发炮弹

1928年4月,红四军宣告诞生,谭希林担任红军军团副营长一职,并受毛主席之命留守井冈山。不料此时国民党军队见井冈山兵力空虚,认为这是消灭红军的好时机,于是调派了五个团的兵力,想要一举歼灭红军的根据地。

针对国民党军队的企图,谭希林率领军团开始一系列的部署计划。观察地形深入思考之后,他指挥军团在黄洋界哨口修筑防御工事,并配置了火力装备。

不久之后,国民党的两个团向黄洋界哨口发起激烈的进攻,但由于此地山势险峻,敌军只能沿着山路一点点攀登上来,利用这种易守难攻的优势,谭希林果断下令部分士兵坚守险要地,而他亲自前往前线压阵指挥。

为了节省弹药,谭希林带领部队接近哨口后,一直耐心等到能看清敌人的身影后才下令开火。随着一排排子弹和石块的射出,敌军纷纷应声而倒,靠着这种智取的手法,敌人的几次进攻都未能取得成功。

不过虽有智取手段,可面临蒋军的武器装备精良、兵力众多的状况,如果我军持续和敌人进行作战,就必然会面临弹药紧缺,兵力薄弱的情况。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势必将会陷入一场苦战。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有士兵无意间提出了一句话:「如果我们能有一门大炮,就能把敌人都吓跑了。」这话让在场的贺子珍灵光一现,她告诉大家:「军械库里就有一门收缴上来的迫击炮。」

听到这句话,谭希林眼睛一亮,他带着几个战士顶着炮火,将找到的迫击炮和三发炮弹都搬运了过来。刚巧此时敌军再次进犯,谭希林当机立断瞄准敌人大本营攻击。

但是接连两发炮弹射出后,出乎意料的全部都是空炮,甚至连响声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觑,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发炮弹了,这可是最后的希望啊!

谭希林看到大家紧张不已,于是亲自抱起炮弹进行装填发射,并且满怀信心地鼓励道:「这最后一发炮弹,定能带领我们打出气势!」

最后一发炮弹仿佛真有灵识一般,发射出去后顿时发出一声巨响,不偏不倚打中敌方指挥所,敌人的指挥官更是当场被炸死,一时间敌军陷入混乱,他们都觉得红军来了增援,顿时溃散而逃。

在谭希林的指挥下,我们就这样以实际上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成功击退了敌方两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也保住了井冈山的根据地。

毛主席在回程途中得知这个喜讯,心情由急转为喜悦。随后他更是怀着赞叹的心情,用手中的笔为谭希林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

03巧渡乌江

而谭希林受到这种赞扬之后,也不负众望,始终秉持着为革命奉献的精神屡次攻克难关。

1934年12月底,红军长征路上遇到了难以跨越的乌江。乌江因为水深湍急,礁石密布,两岸又都是险峻峭壁,直插云霄,因而也被称为天堑。

不过此时红军却必须强渡乌江,才能继续向敌人防御薄弱的遵义进发。可如此急流的水势,要想渡过江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架设桥梁,但时间紧迫,又如何架设呢?

面对这个困境,我党想到了在井冈山根据地有着出色表现的谭希林。接到任务后,谭希林带领工兵们迅速赶到江边渡口,并组织工兵砍伐木材、打桩。

然而由于水势汹涌,他们打的木桩很快就被水冲走了,战士们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面临困境,谭希林凝视着乌江水,眉头紧锁陷入深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紧缩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来。

原来考虑过江水的深度和流量之后,谭希林想到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来搭建桥梁:用竹篓装满石头,将两个竹篓互相扣住,再用牢固的绳索绑扎在一起,采用扎竹排搭建临时的浮桥。

使用这种方法让竹排代替锚点产生作用,浮桥就会因为浮力的作用牢牢固定在水面。

搭桥的手段确定之后,他立即下令工兵们去砍伐黄竹,并就地寻找譬如藤绳、木材、石块等架桥所需的工具。

在谭希林的指挥下,士兵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作业,经过36个小时的紧张努力,浮桥终于成功跨越乌江,使红军成功度过了这次危机。

毛主席经过这座浮桥时,也赞叹道:「真是了不起,居然用如此简陋的材料,如此短的时间就建起了如此坚固的桥梁!」

04担任外交大使

谭希林不仅在战争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先后参与了包括北伐战争、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红军长征在内的多次战斗。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成为了一名外交大使。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际上有诸多国家纷纷表示要与我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因此派遣驻外交使节就成了不可忽视的一件大事。

当时我党十分信任谭希林,加上他曾经有过在黄埔军校学习的经历,于是就派周总理找到了正在忙于长山列岛建设工作的谭希林,告诉他:「尽快移交工作,前往外交部报到,有新的任命给你。」

接到这种外交任务让谭希林感到有些迷茫,因为在抗战中他一直以来都是习惯于带领部队打仗,对外交事务可谓一窍不通,于是他想也不想的告诉周总理:「总理,我更喜欢参与战斗,外交还是算了吧。」

周总理笑着回答说:「你毕竟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好歹有点文化基础在,再说了外交也是不穿军服的军人,不懂可以多接触些新事物嘛!」

谭希林听到这话,顿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他怀着为国争光的心态从零开始学习,并在国家的安排下驻外到捷克担任外交大使。

在担任外交大使期间,他始终忠实地执行中央的外交政策,将团结、友好、合作的精神贯彻到各项具体业务中,并且还广泛宣传了新中国,扩大新中国的影响力。

1954年10月,谭希林奉调回国。根据他的意愿,他重返部队,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直到1970年,由于长期劳累和伤病复发,谭希林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谭希林的一生虽然不算长,但正是由于像他一样的战士用一生浴血奋斗,才有了和平的新中国诞生,我们才有机会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