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650年前明朝大移民从这里出发

2024-02-03历史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是黄淮地区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讲的便是明朝初年的大槐树移民,这场持续50年的超级移民事件,覆盖了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如今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神州,数量约达2亿。那么明初为何会出现大规模移民?洪洞大槐树又为何成为移民的寻根之地?.

从洪洞大槐树下出发

大槐树移民,又称明朝洪武大移民,是指发生在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移民事件。当时明朝以山西为移民的重点,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向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迁徙各类移民近百万人。这些移民的姓氏几乎包括了北方常见的一百多个姓氏,而后其后裔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

当时明朝在洪洞县城北的广济寺,就是负责移民的部局驻员设立的一个招募点和集散地,广济寺门前有一株高大的老槐树,山西移民们就在这里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在秋收后向全国地区移民。其实当时明初的洪武大移民不只是山西大槐树,还有江西的瓦屑坝,二者一南一北构成了明朝初年巨大的移民中转地。不过后者不如前者知名罢了

于是作为山西移民出发地的洪洞大槐树便成了这场超级移民事件的代名词。据【明实录】记载,洪武、永乐两朝向京师地区(今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移民18次,官方移民的起点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不过那时的移民并不像如今欢天喜地、车船迎送的百万三峡移民那样风光。

贫苦的农民、商人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到遥远陌生的他乡去安家落户,前途渺茫。他们启程之时,一步一回头,直到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在视野中渐渐消失。这种乡土情让移民们到达他乡后,居住集中的村落有的仍沿用山西的村名——「寨」,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这些屯和营的来历大都是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所致。

这场史诗级大移民前后经历明朝三代皇帝,长达50年,覆盖了中原、华东数省,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原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一带半数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

如:山东济宁金乡县共有村庄1247个,元朝以前建村69个,明朝建村830个,清朝建村323个,民国以后建村8个,建村年代不详17个,相当于约70%的人口来自大槐树移民。还有相邻的菏泽曹县共有自然村2276个,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

明初大槐树移民的不得不为

那么明初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呢?这个还要从元朝末年讲起。元朝(1271年—1368年)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虽然统治时间不足百年,但却给北方人民的带来了深重灾难。由于出身草原游牧民族,既不了解农业的重要性,也不重视农业人口,元初的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这种观念下使得大批的肥沃农田变成了牧场,大批的农民或死或逃。

到了元朝后期,政治黑暗,横征暴敛,特别是实行的「四等人制」民族等级制度,将自身定为最高等,而中原汉人和南方汉人列为第三第四等,受到残酷剥削,民族压迫十分严重,被掠夺更为常见,迫使人民揭竿而起。而当时农民起义的主战场就是黄淮海平原一带,原因除了上述弊政,还跟水旱蝗疫不断,致使民不聊生有关。

据【元史】记载,仅元朝末年的严重水旱灾害,山东就发生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元朝时黄河曾有20多年不休堤防,任其泛滥自流,自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地、人竟相食」。而且伴随水旱灾害而来的还有大蝗灾,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计有十八九次。

再加上长达17年的农民起义战争,让黄淮、江淮等地饱受摧残,土地荒芜,饿殍千里。而且当时13世纪末到14世纪初,恰逢我国气候整体转向严寒,致使哪怕是有人耕作的土地也收获锐减。据记载1309年,无锡一带的河流结冰;1329年冬,太湖结冰数尺,人履冰如平地,即便是岭南的广东沿海出现了雪花纷飞的现象。

在这种战争频频、饥寒交迫,水旱蝗疫不断的摧残下,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如乐陵一县,仅剩400余户。连明朝洪武帝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满目疮痍的江山,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为了人口均衡,为了巩固大明新王朝的统治,「移民」就成了明朝初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国策,于是朱元璋下令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而当时的山西,由于地形因素,易守难攻,在中原地区大闹灾荒战乱之时,山西却风调雨顺,社会稳定,人丁兴盛,成为周边百姓的逃难之地。

三峡移民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高达4103450人。同时山西又临近一片荒凉的中原地区,于是便成了最佳的移民来源地。为了保证移民的顺利进行,明朝也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并免其赋税三年等。但这只是基础保障,相较之下三峡移民要幸福太多了。

奠定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移民

于是「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黄淮人民多少代口耳相传的移民歌谣便流传了下来。当然,明初大槐树移民虽然影响深远,但也只是中国古代多次大规模移民的缩影,要知道,从秦朝建立开始,历朝历代都存在移民事件,比如魏晋南北朝时的「永嘉之乱」、引发唐中晚期至五代十国时期移民的「安史之乱」、还有两宋时期的「靖康之难」。

这三次中国历史上的「衣冠南渡」,都是北方特别是中原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事件,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也因此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而在「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之后,清朝时期还发生过「湖广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等几次大规模移民,中国人口的分布本格局自此逐步形成。

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移民,为广袤的神州大地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气质,也让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拥有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广阔胸襟。那么你的祖上是从哪里迁徙来的呢?

上期回顾:云贵高原:西南苗疆,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且相处最和谐的地区

备注:本文是【华北山河四省】合集的第16章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抄袭必究。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