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马绪田:回忆黄河边上的对敌斗争

2024-07-19历史

引子

*本文摘自【东阿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未见明确出版日期),作者马绪田,原标题【回忆黄河边上的对敌斗争】

东阿黄河

此文很短,但也说明在解放战争中及其它战争时期,民兵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

解放战争局势图

正文

解放战争中,东阿县大部为解放区,黄河以南为国民党反动派所占领。东阿县的河防任务由县大队、区武工队、区各工作组为单位组织的民兵连执行,把黄河沿岸分成段落,由各民兵连队分兵把守。当时我在九区工作,区委胡维贞同志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从桃源工作组抽调四名干部,组建一个武装民兵加强连,这个连共有二百多人,指定由我负责,选调干部,配备武器。胡维贞同志还把手枪交我使用。连队组建起来后,都表了决心,我就把队伍带到河防指挥部接受任务。

我们这个连队的防段是东起湖西渡,西至康口,全长约五华里,地势险要,形像一个大镰刀,大半个阵地,都暴露在对岸敌人火力的控制范围之内。我们的指挥所设在孙溜村。从指挥所到前沿阵地有两华里的路程,是一片开阔地,若是白天战斗,兵力就很难运行。每至晚上,敌人不断发射闪光弹,开枪射击,我连时而伤亡,防守困难较大。为了尽量避免伤亡,有力地打击敌人,我们集思广益,讨论研究了一个办法,发动群众和民兵一齐动手,利用夜间工夫,挖通了一条从指挥所到前沿阵地的交通沟,还把顺河的战壕连接起来,战壕里挖有单人掩体和隐蔽部。我们就靠这种地形与敌人开展战斗。

图文无关,仅作示意

然而,黄河南岸的国民党反动派。有占据村庄多,靠河边,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他们是「正规军」;还有长期与人民为敌、熟悉地方情况的顽军、地主还乡团的配合,距平阴县城又近,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能够得到及时增援。这样,敌人经常突袭我防段,以致造成伤亡很大,严重破坏了解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根据上级指示,当时的对敌斗争策略是以防为主,不先打第一枪,但要针锋相对。「人要犯我,我必犯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我们从斗争中摸索到光硬碰硬不行。这时,上级指示我们:打击敌人要有理,也要把握好有力有节这个火候。不仅要打军事仗,还要打政治仗,「攻心为上」从此我们一面准备时刻反击敌人的射击,一面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用自制的喇叭简向对岸的敌人喊话。开始,稿子写得贫乏、单调,打不中要害,收效甚微,喊话时,敌人就打枪。后来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着重指出蒋介石发动内战,背离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非正义的,注定要失败。国民党军队中,除有少数人死心塌地的反人民外,大多数人是反对打内战的,中国人是不打中国人的。还指出:你们的父母妻儿正盼望你们回家呢,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了。这样一来,果然见效,敌人不再打枪了。

但是,敌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对我解放区一次次进行反扑。他们组织小股兵力偷袭我们,同时集中火力不间断地向我射击,妄图阻止我们开始了的政治攻势。就是这个时候,在我们的防段内,连续发生了几次激烈的战斗。记得有一天晚上,大约十点钟,毕仰之同志和我从指挥部开完会回我们的防段(即责任区),路过防洪大石坝时,我们的岗哨刚问口令,我俩还没来得 及回答,河对岸早已埋伏好想偷袭的敌人,听到问话声即朝我开枪,霎时枪声大作,铺天盖地的火力压住了我们的阵地。我和毕仰之同志只好卧倒在石块后面。敌人的火力非常密集,子弹「呯呯叭叭」打在石头上,致使我们无法还击,此时正赶上区武工队指导员老陶同志来查岗,加上两个站岗的战士,我们一共五个人坚持战斗,打了一会,我们的阵地上开始有人开枪增援。多亏区武工队从侧面射击敌人,敌人才首尾不顾,怆惶撤退。等战斗结束,我们身上满是尘土。象这样激烈的冲突,我记得有过四次。

我们这个民兵加强连,在防段内与敌坚持斗争了一个秋冬,不仅圆满完成了防守任务,而旦在1947年除夕之夜,还配合大部队向对岸敌人出击。我们的战斗一直坚持到老东阿县城解放。斗争实践证明:人民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资料来源:

【东阿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未见明确出版日期)