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黄埔一期最特殊的四个人,他们经历曲折、人生坎坷

2024-04-21历史
侯镜如、宋希濂、廖运泽和李默庵都毕业于黄埔一期,在众多黄埔一期同学中,他们的经历最特殊,也最曲折坎坷。
他们都曾加入中共组织,又都离开过组织,当过国民党的高官,甚至与人民军队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那么,他们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发祥之地,不少黄埔学生被称为「天子门生」。不过,也不是所有黄埔学生都有这个资格。
只有黄埔前几期毕业生才有资格自称「天子门生」,其中尤其是黄埔一期。
这几期毕业生大都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尤以一期为最。
由于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所以,我党有不少党员也成为了黄埔一期的学生,还在黄埔军校发展了一批党员。
但是,「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开始「排共」,这个时候,黄埔学生面临艰难的「二选一」考验。
有部分中共党员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脱离了组织,有少数人干脆直接倒向国民党。
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侯镜如、宋希濂、廖运泽和李默庵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侯镜如
侯镜如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第一次东征时,由黄埔军校政治部周主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2月,侯镜如离开北伐军到了上海,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和指挥,是暴动指挥员之一。
侯镜如还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后来因伤离开了起义部队赴香港治疗,伤愈归来,却因组织遭敌人破坏而失去了联系。
历经周折后,侯镜如在黄埔同学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军队,1943年1月,侯镜如已经升任为国军第92军中将军长。
抗战时期,侯镜如始终率部驰骋在抗日最前线,参加过忻口战役、徐州会战、长沙会战、湘西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战争中,侯镜如不愿同室操戈,在辽沈战役之后,他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和职务之便,多次成功促成国民党部队火线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侯镜如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侯镜如先生在北京逝世。
二、宋希濂
1924年4月,宋希濂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两个月后即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25年,在参加讨伐滇桂叛军之战期间,宋希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同班同学陈赓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中山舰事件」后,在巨大的压力下,宋希濂选择退出了组织。
1935午6月,时任国军第36师师长的宋希濂参加了针对中共苏区的围剿。
就在这个时期,宋希濂做了一件让他内疚一辈子的事情,在长汀中山公园,他奉命枪杀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
当年,瞿秋白曾经数次到黄埔军校发表演讲,坐在台下的黄埔学生「粉丝群」中就有宋希濂。
瞿秋白的博学多识、革命激情曾经让宋希濂仰慕不已。
直到晚年,宋希濂还不能忘记瞿秋白,他多次说:「瞿秋白先生牺牲在我的防区,我难辞其咎,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1949年11月初,宋希濂时任华中「剿共」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官,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宋希濂先失荆门,再败川东,率残部逃至西昌,又被人民解放军尾追截击在大渡河沙坪。
走投无路的宋希濂抽出手枪试图自杀,却被他的卫兵夺下了手枪,随即当了解放军的俘虏。
宋希濂先被关押在西南公安部看守所,1954年6月转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1959年12月4日,宋希濂成为新中国特赦的第一批战犯,恢复了自由。
出狱那天,黄埔老同学陈赓专程到监狱去接宋希濂。
宋希濂激动不已:「我对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共产党还对我还如此宽大,我真没想到还会有今天。」
陈赓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来日方长,你还可以为国家做些事。」
从1964年起,宋希濂先后担任了几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宋希濂后来去了美国定居。他在纽约创立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又与李默庵、侯镜如等老同学一起建立了黄埔同学会及其家属联谊会,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因病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三、廖运泽
在安徽省凤台县廖家湾,无人不知「廖家三兄弟」,兄弟三人都是国民党将军,都毕业于黄埔军校,最后都成功起义,加入了革命行列。
他们就是廖运泽、廖运升、廖运周三兄弟,三兄弟分别毕业于黄埔一期、四期、五期。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廖家三兄弟」成功策划了两次「110师起义」,堪称奇迹。
110师两次起义?有没有搞错?
事实就是这样的,一点没搞错,前一次起义的发起者是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后一次起义由廖运升发起,廖运泽暗中支持。
与「老三」廖运周不同,廖运泽1924年1月就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同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1926年6月,经曹渊介绍,廖运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7月,廖运泽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随起义队伍南下潮汕,部队在汤坑战斗中遭遇敌人围攻,廖运泽在突围中打散,与起义部队失去了联系。
1928年,廖运泽受党指派,与「老三」廖运周等人一起筹办国军33军学兵团,他们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开展兵运工作。
因为不慎暴露身份,兄弟俩分别逃离寿州。
廖运泽从此脱离了组织关系。
解放战争后期,廖运泽担任了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兼暂编第一纵队司令,副司令是他的弟弟廖运升。
刚一到任,廖氏兄弟就开始想办法联系党组织,谋划起义事宜。
廖运泽没有想到,廖家「老三」廖运周抢先一步举起了义旗。
1948年11月27日,在淮海战役前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率国民党第110师官兵成功起义。
廖运周「背叛党国」令蒋介石恼羞成怒,廖运泽因此受到牵连,被调往广州软禁了起来。
这个时候,蒋介石做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他下了道命令,把110师的番号给了暂编第一师,任命廖运周的堂兄廖运升为新110师师长。
许多人都猜不透蒋介石此举的用意,其实,国民党当时兵败如山倒,急需军队,而暂编第一师是廖氏兄弟一手组建的淮军。
为了稳定军心,蒋介石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蒋介石对廖家兄弟已经不那么放心了。
蒋介石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廖运升刚一上任,就通过身在广州的大哥廖运泽,联系上了起义不久的廖运周。
廖运泽、廖运升要廖运周向组织转告他们准备起义的想法,请求解放军予以协助。
1949年5月2日,廖运升率新110师开抵浙江义乌,第二天清晨即通电宣布起义!
这就是110师两次起义的来龙去脉。
蒋介石这下气得够呛,跑了廖运周、廖运升,不能再跑了廖运泽,他严令「着即缉拿廖运泽」。
而廖运泽在地下党的帮助下,提前一步安全到达了香港。
在中共华南局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廖运泽与同在香港的黄埔同学侯镜如一起,成功策动了国民党军第318师起义,为全国解放再次作出了贡献。
1952年夏,廖运泽从香港回到北京,先后担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7年9月27日在南京逝世,终年84岁。
廖运升先后担任民革南京市主委、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年病逝。
廖运周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
李默庵
李默庵是湖南长沙人,同样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在黄埔期间,李默庵就和共产党人关系密切,甚至一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是,「中山舰事件」发生后,第一个发表声明退出中共的就是他。
1932年以后,李默庵长期担任卫立煌的副手,参加了国民党军对苏区红军的「围剿」。
抗战期间,李默庵担任了国军第14军军长,在山西忻口会战中出任左翼兵团指挥官,指挥5个师与日军激战两周后,转战中条山游击根据地,与日本侵略军长期作战。
在此期间,李默庵与中共有过多次合作。
1945年,李默庵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奉命主持浙东地区日军受降事宜。
1946年6月,李默庵出任了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指挥12万部队与粟裕大战苏中,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被粟裕「吃掉」了5个旅,从此就黯然退出了指挥第一线。
1948年秋,李默庵出任了长沙绥署副主任兼第17绥靖区司令官。
1949年夏,李默庵宣布退出军政界,移居香港,同年8月4日,李默庵追随程潜、陈明仁,成为通电起义的44人之一。
李默庵因此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
建国后,李默庵长期居住在国外,他曾经联合黄埔一期同学宋希濂、侯镜如等人,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宣言,呼吁黄埔同学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中国统一而奋斗。
1990年,李默庵回国定居。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第七、第八、第九届委员。
1995年6月,李默庵担任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2001年在北京因病逝世。
四位黄埔同学生活在特殊的年代,有特别曲折的经历,因此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无论是起义、投诚还是被俘,他们最后都不忘爱国,祈盼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祖国统一而努力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